第189頁
三個孩子年齡相差不超過兩歲,一個上初三,兩個上初二,都可以去試一試。特別是林建設,這孩子喜歡學習,雖然性格有點跳脫。但是,說道學習,那是經常排第一的。
“這事兒我們是這樣想的,但是也要問問孩子的意思。”程曉燕聽到林大哥跟林二哥都決定讓孩子去參加高考試一試,不由地插了句話。
因為,她自己是知道的,有些事情,還是要本人來決定。就像她自己,意志堅決,對自己的未來有詳細的規劃。
“那肯定要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等周末老二早點去學校接孩子。”林爸爸拍板說道。
就這樣,等林二哥周末開著大隊的拖拉機,把整個大隊的初中生,還有那幾個工人都接回大隊的時候,一場關於要不要參加高考的話題,在整個紅星大隊的無數家庭展開討論。
林家,林建設早就在老師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就已經下定決心了。
當聽到自己爸媽問自己意見的時候,這小子立刻激動地跳了起來:“我早就想參加了。我還怕你們不答應了。”說著,這小子高興地圍著堂屋中間的桌子轉著圈圈。一邊轉,一邊手舞足蹈地說關子也要一起參加。
程曉燕看到他這活潑樣子,心裡十分好笑。
接著,兩個女孩子也被問到同樣的問題。
“要是你們想參加的話,今年跟哥哥一起報名。到時候,要是運氣好,真考上的話,可以跟哥哥考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城市,互相也有得照料。”林媽媽拉著兩個孫女的手,慈愛地問道。
林春梅跟林夏蘭互相看了看對方。她們姐妹從小一起長大,跟親的也沒區別了。如果考試能一起參加,以後能一起上同一個大學,好像也不錯。兩人都點點頭,想去試一試。
就這樣一個晚上,紅星大隊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決定參加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第二天,當大隊長這邊得到很多家長的肯定的消息時,臉上的笑容一天都沒下來。無論考試結果怎樣,大隊的下一代將會越來越好。
第75章 去市里
“賣出去多少?”
“庫存就剩五千多罐了。”
大隊部里,現在坐滿了大隊幹部以及好幾個村民代表。紅星罐頭廠說到底是集體的工廠。因此,隔一段時間,關於工廠的運轉都需要開會,進行匯報。
程曉燕坐在那裡,對著手中的資料,把這一個月罐頭廠的運營情況做了一次詳細的報告後。就有村民代表問出了這個問題。
整個大隊只有大隊長跟會計能夠接觸到罐頭廠具體的數據。現在這個數據一公布,果然讓她們驚訝不已。
“這是真的嗎?那我們今年光是賣罐頭,不得要賺多少啊!”
“是啊!是啊!”
接二連三關於賺大錢的話此起彼伏。特別是那些沒有接觸過罐頭廠的村民,更是兩眼放光,一副要發大財的高興樣子。
要知道,這集體工廠,年底除了少部分收入上交給上級單位,其他的就是集體內部可以分的。一罐水果罐頭五毛錢,今年一共生產了一萬三千罐,時間才花了不到一個月。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罐頭廠就能賺六百五十塊錢。
這錢賺得也太容易了。
程曉燕看到大家那笑容越發誇張,不由地提醒了一句:“這收入到時候要先把大隊公帳上的欠款還上的。”
當初建設這個罐頭廠,基本上全靠大隊公帳支撐。今年等所有的罐頭銷售完畢後,扣除成本,剩下的收入程曉燕是覺得應該把大隊公帳上的缺口填上的。
等把欠大隊的錢還清後,這家罐頭廠才能說進入盈利階段。
這話一出,眾人那顆火熱的心漸漸冷卻了下來。
顯然,一開始他們只顧著計算收入,忘了他們是有投入成本的。
場面冷下來沒幾分鐘,一個村民代表舉手提問:“既然罐頭廠忙活不用一個月,就能創造六百多的收入。那麼,是不是考慮多招工人,擴大生產呢?”
這個提議讓很多人都跟著點頭表示贊同。要是一個月能賺這麼多,他們還種什麼地。都進工廠幹活領工資。這樣收入穩定,罐頭廠也能多生產些產品。
“一年到頭,桃子也就成熟那麼一次,你們還想全都進工廠上班啊!別說以後了,就現在,罐頭廠的工人也是按天上班的。有活就上班,沒活就下地。”大隊長毫不客氣,直接把說話人的幻想給打破了。
程曉燕知道大家都被六百五十塊錢給弄得有點狂熱了。她趕緊又加了一句:“盲目擴大生產,對我們根本沒有好處。一個公社就那麼大,底下的大隊就那麼多人。一年到頭,每家每戶也就消費一兩罐水果罐頭而已。而且,這桃子的產量也就那樣。目前,不適合擴大生產。”
穩打穩紮,是程曉燕給紅星罐頭廠定下的方針。實在是這家起源於大隊的工廠,抗風險性太差了。每走一步,要預想這一步帶來的一百步後果。只有把後路都想好了,才能開始幹活。
顯然,開廠的第一年,紅星罐頭廠的步子只能是小碎步,而不是盲目地大踏步。
大隊長跟程曉燕話里的含義,讓在場的人又受到了一次打擊。他們本以為還真的能靠罐頭廠翻身。現在看來,好像太過焦急了。
“當然,大家也不用太多喪氣。今年還有兩個月才結束。我這兩天會去一趟市里,推推我們自家產的罐頭。”
“這事兒我們是這樣想的,但是也要問問孩子的意思。”程曉燕聽到林大哥跟林二哥都決定讓孩子去參加高考試一試,不由地插了句話。
因為,她自己是知道的,有些事情,還是要本人來決定。就像她自己,意志堅決,對自己的未來有詳細的規劃。
“那肯定要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等周末老二早點去學校接孩子。”林爸爸拍板說道。
就這樣,等林二哥周末開著大隊的拖拉機,把整個大隊的初中生,還有那幾個工人都接回大隊的時候,一場關於要不要參加高考的話題,在整個紅星大隊的無數家庭展開討論。
林家,林建設早就在老師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就已經下定決心了。
當聽到自己爸媽問自己意見的時候,這小子立刻激動地跳了起來:“我早就想參加了。我還怕你們不答應了。”說著,這小子高興地圍著堂屋中間的桌子轉著圈圈。一邊轉,一邊手舞足蹈地說關子也要一起參加。
程曉燕看到他這活潑樣子,心裡十分好笑。
接著,兩個女孩子也被問到同樣的問題。
“要是你們想參加的話,今年跟哥哥一起報名。到時候,要是運氣好,真考上的話,可以跟哥哥考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城市,互相也有得照料。”林媽媽拉著兩個孫女的手,慈愛地問道。
林春梅跟林夏蘭互相看了看對方。她們姐妹從小一起長大,跟親的也沒區別了。如果考試能一起參加,以後能一起上同一個大學,好像也不錯。兩人都點點頭,想去試一試。
就這樣一個晚上,紅星大隊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決定參加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第二天,當大隊長這邊得到很多家長的肯定的消息時,臉上的笑容一天都沒下來。無論考試結果怎樣,大隊的下一代將會越來越好。
第75章 去市里
“賣出去多少?”
“庫存就剩五千多罐了。”
大隊部里,現在坐滿了大隊幹部以及好幾個村民代表。紅星罐頭廠說到底是集體的工廠。因此,隔一段時間,關於工廠的運轉都需要開會,進行匯報。
程曉燕坐在那裡,對著手中的資料,把這一個月罐頭廠的運營情況做了一次詳細的報告後。就有村民代表問出了這個問題。
整個大隊只有大隊長跟會計能夠接觸到罐頭廠具體的數據。現在這個數據一公布,果然讓她們驚訝不已。
“這是真的嗎?那我們今年光是賣罐頭,不得要賺多少啊!”
“是啊!是啊!”
接二連三關於賺大錢的話此起彼伏。特別是那些沒有接觸過罐頭廠的村民,更是兩眼放光,一副要發大財的高興樣子。
要知道,這集體工廠,年底除了少部分收入上交給上級單位,其他的就是集體內部可以分的。一罐水果罐頭五毛錢,今年一共生產了一萬三千罐,時間才花了不到一個月。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罐頭廠就能賺六百五十塊錢。
這錢賺得也太容易了。
程曉燕看到大家那笑容越發誇張,不由地提醒了一句:“這收入到時候要先把大隊公帳上的欠款還上的。”
當初建設這個罐頭廠,基本上全靠大隊公帳支撐。今年等所有的罐頭銷售完畢後,扣除成本,剩下的收入程曉燕是覺得應該把大隊公帳上的缺口填上的。
等把欠大隊的錢還清後,這家罐頭廠才能說進入盈利階段。
這話一出,眾人那顆火熱的心漸漸冷卻了下來。
顯然,一開始他們只顧著計算收入,忘了他們是有投入成本的。
場面冷下來沒幾分鐘,一個村民代表舉手提問:“既然罐頭廠忙活不用一個月,就能創造六百多的收入。那麼,是不是考慮多招工人,擴大生產呢?”
這個提議讓很多人都跟著點頭表示贊同。要是一個月能賺這麼多,他們還種什麼地。都進工廠幹活領工資。這樣收入穩定,罐頭廠也能多生產些產品。
“一年到頭,桃子也就成熟那麼一次,你們還想全都進工廠上班啊!別說以後了,就現在,罐頭廠的工人也是按天上班的。有活就上班,沒活就下地。”大隊長毫不客氣,直接把說話人的幻想給打破了。
程曉燕知道大家都被六百五十塊錢給弄得有點狂熱了。她趕緊又加了一句:“盲目擴大生產,對我們根本沒有好處。一個公社就那麼大,底下的大隊就那麼多人。一年到頭,每家每戶也就消費一兩罐水果罐頭而已。而且,這桃子的產量也就那樣。目前,不適合擴大生產。”
穩打穩紮,是程曉燕給紅星罐頭廠定下的方針。實在是這家起源於大隊的工廠,抗風險性太差了。每走一步,要預想這一步帶來的一百步後果。只有把後路都想好了,才能開始幹活。
顯然,開廠的第一年,紅星罐頭廠的步子只能是小碎步,而不是盲目地大踏步。
大隊長跟程曉燕話里的含義,讓在場的人又受到了一次打擊。他們本以為還真的能靠罐頭廠翻身。現在看來,好像太過焦急了。
“當然,大家也不用太多喪氣。今年還有兩個月才結束。我這兩天會去一趟市里,推推我們自家產的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