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這種方法特別好, 冬暖夏涼,還可以抵禦洪災。

  最後就是行了,全國各地興建了水泥路,道路平整,路上也不擔心遇到危險,這大大促進了商人的到來。

  現在的京城,不光有大清自己的百姓,還有蒙古人,西域人,歐洲人,除了黃皮膚的,還有白人和黑人。

  一年前,大清已經開放了政策,有特殊才能的,就能得到大清的戶籍,可以在大清定居。

  而目前,真正拿到大清戶籍的,也只有研究院的部分白人,他們掌握了先進的知識,對大清的發展有好處。

  對於這樣的人才,大清自然要想辦法讓他們留下,學習並超越。

  而也隨著大清發展的越來越好,人口問題成了最大的問題,大清不僅鼓勵生產,而且在鼓勵開放奴隸。

  目前已經取消了終身奴隸制度,奴才的權限最高為二十年,也就是說,你買一個奴才,最多能讓他為你工作二十年,之後就恢復其自由的身份。

  而主人家願意放棄家裡奴才的賣身契的話,是可以拿去給官府換錢的。

  而這筆錢,肯定比奴才為你創造的價值多的多,有了這筆錢,他們就可以做更多的投資,積累更多的財富。

  而那些奴才,被官府買下後,會和官府簽訂一份契約,那就是進入官府安排的工廠或工地做活,以五到十年的工作為代價,換取終身自由。

  如果做的是修路修河堤等重活累活,五年就夠了,要是進入工廠,做比較容易的,需要十年。

  可即便如何,很多奴才也非常願意,比較只要做上十年,他們就自由了。

  可以像那些自由民一樣,好好工作,然後置辦上一份家業,之後送孩子上學,日子會越過越好。

  大清本土的奴才越來越少,即便是皇宮,都少了三分之二的奴才,但那些王公大臣們也需要人的服侍。

  畢竟他們賺了那麼多錢,也需要享受生活。

  而大清也需要他們享受,越奢侈越好,消費越高越好。

  因此另外一門生意應運而生,那就是從外面買人。

  這些買來的奴隸,那個國家的都有,有周邊國家嚮往大清美好的生活,自願成為奴隸,被那些人買來服侍大清的權貴們。

  也有從海外千里迢迢運來,包括白種人和黑種人。

  這些人到了大清後,會被□□導大清的規矩和漢話,尤其是那些服侍人的規矩。

  等他們學會之後,就會分批賣到各個府邸。

  他們的年限也是二十年,當滿二十年的奴隸之後,就會自動成為大清的百姓,獲得一份戶籍。

  有了這戶籍,他們就可以在大清和大清的百姓一樣生活了。

  當然,他們沒人給安排工作,成為自由民後,他們得自己找新的工作養活自己。

  至於他們在奴隸期間生下的孩子,也會自動成為奴隸,不過要為主家工作十年即可,到了第三代,如果祖輩成了自由民,他們也會跟著成為自由民。

  這個條件不算苛刻,只要熬時間,還不需要特殊貢獻,就能成為大清的百姓。

  對於很多沒有特殊技能的人來說,是相當優厚了。

  隨著各項經濟的發展,大清百姓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

  首先,他們願意接受新事物了,並且知道每一項新事物的出現,就代表了一種機會。

  他們很積極的擁抱這種機會,想要讓自家的生活得到改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新的思想自然而然產生,或者被引導產生。

  比如女子出門做工,那些工廠招收的女工和男工一樣多,也就意味著女子能賺到和男子一樣多的錢。

  當夫妻兩個都在工廠工作,他們不僅有雙份的收入,而且能更早的分配到房子,孩子上學的名額,等各項福利都是雙份的。

  這樣一來,這家人的生活水平明顯就其他家好了。

  所以越來越多的女子走出家門,而那些還未成婚就已經有了工作的女子,也更加受到婚姻市場的歡迎。

  看到了女子工作帶來的好處,百姓們可不講究什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們是最實惠的一群人。

  哪裡有好處,自然往哪裡去。

  於是送孩子上學的人中,也多了不少女孩。

  上學的費用也不高,讀出來就可以安排進廠里,要是考得好,還能進入各個機構工作。

  從她們畢業到她們出嫁,還能為家裡帶來好幾年的收益。

  而且即便她們出嫁了,在自己有工作的情況,她們也能幫襯娘家,婆家還不能說什麼。

  畢竟錢是她們自己賺的,幫襯幫襯娘家怎麼了。

  你要是因為這點事就休了她們,她們轉頭就能找到更好的結婚對象。

  至於什麼守節啊,貞操啊,那都是讀書人的玩意兒,和小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他們的目的是賺錢,賺多多的錢,讓自己吃飽穿暖,然後孩子有學上,學知識,未來過的更好。

  至於那些守舊的讀書人,抱著舊思想不願意改變,那關我們什麼事,他們早晚會被這個時代淘汰,只有跟著改變的人,才能適應這個改變的社會。

  改變快的人,能吃到第一波紅利,改變慢的人,只要還願意改,未來也是光明的。

  暢春園澹寧居

  雍正已經好些年居住在園子裡了,只有在年節的時候,才會回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