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洗衣做飯有專人,至於縫縫補補?不好意思,他的衣服穿過幾次就換新的了,壓根用不著縫補。
不管怎樣,知知就這麼在許府住下了。而許燼上位刑部尚書三個月後,被皇帝委派了一個差事,作為欽差南下去調查雲陽縣河壩決堤以及受難災民安置情況。
夏季本就多暴雨,而南方的雨水更是充足。不止雲陽縣發生了河壩決堤沖毀農房、淹沒農田的事,不過就屬雲陽縣受災最嚴重。國庫撥款下發了一大筆錢用於災後重建、安置受難災民,誰知災民越救濟越多,最後流離所失的一大幫子人聚集起來成了到處流竄的流民,衝擊著當地官府的統治。
下邊的官員上報,說是災民刁鑽,得了安置費還不滿足,意圖威逼朝廷,請求朝廷出兵剿滅。可受災的人那麼多,朝廷若是貿然出兵,恐怕會將那些災民逼上絕路,而且也站不住理。
皇帝當然想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先前派了一位欽差大臣去往雲陽縣調查,可那大臣一去不回,把命都丟在了那裡。皇帝震怒,上朝時讓大臣們商量出個對策,又或者推薦出新的欽差人選。
大臣們左右看看,一時間沒人吱聲。許燼主動站出來,請求為聖上分憂。皇帝面色稍霽,任命許燼為南下的欽差,負責調查災民還有上任欽差被殺一案。
許燼領了旨,三日後就準備出發。知知曉得了,一臉期待地看著他,問:“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
“又不是出門遊玩,不方便帶著你。”許燼收拾了幾件衣服,還讓廚房做了些方便攜帶著路上吃的乾糧。一齊打包收好後,他才坐下歇息,解釋道:“路途兇險,我一個人去就行,你在家等我便是。”
知知也沒鬧著一定要跟著去,她知道許燼是去辦差,若是帶上她的確不像話。她若還是一隻貂的模樣倒還好辦,可她現在不是了。要是非得跟著去,指不定別人要說許燼閒話的。
“那我不去了。”
原劇情中沒有這一遭,不僅沒這一遭,連王大學士也沒有出現過,許燼並未拜他為師。
知知努力回想了下,嘗試分享些有用的信息。可許燼就是個配角,關於他的著墨並不多,知知能想到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落得萬箭穿心的下場。
對了,那個跟在許燼身邊好些年、深得他信任卻在緊要關頭背叛了他的人叫什麼來著?記得那個人早早就被其他勢力收買了,暗地裡給許燼使了不少絆子。
知知想得出神,忽地眸光一亮,扒拉著許燼的衣袖。許燼頓了頓,側過臉抿唇笑了下:“怎麼?”
“你身邊有沒有姓史的手下?”知知問得急切,許燼眼神疑惑,而後面露驚訝:“是有,為何有此一問?”
總不能回答我看過劇本吧,知知左顧右看、視線飄忽,試圖矇混過關:“就是我做夢,夢到你有殺身之禍,而你身邊有個姓史的手下關鍵時刻出賣了你。我嚇死了,所以醒來後記得牢牢的。”
“那人長什麼樣?”許燼啜了口茶水,語調悠悠地問。
知知小表情迷茫,憋了半天也說不出來,啃著手指道:“忘記了。但我說的話是真的,你既然要去做那麼危險的事,多留點心眼總不是壞事。”
“我會留意的。”許燼沒說信也沒說不信,只讓她不要擔心。
三天後,許燼如期走了。帶著皇帝配給他查案的人手,就這麼離開了皇城。這一走就是兩個多月沒有音訊,連報平安的信都沒有傳回來一封。
作者有話說:
第37章 抱緊我的小尾巴
“這麼久都沒消息, 不會出事了吧?”知知憂心忡忡的,下一秒拍了拍自己的嘴:“烏鴉嘴呸呸呸。許燼那麼厲害,他肯定不會出事的,說不定就是不方便傳信回來。”
知知等啊等, 時間拖得越久她就越寢食難安。就在這時候, 一個爆炸性消息在皇城傳開了:許燼遭刺, 流落災民群中生死不知。
朝堂上知曉這消息的皇帝臉色已經沒法看了, 當著群臣的面兒發了好大一通脾氣。一時間朝臣自危, 不敢多言。
在許府等消息的知知也懵了,懷疑自己聽岔了。怎麼可能呢, 許燼怎麼可能有事?被刺, 是受傷了嗎?
知知心急, 聽說了這事立馬就想啟程去雲陽縣看個究竟。可她到底還是保有一絲理智, 明白不能偏聽偏信,正思考怎麼做才好,管家來了。
關上房門隔開視線,微微彎腰從袖口中拿出一張對半相折的小紙條, 雙手奉到知知跟前。知知接過打開一看, 熟悉的筆跡,上面只寫了四個字:安好, 勿憂。
一顆心落到了肚子裡, 知知點點頭, 表示知道了,也沒有多問什麼。將紙條送到, 管家又態度恭敬地退出門。
許府上下閉門謝客, 皇城中人越發相信許燼凶多吉少這事的真實性。周玉茹就跟過年了一樣, 張羅了一大桌菜, 整得喜氣洋洋的。心想這就是報應,那小賤種最好死在外頭。等他開靈那日,她肯定派下人去給他多送幾個花圈。
可惜周玉茹的期盼註定不會實現。
距雲陽縣十幾里外的山坡下,天色已經黑透了,月亮掛在樹梢,顧自散發著潔白的光。一連串匆匆的腳步聲在靜謐的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出,為首的人揚起手,示意分開尋找,任何一個草垛包括一叢草都不要漏掉。
不管怎樣,知知就這麼在許府住下了。而許燼上位刑部尚書三個月後,被皇帝委派了一個差事,作為欽差南下去調查雲陽縣河壩決堤以及受難災民安置情況。
夏季本就多暴雨,而南方的雨水更是充足。不止雲陽縣發生了河壩決堤沖毀農房、淹沒農田的事,不過就屬雲陽縣受災最嚴重。國庫撥款下發了一大筆錢用於災後重建、安置受難災民,誰知災民越救濟越多,最後流離所失的一大幫子人聚集起來成了到處流竄的流民,衝擊著當地官府的統治。
下邊的官員上報,說是災民刁鑽,得了安置費還不滿足,意圖威逼朝廷,請求朝廷出兵剿滅。可受災的人那麼多,朝廷若是貿然出兵,恐怕會將那些災民逼上絕路,而且也站不住理。
皇帝當然想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先前派了一位欽差大臣去往雲陽縣調查,可那大臣一去不回,把命都丟在了那裡。皇帝震怒,上朝時讓大臣們商量出個對策,又或者推薦出新的欽差人選。
大臣們左右看看,一時間沒人吱聲。許燼主動站出來,請求為聖上分憂。皇帝面色稍霽,任命許燼為南下的欽差,負責調查災民還有上任欽差被殺一案。
許燼領了旨,三日後就準備出發。知知曉得了,一臉期待地看著他,問:“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
“又不是出門遊玩,不方便帶著你。”許燼收拾了幾件衣服,還讓廚房做了些方便攜帶著路上吃的乾糧。一齊打包收好後,他才坐下歇息,解釋道:“路途兇險,我一個人去就行,你在家等我便是。”
知知也沒鬧著一定要跟著去,她知道許燼是去辦差,若是帶上她的確不像話。她若還是一隻貂的模樣倒還好辦,可她現在不是了。要是非得跟著去,指不定別人要說許燼閒話的。
“那我不去了。”
原劇情中沒有這一遭,不僅沒這一遭,連王大學士也沒有出現過,許燼並未拜他為師。
知知努力回想了下,嘗試分享些有用的信息。可許燼就是個配角,關於他的著墨並不多,知知能想到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落得萬箭穿心的下場。
對了,那個跟在許燼身邊好些年、深得他信任卻在緊要關頭背叛了他的人叫什麼來著?記得那個人早早就被其他勢力收買了,暗地裡給許燼使了不少絆子。
知知想得出神,忽地眸光一亮,扒拉著許燼的衣袖。許燼頓了頓,側過臉抿唇笑了下:“怎麼?”
“你身邊有沒有姓史的手下?”知知問得急切,許燼眼神疑惑,而後面露驚訝:“是有,為何有此一問?”
總不能回答我看過劇本吧,知知左顧右看、視線飄忽,試圖矇混過關:“就是我做夢,夢到你有殺身之禍,而你身邊有個姓史的手下關鍵時刻出賣了你。我嚇死了,所以醒來後記得牢牢的。”
“那人長什麼樣?”許燼啜了口茶水,語調悠悠地問。
知知小表情迷茫,憋了半天也說不出來,啃著手指道:“忘記了。但我說的話是真的,你既然要去做那麼危險的事,多留點心眼總不是壞事。”
“我會留意的。”許燼沒說信也沒說不信,只讓她不要擔心。
三天後,許燼如期走了。帶著皇帝配給他查案的人手,就這麼離開了皇城。這一走就是兩個多月沒有音訊,連報平安的信都沒有傳回來一封。
作者有話說:
第37章 抱緊我的小尾巴
“這麼久都沒消息, 不會出事了吧?”知知憂心忡忡的,下一秒拍了拍自己的嘴:“烏鴉嘴呸呸呸。許燼那麼厲害,他肯定不會出事的,說不定就是不方便傳信回來。”
知知等啊等, 時間拖得越久她就越寢食難安。就在這時候, 一個爆炸性消息在皇城傳開了:許燼遭刺, 流落災民群中生死不知。
朝堂上知曉這消息的皇帝臉色已經沒法看了, 當著群臣的面兒發了好大一通脾氣。一時間朝臣自危, 不敢多言。
在許府等消息的知知也懵了,懷疑自己聽岔了。怎麼可能呢, 許燼怎麼可能有事?被刺, 是受傷了嗎?
知知心急, 聽說了這事立馬就想啟程去雲陽縣看個究竟。可她到底還是保有一絲理智, 明白不能偏聽偏信,正思考怎麼做才好,管家來了。
關上房門隔開視線,微微彎腰從袖口中拿出一張對半相折的小紙條, 雙手奉到知知跟前。知知接過打開一看, 熟悉的筆跡,上面只寫了四個字:安好, 勿憂。
一顆心落到了肚子裡, 知知點點頭, 表示知道了,也沒有多問什麼。將紙條送到, 管家又態度恭敬地退出門。
許府上下閉門謝客, 皇城中人越發相信許燼凶多吉少這事的真實性。周玉茹就跟過年了一樣, 張羅了一大桌菜, 整得喜氣洋洋的。心想這就是報應,那小賤種最好死在外頭。等他開靈那日,她肯定派下人去給他多送幾個花圈。
可惜周玉茹的期盼註定不會實現。
距雲陽縣十幾里外的山坡下,天色已經黑透了,月亮掛在樹梢,顧自散發著潔白的光。一連串匆匆的腳步聲在靜謐的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出,為首的人揚起手,示意分開尋找,任何一個草垛包括一叢草都不要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