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皇后前兩年因病離世,母家也被皇帝隨意拿個錯處貶斥到了蠻荒之地。三皇子孤立無援,連娶的妻子也是按照皇帝的意思擇選了一個五品官的女兒,岳家帶來的助力等同於無。好在三皇子辦事能力不錯,人也立得起來,擁護他上位的臣子還是不少的。
主要吧,是趙貴妃的兒子太折騰了。被慣得囂張跋扈不說,還沒有容人的雅量,把在他手下做事的官員全都當成狗。有事官員做,有鍋官員背,有好處自己得。
在他手底下做過事的人,就沒有心悅誠服為他所用的。所以縱然皇帝偏愛,五皇子占盡天時地利,卻唯獨缺了人和。故而朝堂上的大臣很明顯分為了兩個陣營,有趨炎附勢投入五皇子門下的,也有將近一半是支持三皇子的。
兩股勢力互相排斥,都想將對方的人拉下馬。這科考篩選留下來的學子也是他們爭取的人才,在殿試前大多學子都被各路官員拉攏過,有心動後立馬站隊的,也有遲疑著觀望的。
許燼無疑是學子中最亮眼的那個,不是沒人嘗試拉攏他。可惜他閉門謝客,任何人的拜帖都沒有接。這到了殿試,眾人見到他的面兒,深覺此子真乃可造之材,想要拉他入自個兒陣營的心思更強烈了。
殿試取人,除了憑著真才實學,更多依靠皇帝的喜好以及朝堂上勢力的角逐。等考生答完題交卷後,幾位負責此事的大臣選出幾篇最好的呈到皇帝跟前,由皇帝欽點狀元、榜眼與探花。
皇帝瞧了眼面前的幾篇文章,從中間撿出一篇細細看起來。立於左右的大臣互相看了看,都知道那是許燼的文章。
“這篇甚好。許燼?就點許燼為狀元吧。”皇帝將這篇文章放到一邊,又拿了另外幾篇粗粗瀏覽一番,從中挑了兩篇出來,榜眼、探花由之產生。
皇帝乏了,其餘進士的人選就交給了幾位大臣斟酌。大臣們應了聲“是”,垂頭恭送皇帝的轎攆漸行漸遠。
連中三元,新出爐的狀元郎許燼可謂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報喜的差人登門,管家樂得多塞了好些喜錢出去。同時遞到宅子這邊的請帖也不少,都是約許燼去參加各種詩詞會或者宴會的。
許燼挑挑揀揀,只接了推拒不了的幾張請帖,其餘的借著身體不適的幌子推了。
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愁。中了的學子自然歡歡喜喜,落榜的人如喪考妣。其中侯府派去的下人看著榜上排在第一的那個名字,倏的冷汗就下來了。
他小跑著回去報信,在周玉茹期待的眼神中艱難低下頭,抖著聲音道:“新科狀元是、是姓許,叫許燼。”
第35章 抱緊我的小尾巴
茶盞被掃落在地, 啪的一聲碎成了好幾片。跪著瑟瑟發抖的小廝被裡面滾燙的熱茶濺到手背,皮膚頓時紅了起來。他不敢聲張著叫疼,只垂著腦袋求饒:“夫人息怒!興許,興許是重名呢。”
“重名?”周玉茹呵呵笑, 怒道:“滾下去!”
小廝連滾帶爬地跑了, 生怕跑得慢了把命交代在這裡。重名, 周玉茹也希望是重名啊, 可世上哪有這麼巧合的事情。她心裡憋得慌, 無法接受她輕賤過的小賤種居然真的熬出頭了。
現在又該怎麼辦呢?回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那些事,她生出幾分憂懼, 擔心許燼記仇, 一朝得勢會報復自己。憂思之下, 連著好幾天都沒睡好。
而許燼仿佛忘了還有侯府這回事, 回皇城後不曾上過門。其他人見勢就明白了,離侯府的人更加疏遠。周玉茹的二女兒許敏已經十六歲,正是要說親的當口。本來在觀望的人家紛紛打消了結親的心思,都不願跟侯府扯上關係。
許敏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委屈得很, 跑到周玉茹跟前哭訴。周玉茹心疼女兒,明白癥結所在卻無能為力。她曉得那些人是不願開罪許燼這支明顯要起飛的潛力股, 可明白歸明白, 心頭的難堪與為難並沒有減少分毫。
“那不能重修舊好嗎?”當年許燼被接回侯府那會兒, 許敏才六歲。她隱約知道有這麼個人,就是印象不深。
一聽說父親還有個這麼出息的兒子, 自己有個這麼厲害的兄長, 這心思頓時就活絡起來了。周玉茹總說許志遠是侯府的依靠, 以後也是自己的依靠, 許敏對此嗤之以鼻。說實話,她對許志遠是完全不看好的。
突然得知新科狀元是自己異母哥哥,許敏欣喜異常,就像是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這麼年輕有為的兒子不要,她都懷疑自己父親是不是傻的。
不過不要緊,她不傻就好了。一想到認回這個異母兄長後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與便利,她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因而出言勸說周玉茹把許燼認回來。
“他總歸是爹的兒子,是侯府的少爺,血脈親緣哪兒是這麼容易斬斷的?孝字大為天,相信若是爹親自登門致歉,他必定不會再計較以前那些事了。”許敏笑著道:“娘,你的眼界要放開闊些,別只盯著侯府這一畝三分地。”
“這些年侯府的開支大,而名下的鋪子又沒有賺到太多錢。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侯府的錢財還夠咱們花銷多久呢?可是若能將兄長勸回來就不一樣了,不是說他一到皇城就買下了一座大宅院麼,可見是不差錢的。加之他日後升官進爵,光是別人孝敬他的錢都能收到手軟。有他在,我們還愁沒機會從中撈點好處?”
主要吧,是趙貴妃的兒子太折騰了。被慣得囂張跋扈不說,還沒有容人的雅量,把在他手下做事的官員全都當成狗。有事官員做,有鍋官員背,有好處自己得。
在他手底下做過事的人,就沒有心悅誠服為他所用的。所以縱然皇帝偏愛,五皇子占盡天時地利,卻唯獨缺了人和。故而朝堂上的大臣很明顯分為了兩個陣營,有趨炎附勢投入五皇子門下的,也有將近一半是支持三皇子的。
兩股勢力互相排斥,都想將對方的人拉下馬。這科考篩選留下來的學子也是他們爭取的人才,在殿試前大多學子都被各路官員拉攏過,有心動後立馬站隊的,也有遲疑著觀望的。
許燼無疑是學子中最亮眼的那個,不是沒人嘗試拉攏他。可惜他閉門謝客,任何人的拜帖都沒有接。這到了殿試,眾人見到他的面兒,深覺此子真乃可造之材,想要拉他入自個兒陣營的心思更強烈了。
殿試取人,除了憑著真才實學,更多依靠皇帝的喜好以及朝堂上勢力的角逐。等考生答完題交卷後,幾位負責此事的大臣選出幾篇最好的呈到皇帝跟前,由皇帝欽點狀元、榜眼與探花。
皇帝瞧了眼面前的幾篇文章,從中間撿出一篇細細看起來。立於左右的大臣互相看了看,都知道那是許燼的文章。
“這篇甚好。許燼?就點許燼為狀元吧。”皇帝將這篇文章放到一邊,又拿了另外幾篇粗粗瀏覽一番,從中挑了兩篇出來,榜眼、探花由之產生。
皇帝乏了,其餘進士的人選就交給了幾位大臣斟酌。大臣們應了聲“是”,垂頭恭送皇帝的轎攆漸行漸遠。
連中三元,新出爐的狀元郎許燼可謂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報喜的差人登門,管家樂得多塞了好些喜錢出去。同時遞到宅子這邊的請帖也不少,都是約許燼去參加各種詩詞會或者宴會的。
許燼挑挑揀揀,只接了推拒不了的幾張請帖,其餘的借著身體不適的幌子推了。
放榜後,幾家歡喜幾家愁。中了的學子自然歡歡喜喜,落榜的人如喪考妣。其中侯府派去的下人看著榜上排在第一的那個名字,倏的冷汗就下來了。
他小跑著回去報信,在周玉茹期待的眼神中艱難低下頭,抖著聲音道:“新科狀元是、是姓許,叫許燼。”
第35章 抱緊我的小尾巴
茶盞被掃落在地, 啪的一聲碎成了好幾片。跪著瑟瑟發抖的小廝被裡面滾燙的熱茶濺到手背,皮膚頓時紅了起來。他不敢聲張著叫疼,只垂著腦袋求饒:“夫人息怒!興許,興許是重名呢。”
“重名?”周玉茹呵呵笑, 怒道:“滾下去!”
小廝連滾帶爬地跑了, 生怕跑得慢了把命交代在這裡。重名, 周玉茹也希望是重名啊, 可世上哪有這麼巧合的事情。她心裡憋得慌, 無法接受她輕賤過的小賤種居然真的熬出頭了。
現在又該怎麼辦呢?回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那些事,她生出幾分憂懼, 擔心許燼記仇, 一朝得勢會報復自己。憂思之下, 連著好幾天都沒睡好。
而許燼仿佛忘了還有侯府這回事, 回皇城後不曾上過門。其他人見勢就明白了,離侯府的人更加疏遠。周玉茹的二女兒許敏已經十六歲,正是要說親的當口。本來在觀望的人家紛紛打消了結親的心思,都不願跟侯府扯上關係。
許敏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委屈得很, 跑到周玉茹跟前哭訴。周玉茹心疼女兒,明白癥結所在卻無能為力。她曉得那些人是不願開罪許燼這支明顯要起飛的潛力股, 可明白歸明白, 心頭的難堪與為難並沒有減少分毫。
“那不能重修舊好嗎?”當年許燼被接回侯府那會兒, 許敏才六歲。她隱約知道有這麼個人,就是印象不深。
一聽說父親還有個這麼出息的兒子, 自己有個這麼厲害的兄長, 這心思頓時就活絡起來了。周玉茹總說許志遠是侯府的依靠, 以後也是自己的依靠, 許敏對此嗤之以鼻。說實話,她對許志遠是完全不看好的。
突然得知新科狀元是自己異母哥哥,許敏欣喜異常,就像是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這麼年輕有為的兒子不要,她都懷疑自己父親是不是傻的。
不過不要緊,她不傻就好了。一想到認回這個異母兄長後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與便利,她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因而出言勸說周玉茹把許燼認回來。
“他總歸是爹的兒子,是侯府的少爺,血脈親緣哪兒是這麼容易斬斷的?孝字大為天,相信若是爹親自登門致歉,他必定不會再計較以前那些事了。”許敏笑著道:“娘,你的眼界要放開闊些,別只盯著侯府這一畝三分地。”
“這些年侯府的開支大,而名下的鋪子又沒有賺到太多錢。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侯府的錢財還夠咱們花銷多久呢?可是若能將兄長勸回來就不一樣了,不是說他一到皇城就買下了一座大宅院麼,可見是不差錢的。加之他日後升官進爵,光是別人孝敬他的錢都能收到手軟。有他在,我們還愁沒機會從中撈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