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其他人原本都已經入睡了,見著這樣大的雨又爬起來帶著斗笠摸著黑到自家地里去。
游落村有春日不填水口的習慣,春日地里需要大量水源澆灌,一遍遍的開水口填水口很是麻煩,所以都只填一個大水口剩下的都開著。
只是這樣一來山洪就容易沖開水口流到地里去,若真讓帶著泥漿的山洪將地里的莊稼填了,他們這半年就白幹了。
經常在地里勞作的人都知道這些,於是他們發現雨勢漸大的時候就都去自家地里填水口了,只有少數人家望著大雨嘆息。
他們倒不是為自己嘆息,游落村地處位置優越,植被也生得茂盛,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過山洪傾塌的事了。
只是若按照這樣的暴雨,樂康縣靠近江河邊的人怕就是要遭殃了。
大雨從天黑下到了天亮還沒停歇,茅草做屋頂的人家家中開始漏水,於是只好將家裡的床褥收了起來,舉著盆子罐子到處接水。
直到中午雨勢才徹底停了下來,謝三便去鎮上打聽消息。
午後他回來,說這場暴雨沖毀了源江邊的一段河堤,將兩岸的莊稼淹了過半,還將幾戶人家的房屋衝倒,不過幸運的是那幾戶人家見雨勢不好連夜就去了親戚家避難,所以沒有發生人命傷亡。
只是那半個河壩的莊稼就糟蹋了,即便包穀已經齊膝深並沒有被淤泥全部埋了,可江水回落,那地里的淤泥也一時半會兒清理不乾淨,包穀苗子被泥裹著也長不好。
強壯些的苗子勉強長大了肯定會減產,瘦弱些的苗子被淤泥裹住太陽一曬,直接受不住熱就蔫死了。
“沒死人就好。”謝移風見慣了這樣的事,並沒覺得意外。
倒是葉遠閒不解:“昨日的雨勢雖然大,但終究不及夏季暴雨,怎麼會將河堤衝垮?”
謝移風解釋:“按照天佑國的規矩,像這些河堤每年春日都要修繕,只是今年生了瘟疫,官府人手不夠,再加上此時也不敢將人聚集在一起,所以修繕便耽擱了。”
“那為何不在冬日修繕?”在現代世界生活多年的葉遠閒的確有這樣的疑問。
謝移風看著他因為疑惑而睜的略有些圓的眼睛,忍不住笑道:“雖說修建河堤最好的時候是在冬日,但那隻適用於冬季溫暖的南方地方。”
“樂康縣屬於北方天順府,冬日雖然算不上最冷,但溫度也低的很,河壩里的石頭土塊凍在一起不好取用,只能將時間後移到開春天氣暖和之後再築堤壩。”
葉遠閒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對這些事情的了解還是太少了些。”
謝移風見他感興趣,索性繼續往下講道:“像富庶的地方在住堤壩的時候大多會摻雜一些石灰和粘土混在一起,這樣築出來的堤壩牢固,只需要每年維護就能管上幾年。”
“像樂康縣這樣財政儲備並不豐富的地方,沒錢買石灰,築出來的堤壩不怎麼頂事,只能不定期不定時的反覆修建,才能護佑一方安寧了。”
說到底還是出在原材料的昂貴和不穩定上,若是有水泥這樣的凝固劑,修建出來的河堤肯定要比土石壘起來的要好一些。
只是葉遠閒雖然知道水泥的存在,但他自小修煉,妥妥是一個文科生,對製造水泥沒有多少了解,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出好法子來。
想了想他說道:“我這裡倒有一個法子能製造出比石灰更好的凝固劑,只是這法子我也了解不多,我只能將大概的思路說給你,你看能不能做。”
說著便將他所知道的製造水泥的辦法簡略的寫在一張紙上,謝移風接過後用信封裝了,又蓋上自己的印準備讓暗十二手下的人直接送到京都。
“等等。”葉遠閒道:“我這裡還有一些東西,等我寫下來一起給上去。能用得上的就用,用不上的就當提供個思路。”
“好。”謝移風坐在他身邊,眼神落在他身上,溫柔而深情。
葉遠閒執筆將自己從現代所聽到、見識過的治水搭橋、管理規劃、人才培養等一系列的措施寫了出來,包括一些見解和處理方式。
墨香裊裊,謝移風在小爐子裡煨上了熱茶和靈米粥,又取出墨條在一旁輕輕的磨著墨,一時間墨香茶香還有靈米粥的香氣混合在一起,屋子裡滿是脈脈溫情。
這些東西寫著寫著就停不下來,一直寫到了半夜,葉遠閒停下筆甩甩手腕,他還是不大習慣長時間使用毛筆,寫的手酸。
謝移風抓住他的手腕握在掌心,溫和的靈力隨著他揉按的動作漸漸滲入,酸痛很快被安撫下來。
“不酸了,什麼時候了?”葉遠閒看著已經完全黑沉下來的天色問道。
“已經子時過了,靈米粥還熱著,你先吃些。”看著他神色略有疲憊,謝移風眼底漫上心疼:“裡頭加了熏火腿,味道不錯。”
“一起吃。”兩人一起用飯。
以他們如今的修為不吃東西並不會覺得餓,只是過慣了人間生活,一天不吃點東西,總覺得缺了些什麼。
“這靈米味道不錯。”靈米剛一入口就有一股靈力順著喉間化開,很是溫和養身。葉遠閒記憶中他已經許久沒有吃到這樣正宗的靈米了。
“這是今天剛收回來的,一共只收了六百五十斤,我提出一百五十斤放在了公庫,讓謝一他們按照貢獻點取用。”
游落村有春日不填水口的習慣,春日地里需要大量水源澆灌,一遍遍的開水口填水口很是麻煩,所以都只填一個大水口剩下的都開著。
只是這樣一來山洪就容易沖開水口流到地里去,若真讓帶著泥漿的山洪將地里的莊稼填了,他們這半年就白幹了。
經常在地里勞作的人都知道這些,於是他們發現雨勢漸大的時候就都去自家地里填水口了,只有少數人家望著大雨嘆息。
他們倒不是為自己嘆息,游落村地處位置優越,植被也生得茂盛,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過山洪傾塌的事了。
只是若按照這樣的暴雨,樂康縣靠近江河邊的人怕就是要遭殃了。
大雨從天黑下到了天亮還沒停歇,茅草做屋頂的人家家中開始漏水,於是只好將家裡的床褥收了起來,舉著盆子罐子到處接水。
直到中午雨勢才徹底停了下來,謝三便去鎮上打聽消息。
午後他回來,說這場暴雨沖毀了源江邊的一段河堤,將兩岸的莊稼淹了過半,還將幾戶人家的房屋衝倒,不過幸運的是那幾戶人家見雨勢不好連夜就去了親戚家避難,所以沒有發生人命傷亡。
只是那半個河壩的莊稼就糟蹋了,即便包穀已經齊膝深並沒有被淤泥全部埋了,可江水回落,那地里的淤泥也一時半會兒清理不乾淨,包穀苗子被泥裹著也長不好。
強壯些的苗子勉強長大了肯定會減產,瘦弱些的苗子被淤泥裹住太陽一曬,直接受不住熱就蔫死了。
“沒死人就好。”謝移風見慣了這樣的事,並沒覺得意外。
倒是葉遠閒不解:“昨日的雨勢雖然大,但終究不及夏季暴雨,怎麼會將河堤衝垮?”
謝移風解釋:“按照天佑國的規矩,像這些河堤每年春日都要修繕,只是今年生了瘟疫,官府人手不夠,再加上此時也不敢將人聚集在一起,所以修繕便耽擱了。”
“那為何不在冬日修繕?”在現代世界生活多年的葉遠閒的確有這樣的疑問。
謝移風看著他因為疑惑而睜的略有些圓的眼睛,忍不住笑道:“雖說修建河堤最好的時候是在冬日,但那隻適用於冬季溫暖的南方地方。”
“樂康縣屬於北方天順府,冬日雖然算不上最冷,但溫度也低的很,河壩里的石頭土塊凍在一起不好取用,只能將時間後移到開春天氣暖和之後再築堤壩。”
葉遠閒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對這些事情的了解還是太少了些。”
謝移風見他感興趣,索性繼續往下講道:“像富庶的地方在住堤壩的時候大多會摻雜一些石灰和粘土混在一起,這樣築出來的堤壩牢固,只需要每年維護就能管上幾年。”
“像樂康縣這樣財政儲備並不豐富的地方,沒錢買石灰,築出來的堤壩不怎麼頂事,只能不定期不定時的反覆修建,才能護佑一方安寧了。”
說到底還是出在原材料的昂貴和不穩定上,若是有水泥這樣的凝固劑,修建出來的河堤肯定要比土石壘起來的要好一些。
只是葉遠閒雖然知道水泥的存在,但他自小修煉,妥妥是一個文科生,對製造水泥沒有多少了解,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出好法子來。
想了想他說道:“我這裡倒有一個法子能製造出比石灰更好的凝固劑,只是這法子我也了解不多,我只能將大概的思路說給你,你看能不能做。”
說著便將他所知道的製造水泥的辦法簡略的寫在一張紙上,謝移風接過後用信封裝了,又蓋上自己的印準備讓暗十二手下的人直接送到京都。
“等等。”葉遠閒道:“我這裡還有一些東西,等我寫下來一起給上去。能用得上的就用,用不上的就當提供個思路。”
“好。”謝移風坐在他身邊,眼神落在他身上,溫柔而深情。
葉遠閒執筆將自己從現代所聽到、見識過的治水搭橋、管理規劃、人才培養等一系列的措施寫了出來,包括一些見解和處理方式。
墨香裊裊,謝移風在小爐子裡煨上了熱茶和靈米粥,又取出墨條在一旁輕輕的磨著墨,一時間墨香茶香還有靈米粥的香氣混合在一起,屋子裡滿是脈脈溫情。
這些東西寫著寫著就停不下來,一直寫到了半夜,葉遠閒停下筆甩甩手腕,他還是不大習慣長時間使用毛筆,寫的手酸。
謝移風抓住他的手腕握在掌心,溫和的靈力隨著他揉按的動作漸漸滲入,酸痛很快被安撫下來。
“不酸了,什麼時候了?”葉遠閒看著已經完全黑沉下來的天色問道。
“已經子時過了,靈米粥還熱著,你先吃些。”看著他神色略有疲憊,謝移風眼底漫上心疼:“裡頭加了熏火腿,味道不錯。”
“一起吃。”兩人一起用飯。
以他們如今的修為不吃東西並不會覺得餓,只是過慣了人間生活,一天不吃點東西,總覺得缺了些什麼。
“這靈米味道不錯。”靈米剛一入口就有一股靈力順著喉間化開,很是溫和養身。葉遠閒記憶中他已經許久沒有吃到這樣正宗的靈米了。
“這是今天剛收回來的,一共只收了六百五十斤,我提出一百五十斤放在了公庫,讓謝一他們按照貢獻點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