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越銘忍不住嘟囔:“這縣太爺當的,戰戰兢兢嘔心瀝血,早知如此我還不如回家種包穀去算了。”
主簿聽的嘴抽抽,他這縣令一遇到大事就如此腔調,他如今都已經習慣了。
作者有話說:
寶兒們晚安預收瞅一眼唄
第63章
計謀
兩人正說著, 就聽有人來報說謝家夫夫來了。
越銘一聽這兩人來了立刻就不糾結了,強忍著笑意讓衙役將兩人請進來。
葉遠閒他們並沒有和縣太爺有過多的寒暄,他們精神力強大, 老遠就發現了縣太爺正在著急的事, 於是互相見了禮後就問道:
“大人可想好了要如何安置那些難民?”
越銘忍不住又揪了一把自己的鬍子:“這事不大好辦哪,出一點差錯那都是要掉腦袋的事。”
葉遠閒含笑:“我這裡倒有一計, 大人可要聽聽?”
“自然自然。”越銘連忙點頭:“葉先生有何妙計儘管說來,我一定....”
一定怎麼樣?越銘自己都還沒想好。
氣氛略有幾分尷尬,葉遠閒很是自然的接住了他的話茬:“堵不如通, 百姓逃命到了咱們縣裡也不能直接將人拒之門外。不如請人在離城二十里之外建一座避難所。”
越銘不解:“何為避難所?”
葉遠閒解釋:“避難所實為躲避災難之意,建造起來之後將所有的難民安置在那處,由專門的醫者進行診治, 若半月之後這些難民並無異樣,便可任由他們進城。”
越銘眼睛亮了起來,可又擔心:“如今天氣尚冷,若只搭幾個棚子根本不能保暖, 可若正兒八經的修建房屋,很是費時間不說, 遠水也解不了近渴啊!”
葉遠閒挑眉看著越銘,神色鮮活:“這就要看大人是否能狠得下心來大幹一場了。”
越銘不解:“先生何出此言?”
葉遠閒道:“我記得離縣城不遠的山上有一個土匪窩, 那土匪的頭領曾是趙家的門客, 如今匪首已死,大人難道還要留著那土匪生事嗎?”
“這..”越銘想到剿匪的難處不免有些猶豫, 可一想這件事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名聲又不免意動,剿匪救人, 怎麼想都是一段可堪流傳的佳話。
“大人為何猶豫?”謝移風問, 看向越銘的眼裡帶著審視。
越銘這才想起眼前這二人不止是普通術士那麼簡單, 他們還是當今聖上的師父,如今朝中名副其實的帝師大人。
思及此處越銘額角都生出汗來,他明白這件事他非做不可,根本就沒有退縮和商量的餘地。
葉遠閒繼續說道:“大人是一縣之主,需要考量的地方很多,這些都能理解,只是相比之下剿匪是最方便的一條路了,就看大人答不答應?”
答應不答應?越銘想,自然是答應啊,不然等著被殺掉嗎?
“二位先生說的是。”越銘擦擦額頭上的汗珠:“我這就去安排,這就去好好安排。”
葉遠閒輕笑:“此事需從長計議,大人不必著急。”
“是是。”越銘惶恐的答著,一邊的主簿極有眼色的退了下去,去召集各鎮上駐守著的其他主簿來。
葉遠閒和謝移風只在縣衙里停了一會兒就離開了,他們在街上轉悠著,順便又去之前的牛肉館子裡吃飯。
而越銘則迅速清點縣衙里能拿出來的兵力和糧草,計算著這次剿匪要用到的物資,至於剿匪的計謀,那就得是所有主簿到齊了才要好好商討的事。
一夜過去,第二日平淮鎮的集會上只見有一個衙役巡看著,有關係相熟的問起,那衙役說是去縣裡學規矩去了,縣太爺要好好給他們講講規矩。
其餘人聽了都紛紛稱讚:“講的好,這任縣太爺上任後經常給衙役立規矩,縣裡都徹底安生下來了。就是二三月縣裡還不怎麼安生,想去外面走親戚都不敢,生怕半道上被山匪劫了。”
“大人,什麼時候把那山匪給..”有人問到半截就被一旁的友人錘了一下,他匆忙截住話頭不再往下說,生怕招惹了什麼災禍。
那衙役也好似什麼都沒聽到似的,笑呵呵的繼續往前巡邏。
當天下午又有幾個大商隊出了城,眾人都知道春日行商不安全,經常有幾個大商隊結伴而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傍晚的時候一夥兒做工的人有說有笑的出了城,旁人問起說是有大主顧請他們去做工,工錢每天有十五個銅板,高著呢,唯一不好的就是要住在主顧家,得好幾天。
旁人一聽只覺得羨慕,春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能找到這樣的主顧那都是撞了大運氣。
等天色徹底黑了下來,高大沉重的城門被緩緩關上,縣成里的街上基本沒了人。
城外面的小村莊裡的人見狀便安心的睡下了,什麼異狀都沒發現。
而此時在縣成十多里的山上,三百多個年輕力壯的大漢脫掉了種種偽裝,換上了縣衙里統一的盔甲,又從偽裝成物資的箱子裡拿出了長qiang、木弓等武器來。
不多時便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等他們的大人一聲令下就能快速摸到山匪所在的山上去。
同行的士兵里還有幾個身著黑衣的年輕人,他們看著年歲不小但一身氣勢不弱,那身手比起衙門裡的衙役還有過之,當下就沒人敢小覷他們。
主簿聽的嘴抽抽,他這縣令一遇到大事就如此腔調,他如今都已經習慣了。
作者有話說:
寶兒們晚安預收瞅一眼唄
第63章
計謀
兩人正說著, 就聽有人來報說謝家夫夫來了。
越銘一聽這兩人來了立刻就不糾結了,強忍著笑意讓衙役將兩人請進來。
葉遠閒他們並沒有和縣太爺有過多的寒暄,他們精神力強大, 老遠就發現了縣太爺正在著急的事, 於是互相見了禮後就問道:
“大人可想好了要如何安置那些難民?”
越銘忍不住又揪了一把自己的鬍子:“這事不大好辦哪,出一點差錯那都是要掉腦袋的事。”
葉遠閒含笑:“我這裡倒有一計, 大人可要聽聽?”
“自然自然。”越銘連忙點頭:“葉先生有何妙計儘管說來,我一定....”
一定怎麼樣?越銘自己都還沒想好。
氣氛略有幾分尷尬,葉遠閒很是自然的接住了他的話茬:“堵不如通, 百姓逃命到了咱們縣裡也不能直接將人拒之門外。不如請人在離城二十里之外建一座避難所。”
越銘不解:“何為避難所?”
葉遠閒解釋:“避難所實為躲避災難之意,建造起來之後將所有的難民安置在那處,由專門的醫者進行診治, 若半月之後這些難民並無異樣,便可任由他們進城。”
越銘眼睛亮了起來,可又擔心:“如今天氣尚冷,若只搭幾個棚子根本不能保暖, 可若正兒八經的修建房屋,很是費時間不說, 遠水也解不了近渴啊!”
葉遠閒挑眉看著越銘,神色鮮活:“這就要看大人是否能狠得下心來大幹一場了。”
越銘不解:“先生何出此言?”
葉遠閒道:“我記得離縣城不遠的山上有一個土匪窩, 那土匪的頭領曾是趙家的門客, 如今匪首已死,大人難道還要留著那土匪生事嗎?”
“這..”越銘想到剿匪的難處不免有些猶豫, 可一想這件事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名聲又不免意動,剿匪救人, 怎麼想都是一段可堪流傳的佳話。
“大人為何猶豫?”謝移風問, 看向越銘的眼裡帶著審視。
越銘這才想起眼前這二人不止是普通術士那麼簡單, 他們還是當今聖上的師父,如今朝中名副其實的帝師大人。
思及此處越銘額角都生出汗來,他明白這件事他非做不可,根本就沒有退縮和商量的餘地。
葉遠閒繼續說道:“大人是一縣之主,需要考量的地方很多,這些都能理解,只是相比之下剿匪是最方便的一條路了,就看大人答不答應?”
答應不答應?越銘想,自然是答應啊,不然等著被殺掉嗎?
“二位先生說的是。”越銘擦擦額頭上的汗珠:“我這就去安排,這就去好好安排。”
葉遠閒輕笑:“此事需從長計議,大人不必著急。”
“是是。”越銘惶恐的答著,一邊的主簿極有眼色的退了下去,去召集各鎮上駐守著的其他主簿來。
葉遠閒和謝移風只在縣衙里停了一會兒就離開了,他們在街上轉悠著,順便又去之前的牛肉館子裡吃飯。
而越銘則迅速清點縣衙里能拿出來的兵力和糧草,計算著這次剿匪要用到的物資,至於剿匪的計謀,那就得是所有主簿到齊了才要好好商討的事。
一夜過去,第二日平淮鎮的集會上只見有一個衙役巡看著,有關係相熟的問起,那衙役說是去縣裡學規矩去了,縣太爺要好好給他們講講規矩。
其餘人聽了都紛紛稱讚:“講的好,這任縣太爺上任後經常給衙役立規矩,縣裡都徹底安生下來了。就是二三月縣裡還不怎麼安生,想去外面走親戚都不敢,生怕半道上被山匪劫了。”
“大人,什麼時候把那山匪給..”有人問到半截就被一旁的友人錘了一下,他匆忙截住話頭不再往下說,生怕招惹了什麼災禍。
那衙役也好似什麼都沒聽到似的,笑呵呵的繼續往前巡邏。
當天下午又有幾個大商隊出了城,眾人都知道春日行商不安全,經常有幾個大商隊結伴而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傍晚的時候一夥兒做工的人有說有笑的出了城,旁人問起說是有大主顧請他們去做工,工錢每天有十五個銅板,高著呢,唯一不好的就是要住在主顧家,得好幾天。
旁人一聽只覺得羨慕,春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能找到這樣的主顧那都是撞了大運氣。
等天色徹底黑了下來,高大沉重的城門被緩緩關上,縣成里的街上基本沒了人。
城外面的小村莊裡的人見狀便安心的睡下了,什麼異狀都沒發現。
而此時在縣成十多里的山上,三百多個年輕力壯的大漢脫掉了種種偽裝,換上了縣衙里統一的盔甲,又從偽裝成物資的箱子裡拿出了長qiang、木弓等武器來。
不多時便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等他們的大人一聲令下就能快速摸到山匪所在的山上去。
同行的士兵里還有幾個身著黑衣的年輕人,他們看著年歲不小但一身氣勢不弱,那身手比起衙門裡的衙役還有過之,當下就沒人敢小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