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村長心裡盤算著,左思右想總覺得欠缺些什麼,想了想後他一拍腦袋去院子裡找正在納鞋底子的老伴兒。
第三天一大早村裡有的人家就興沖沖的背著背簍來謝家買種子,院子外面主事的是謝一和春來,葉遠閒和謝移風並沒有出面。
後來謝一打聽,說這些人家每家三十斤種子買回去後又勻出了五到十斤送到了村長家裡,由村長做主分潤給了那些原本就沒有購買名額的人家。
葉遠閒和謝移風對此並沒有太多意見,三十斤的種子大約能種兩畝的地,但有的人家家裡並沒有這麼多的旱地或者種了別的莊稼,這些種子就用不上,分潤出去換成銀錢也正常。
只是村長心裡門清,把種子賣出去的時候又抓住機會好好敲打了那些人一番,村長媳婦時不時的在旁邊幫腔,嗆的有一些嘴硬的人連個屁都不敢放。
這下村里人都明白了,他們這個新上任的村長看著是個和善好說話的,其實那手段絲毫不比上一任的村長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趕在十月到來之際,游落村家家戶戶的小麥都種到了地里,算起來時間已經徹底到了冬日,農戶們除了偶爾還要處理地里的白菜蘿蔔之外,就再也沒了其他的農活,大多都窩在家裡貓冬。
鎮子上,武館接到了一單走鏢的活兒,這單活兒報酬給的十分豐厚,但危險卻算不上多,只因這貨物是謝家鋪子所出,同行的還有好幾個黑衣大漢跟著。
讓鏢局押送的其實是送到京都去的小麥種子,這些小麥種子是葉遠閒借著暖房的掩護用靈力催生出來的,共有三萬斤。
之所以讓武館幫著押送一方面是臨近年關照顧武館的生意,順便感謝何千的相助之情;另一方面則是種子實在太多,只憑暗衛他們可能難以做到萬無一失,同鏢局合作更保險些。
夜深人靜的時候,平淮鎮上悄無聲息地使出了五十輛馬車,車上大多都是最好的麥種,剩下的則是鏢局用來掩人耳目的貨物。
葉遠閒和謝移風看著他們遠去。
“聽說去京都要路過懷昌縣,那裡的山匪很是猖狂。”葉遠閒心裡有些擔憂。
謝移風失笑:“鏢局一共派出了四十好手,再加上武功不弱的七個暗衛,山匪見了只有害怕的份,哪裡敢動手打劫。”
“這倒也是。”葉遠閒放下了心。這麼多人一路護送種子到京都,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很小。
冬日的時光格外的舒適,葉遠閒和謝移風換上了春來和花紅柳綠她們做的新袍子,葉遠閒的依舊是一襲白衣,上好的布料里續了薄薄一層新棉花,穿著輕便舒服又保暖。
謝移風的衣服則是深沉如海一般的藍色,兩人的樣式相仿,只在細節處有些許的不同,葉遠閒的袖口和衣擺上繡的是蘭草,謝移風的則是雲紋。
兩人的姿容氣度本就生得頂好,如今被新衣服這麼一襯,更顯得清朗俊逸,芝蘭玉樹。
家裡的三個婢女看著兩位主子的模樣,儘管對他們沒有非分之想,依然忍不住紅了臉,只覺得自家主子哪哪都好,當真是那神仙下凡一般的人物。
天氣愈發的寒冷起來,院子裡落了一寸厚的雪,家裡的地龍派上了用場,將整個屋子裡都燒得暖暖和和的,只穿單衣也不覺得冷。
趕在臘月的時候,京都傳來消息,小麥種子已經完好無損的送到,聖上很是高興。
和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一份手書,是當今明清親自寫的,手書里的明清沒有絲毫皇帝的架子,字裡行間透露出的都是對君師的敬愛以及過年不能團聚的遺憾。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臘八,該喝臘八粥了。
作者有話說:
大家晚安感謝在2022-07-22 21:36:06-2022-07-23 22:57:2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0章
臘八節
臘八對於道家來說意義大過於新年, 葉遠閒和謝移風修的道法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道家,但和道家淵源很深,所以臘八節也要更隆重一些。
何況天佑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將道家尊為國教, 而臘八作為道教中祭祀、新舊交接辭舊迎新的的日子, 祭祀神靈、先祖,感謝保佑之德尤為重要。
天佑國也有佛教, 從西方一個番邦之國傳來,教義是今生受苦難、來世人上人。這樣只修來世的教義在葉遠閒和謝移風看來更像是上位者籠絡控制百姓的手段,而不是思想境界的提升。
臘八的雜粥飄著淡淡的香味, 葉遠閒和謝移風身前擺著香案,香岸上事祭祀用的肉類和瓜果,遠處傳來莊重的鐘聲, 是鎮上民安觀里傳過來的。
民安觀雖然占地面積不大,觀里的道士也不多,平日裡並不起眼繁華,但只要出了危難, 觀里的道士總是第一個下山救人的。
是以平淮鎮上的百姓對民安觀十分信服,夏秋時節若家裡豐收, 也會分潤一些糧食出來送到觀里去。而每次觀里的道士都會仔細的將來人的姓名仔細記錄下來。
等來人下次再去的時候就會發現,觀里的供奉堂里給來送食物、東西的百姓立著祈福避災的長生牌。
一人多高的木牌上, 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 看著非但不覺得滲人,反而有令人精神一震的感覺, 清新凝神之感十分明顯。
第三天一大早村裡有的人家就興沖沖的背著背簍來謝家買種子,院子外面主事的是謝一和春來,葉遠閒和謝移風並沒有出面。
後來謝一打聽,說這些人家每家三十斤種子買回去後又勻出了五到十斤送到了村長家裡,由村長做主分潤給了那些原本就沒有購買名額的人家。
葉遠閒和謝移風對此並沒有太多意見,三十斤的種子大約能種兩畝的地,但有的人家家裡並沒有這麼多的旱地或者種了別的莊稼,這些種子就用不上,分潤出去換成銀錢也正常。
只是村長心裡門清,把種子賣出去的時候又抓住機會好好敲打了那些人一番,村長媳婦時不時的在旁邊幫腔,嗆的有一些嘴硬的人連個屁都不敢放。
這下村里人都明白了,他們這個新上任的村長看著是個和善好說話的,其實那手段絲毫不比上一任的村長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趕在十月到來之際,游落村家家戶戶的小麥都種到了地里,算起來時間已經徹底到了冬日,農戶們除了偶爾還要處理地里的白菜蘿蔔之外,就再也沒了其他的農活,大多都窩在家裡貓冬。
鎮子上,武館接到了一單走鏢的活兒,這單活兒報酬給的十分豐厚,但危險卻算不上多,只因這貨物是謝家鋪子所出,同行的還有好幾個黑衣大漢跟著。
讓鏢局押送的其實是送到京都去的小麥種子,這些小麥種子是葉遠閒借著暖房的掩護用靈力催生出來的,共有三萬斤。
之所以讓武館幫著押送一方面是臨近年關照顧武館的生意,順便感謝何千的相助之情;另一方面則是種子實在太多,只憑暗衛他們可能難以做到萬無一失,同鏢局合作更保險些。
夜深人靜的時候,平淮鎮上悄無聲息地使出了五十輛馬車,車上大多都是最好的麥種,剩下的則是鏢局用來掩人耳目的貨物。
葉遠閒和謝移風看著他們遠去。
“聽說去京都要路過懷昌縣,那裡的山匪很是猖狂。”葉遠閒心裡有些擔憂。
謝移風失笑:“鏢局一共派出了四十好手,再加上武功不弱的七個暗衛,山匪見了只有害怕的份,哪裡敢動手打劫。”
“這倒也是。”葉遠閒放下了心。這麼多人一路護送種子到京都,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很小。
冬日的時光格外的舒適,葉遠閒和謝移風換上了春來和花紅柳綠她們做的新袍子,葉遠閒的依舊是一襲白衣,上好的布料里續了薄薄一層新棉花,穿著輕便舒服又保暖。
謝移風的衣服則是深沉如海一般的藍色,兩人的樣式相仿,只在細節處有些許的不同,葉遠閒的袖口和衣擺上繡的是蘭草,謝移風的則是雲紋。
兩人的姿容氣度本就生得頂好,如今被新衣服這麼一襯,更顯得清朗俊逸,芝蘭玉樹。
家裡的三個婢女看著兩位主子的模樣,儘管對他們沒有非分之想,依然忍不住紅了臉,只覺得自家主子哪哪都好,當真是那神仙下凡一般的人物。
天氣愈發的寒冷起來,院子裡落了一寸厚的雪,家裡的地龍派上了用場,將整個屋子裡都燒得暖暖和和的,只穿單衣也不覺得冷。
趕在臘月的時候,京都傳來消息,小麥種子已經完好無損的送到,聖上很是高興。
和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一份手書,是當今明清親自寫的,手書里的明清沒有絲毫皇帝的架子,字裡行間透露出的都是對君師的敬愛以及過年不能團聚的遺憾。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臘八,該喝臘八粥了。
作者有話說:
大家晚安感謝在2022-07-22 21:36:06-2022-07-23 22:57:2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0章
臘八節
臘八對於道家來說意義大過於新年, 葉遠閒和謝移風修的道法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道家,但和道家淵源很深,所以臘八節也要更隆重一些。
何況天佑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將道家尊為國教, 而臘八作為道教中祭祀、新舊交接辭舊迎新的的日子, 祭祀神靈、先祖,感謝保佑之德尤為重要。
天佑國也有佛教, 從西方一個番邦之國傳來,教義是今生受苦難、來世人上人。這樣只修來世的教義在葉遠閒和謝移風看來更像是上位者籠絡控制百姓的手段,而不是思想境界的提升。
臘八的雜粥飄著淡淡的香味, 葉遠閒和謝移風身前擺著香案,香岸上事祭祀用的肉類和瓜果,遠處傳來莊重的鐘聲, 是鎮上民安觀里傳過來的。
民安觀雖然占地面積不大,觀里的道士也不多,平日裡並不起眼繁華,但只要出了危難, 觀里的道士總是第一個下山救人的。
是以平淮鎮上的百姓對民安觀十分信服,夏秋時節若家裡豐收, 也會分潤一些糧食出來送到觀里去。而每次觀里的道士都會仔細的將來人的姓名仔細記錄下來。
等來人下次再去的時候就會發現,觀里的供奉堂里給來送食物、東西的百姓立著祈福避災的長生牌。
一人多高的木牌上, 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 看著非但不覺得滲人,反而有令人精神一震的感覺, 清新凝神之感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