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曉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嗯,曉得孫悟空重名,這靈明石猴就差直說是孫悟空了。
“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背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花果山上那四健將,兩頭赤尻馬猴,兩頭通背猿猴,曉陰陽,辨休咎是真,其他的......有一點算一點,除了比普通猴兒生得健壯,並無不同之處。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以獼猴王的敏銳,當年花果山十萬天兵圍困,他都能找出一條生路,怎會不知趣到來靈山送死?若真是他,裡頭必有貓膩。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界之名。我觀假悟空乃是六耳獼猴也。此猴兒若立一處,能知千里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那真悟空同音同像者,六耳獼猴也。”
如來說出假悟空本相時,那假的疾縱身,跳起來便要走,只這霎時之間,我便發現他眼神中少了一絲靈光,與先前模樣相比,顯得有些呆滯了。
但這假的起跳時動作甚快,如來也怕走丟了他,忙命了僧眾出手攔他。
孫悟空舉棍上前時,如來阻攔道:“悟空且慢動手,待我與你拿他。”
話音一落,那假猴兒便搖身化一隻飛蟲,消失在眾人眼中,如來不慌不忙地將掌中金缽拋起,將那飛蟲扣在缽盂底下。
有人上前將那缽盂揭起,果是六耳獼猴在其中,茫然著眼神瑟瑟發抖。
孫悟空見了,那定海神珍鐵即脫手而出,頃刻間打了那小猴兒一個煙消雲散。
“善哉!善哉!”如來面有不忍之色:“悟空,你怎就將他打死!”
孫悟空收了金箍棒,口中念道:“如來不該憐他,他打傷唐僧,搶奪包袱,按律也該推至在午門以外問個斬刑。”
律法自是不如佛法寬容,如來辨不得這個人間的理兒,開始趕客:“你快去保護唐僧來我處求經!”
“上告如來。”孫悟空合掌一揖,神色甚是正經:“那唐僧不要我,我此去,他定不留我。從前一言一事不依,他也惱怒,不問緣故地就要念動那舊話兒經,半分寬容也無,為免頭疼,遂他心愿,他不聽勸告,教妖精抓了他去,也來怨我救他遲緩,害他遭了罪受爺念。現下何苦還來枉費這一番神思?只望如來行個方便,鬆了老孫頭上的箍兒,放我還俗歸山去罷。”
對錯不問,就連惱怒了也要念那緊箍咒來磋磨他?
想孫悟空活這千多年,就是被壓在山底,也沒受過這等委屈,難怪要鬧這一場出來。
只是金蟬子這些年在人世間到底是經歷過些什麼,境界下降程度遠超我之想像,取經路上諸多磨難,本該提升心性才對,怎麼現在越發的嬌貴起來,連被妖精抓了,受些皮肉苦楚也要責怪猴兒救護不急?
猴兒這一番言論,驚住的並非只我一人。就連如來也禁不住沉默好半晌才說道:“你休生怨懟,我教觀音送你,不怕他不收。好生護他來此,來日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這般許諾,來日的功果位,必是不會低於金蟬子了。
--------------------
作者有話要說:
Ps: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卻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曉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背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界之名。我觀假悟空乃是六耳獼猴也。此猴兒若立一處,能知千里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那真悟空同音同像者,六耳獼猴也。
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吳承恩&mdot;西遊記&mdot;第58章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琴上花綻、31551653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6章 獅駝嶺上
觀音的話對金蟬子來說, 定然是有用的,孫悟空很有幾日未上天宮,只是在那火焰山附近逢上了牛魔王, 稍稍遇上了些麻煩。
不過有我們這些閒極無聊好湊熱鬧的仙家去賺他的功德,倒也算不上什麼麻煩, 反是讓如來賺了一筆, 把牛魔王收歸靈山做戰部護法了。
我當我每日去瞧孫悟空師徒四人西行路上發生些什麼已經夠閒了,料不上太白金星比我還要閒些, 我幾回與人在天宮各處閒聊,總瞧見他。
今日,我本是要去妙嚴宮中聽師尊講證道果,卻在東天門外的虹橋上教幾個仙子攔住, 還是太白金星這老神仙駕著彩雲路過時替我解了圍。
我問:“長庚老這是要做甚麼去?”
太白金星笑道:“海晏河清哪有事做, 我瞧他們師徒快到那獅駝嶺去,也去賺他猴兒幾分功德。”
獅駝嶺, 沒記錯的話, 應該青獅白象這兩個傢伙的地盤......
我問:“那獅駝嶺再往西四百里,有一沙城,聽說金翅雕也下去了?”
嗯,曉得孫悟空重名,這靈明石猴就差直說是孫悟空了。
“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背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花果山上那四健將,兩頭赤尻馬猴,兩頭通背猿猴,曉陰陽,辨休咎是真,其他的......有一點算一點,除了比普通猴兒生得健壯,並無不同之處。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以獼猴王的敏銳,當年花果山十萬天兵圍困,他都能找出一條生路,怎會不知趣到來靈山送死?若真是他,裡頭必有貓膩。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界之名。我觀假悟空乃是六耳獼猴也。此猴兒若立一處,能知千里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那真悟空同音同像者,六耳獼猴也。”
如來說出假悟空本相時,那假的疾縱身,跳起來便要走,只這霎時之間,我便發現他眼神中少了一絲靈光,與先前模樣相比,顯得有些呆滯了。
但這假的起跳時動作甚快,如來也怕走丟了他,忙命了僧眾出手攔他。
孫悟空舉棍上前時,如來阻攔道:“悟空且慢動手,待我與你拿他。”
話音一落,那假猴兒便搖身化一隻飛蟲,消失在眾人眼中,如來不慌不忙地將掌中金缽拋起,將那飛蟲扣在缽盂底下。
有人上前將那缽盂揭起,果是六耳獼猴在其中,茫然著眼神瑟瑟發抖。
孫悟空見了,那定海神珍鐵即脫手而出,頃刻間打了那小猴兒一個煙消雲散。
“善哉!善哉!”如來面有不忍之色:“悟空,你怎就將他打死!”
孫悟空收了金箍棒,口中念道:“如來不該憐他,他打傷唐僧,搶奪包袱,按律也該推至在午門以外問個斬刑。”
律法自是不如佛法寬容,如來辨不得這個人間的理兒,開始趕客:“你快去保護唐僧來我處求經!”
“上告如來。”孫悟空合掌一揖,神色甚是正經:“那唐僧不要我,我此去,他定不留我。從前一言一事不依,他也惱怒,不問緣故地就要念動那舊話兒經,半分寬容也無,為免頭疼,遂他心愿,他不聽勸告,教妖精抓了他去,也來怨我救他遲緩,害他遭了罪受爺念。現下何苦還來枉費這一番神思?只望如來行個方便,鬆了老孫頭上的箍兒,放我還俗歸山去罷。”
對錯不問,就連惱怒了也要念那緊箍咒來磋磨他?
想孫悟空活這千多年,就是被壓在山底,也沒受過這等委屈,難怪要鬧這一場出來。
只是金蟬子這些年在人世間到底是經歷過些什麼,境界下降程度遠超我之想像,取經路上諸多磨難,本該提升心性才對,怎麼現在越發的嬌貴起來,連被妖精抓了,受些皮肉苦楚也要責怪猴兒救護不急?
猴兒這一番言論,驚住的並非只我一人。就連如來也禁不住沉默好半晌才說道:“你休生怨懟,我教觀音送你,不怕他不收。好生護他來此,來日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這般許諾,來日的功果位,必是不會低於金蟬子了。
--------------------
作者有話要說:
Ps: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卻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曉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背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界之名。我觀假悟空乃是六耳獼猴也。此猴兒若立一處,能知千里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那真悟空同音同像者,六耳獼猴也。
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吳承恩&mdot;西遊記&mdot;第58章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琴上花綻、31551653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6章 獅駝嶺上
觀音的話對金蟬子來說, 定然是有用的,孫悟空很有幾日未上天宮,只是在那火焰山附近逢上了牛魔王, 稍稍遇上了些麻煩。
不過有我們這些閒極無聊好湊熱鬧的仙家去賺他的功德,倒也算不上什麼麻煩, 反是讓如來賺了一筆, 把牛魔王收歸靈山做戰部護法了。
我當我每日去瞧孫悟空師徒四人西行路上發生些什麼已經夠閒了,料不上太白金星比我還要閒些, 我幾回與人在天宮各處閒聊,總瞧見他。
今日,我本是要去妙嚴宮中聽師尊講證道果,卻在東天門外的虹橋上教幾個仙子攔住, 還是太白金星這老神仙駕著彩雲路過時替我解了圍。
我問:“長庚老這是要做甚麼去?”
太白金星笑道:“海晏河清哪有事做, 我瞧他們師徒快到那獅駝嶺去,也去賺他猴兒幾分功德。”
獅駝嶺, 沒記錯的話, 應該青獅白象這兩個傢伙的地盤......
我問:“那獅駝嶺再往西四百里,有一沙城,聽說金翅雕也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