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抬頭望去,只見釣魚的人滿面紅光,雖已是八十高齡,奇異的是,他的雙鬢只微微泛白,唯有臉上的皺紋能代表歲月的痕跡。
陶良恭順地喚了聲“祖父”,定神望著前面的人——陶墨言,在陶家的歷史上,他就是陶家的一個傳奇。在許久許久之前,他還是個書生,考中制舉後,卻棄文從武,蕩寇、平叛,安邦定國,征馳疆場一生,屢創輝煌,六十高齡仍披掛上陣,以區區三萬兵力千里奔襲,不足半日便破大周六十萬之眾,令敵人聞風喪膽。在敵人的眼裡,他就是個惡魔,可是與他相處過的人卻發現,他的身上有一種由內而外的儒雅,不疾不徐的驚心動魄。
史官贊他剛猛之中不失智謀、用兵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身上堆砌了無數的溢美之詞,足以讓陶氏後人因為他而驕傲。
即便在他六十歲之後,他便卸甲歸田,可是多年為將,多年征戰,依舊他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舉手投足間,盡顯王者之風。
陶良無限崇拜地望著他的祖父,直到對面的人輕咳道:“找我有事?”
陶良恍然回神,恭順回道:“祖父,祖母讓您早些回去。”
陶墨言點點頭道:“回吧。”聲如洪鐘,揚聲道:“然兒、瑾兒,回家!”
陶然和趙懷瑾歡快地應了一聲,陶然打頭沖了過來,興奮道:“太,祖父,您今天又釣到幾條魚啦?”
陶墨言笑眯眯道:“八條。”
“太,祖父真厲害!”陶然不由自主地舔著唇道:“桃花流水鱖魚肥,當下的鱖魚是最好吃的!”
陶墨言拍拍他的腦袋道:“這些可是給你太,祖母的,你要想吃,趕明兒太,祖父教你釣魚,可好?”
“好!”陶然脆生生答著,一抬頭,只見陶良狠狠瞪了他一眼,他心一虛,忙換了話頭道:”太,祖父,這山谷里的風太大啦。下回還是讓然兒替您釣魚吧,然兒原本就會噠。”
“你釣的魚和我釣的魚哪兒能一樣。”陶墨言樂呵呵笑著。
“(外)太,祖父釣的魚格外鮮!”陶然和趙懷瑾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尾音微微揚起,拉長了,迴蕩在山谷里。
陶墨言眯上眼不說話,嘴角微微揚起。
馬車行至陶府,陶墨言剛下馬車,便見一個人拄著拐杖站在一旁,陶墨言心裡咯噔一跳,佯裝鎮定地笑道:“我回來啦,今兒收穫頗豐,八條魚,每一條都得有兩斤多。”
兩旁的丫鬟接過魚簍,宋研竹皮笑肉不笑地道了句“辛苦”,陶墨言的心肝兒一顫,乖乖隨宋研竹回了屋,關了門,宋研竹臉上仍舊掛著淺淺的笑。
陶墨言曉得她是真生氣了,小心討好道:“今兒天好我才去的,時間也不長,就兩個時辰……”
宋研竹眼一抬,他忙告饒道:“我錯了,往後我再不敢去了!”
“你還曉得錯了?”宋研竹眼一紅道,“那山谷路途遙遠,路上顛簸不平,你若是受了傷怎麼辦!我都說了幾回了,不能去,不能去……”
“好好好!”陶墨言急急道:“你身子不好,大夫說了,你輕易不能動怒。我答應你,往後不去了還不行麼……我就是想著這時節鱖魚最是肥美,清蒸、紅燒、熬湯,做出來最是好吃,你不是愛吃麼?”
“你……”她就說了一句鱖魚好吃,陶墨言便想著法子連著給她釣了一個月的魚,這傻子,越老越傻!
宋研竹瞪了一眼,道:“往後我都不吃了,不許釣!”
“好好好!”陶墨言連聲應著,“吃完今日這頓咱們都不吃了……今兒怎麼吃好?清蒸麼?”
“已經吩咐了廚房,卸了肉做魚丸子,汆湯,你最喜歡的。”宋研竹道。
陶墨言歡喜起來:“那敢情好,然兒和瑾兒也愛吃。”
“你又帶著他們倆出門了?”說道這兩個孩子,宋研竹臉上浮上笑容。
陶墨言點頭道:“是呢。”隨手倒了杯熱水遞到宋研竹手裡,觸手是微微的涼意,他不由蹙眉道:“下回別在門口等我,風大,你身子又弱……瞧這手心涼的。”
兩人都是過了古來稀的年紀,老來的毛病越來越多,陶墨言畢竟是武將,到了年歲也比旁人矯健,宋研竹比不得他。
宋研竹接過熱水抿了口道:“不礙事。”話題依舊轉回兩個孩子,“這些孩子裡你最疼然兒,是因為他的性子像趙六哥麼?”
“是呢。”陶墨言笑道,“我瞧他的樣子,就想起趙戎來,然兒的性子又像你,這兩孩子若是能成也好。總算不辜負了趙……”
他的話音戛然而止……,宋研竹曉得他要說什麼,搖頭道:“六哥當年出使西域,一去就不再回來,後來那孩子回來,說是六哥後人,咱們使了多少法子,才讓他認陶淑為母親,入了趙家的宗譜……可憐他英年早逝,只得懷瑾一個女兒,便又匆匆去了。我至今想起來便覺得對不起六哥。我何嘗不想兩家結親。只是……兒孫自有兒孫福,因緣更是天註定。這兩孩子目前看來倒好,將來卻說不準,強扭的瓜不甜,不如順其自然……說起來,良兒的性子倒是像你,外冷內熱。”
陶良恭順地喚了聲“祖父”,定神望著前面的人——陶墨言,在陶家的歷史上,他就是陶家的一個傳奇。在許久許久之前,他還是個書生,考中制舉後,卻棄文從武,蕩寇、平叛,安邦定國,征馳疆場一生,屢創輝煌,六十高齡仍披掛上陣,以區區三萬兵力千里奔襲,不足半日便破大周六十萬之眾,令敵人聞風喪膽。在敵人的眼裡,他就是個惡魔,可是與他相處過的人卻發現,他的身上有一種由內而外的儒雅,不疾不徐的驚心動魄。
史官贊他剛猛之中不失智謀、用兵如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身上堆砌了無數的溢美之詞,足以讓陶氏後人因為他而驕傲。
即便在他六十歲之後,他便卸甲歸田,可是多年為將,多年征戰,依舊他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舉手投足間,盡顯王者之風。
陶良無限崇拜地望著他的祖父,直到對面的人輕咳道:“找我有事?”
陶良恍然回神,恭順回道:“祖父,祖母讓您早些回去。”
陶墨言點點頭道:“回吧。”聲如洪鐘,揚聲道:“然兒、瑾兒,回家!”
陶然和趙懷瑾歡快地應了一聲,陶然打頭沖了過來,興奮道:“太,祖父,您今天又釣到幾條魚啦?”
陶墨言笑眯眯道:“八條。”
“太,祖父真厲害!”陶然不由自主地舔著唇道:“桃花流水鱖魚肥,當下的鱖魚是最好吃的!”
陶墨言拍拍他的腦袋道:“這些可是給你太,祖母的,你要想吃,趕明兒太,祖父教你釣魚,可好?”
“好!”陶然脆生生答著,一抬頭,只見陶良狠狠瞪了他一眼,他心一虛,忙換了話頭道:”太,祖父,這山谷里的風太大啦。下回還是讓然兒替您釣魚吧,然兒原本就會噠。”
“你釣的魚和我釣的魚哪兒能一樣。”陶墨言樂呵呵笑著。
“(外)太,祖父釣的魚格外鮮!”陶然和趙懷瑾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尾音微微揚起,拉長了,迴蕩在山谷里。
陶墨言眯上眼不說話,嘴角微微揚起。
馬車行至陶府,陶墨言剛下馬車,便見一個人拄著拐杖站在一旁,陶墨言心裡咯噔一跳,佯裝鎮定地笑道:“我回來啦,今兒收穫頗豐,八條魚,每一條都得有兩斤多。”
兩旁的丫鬟接過魚簍,宋研竹皮笑肉不笑地道了句“辛苦”,陶墨言的心肝兒一顫,乖乖隨宋研竹回了屋,關了門,宋研竹臉上仍舊掛著淺淺的笑。
陶墨言曉得她是真生氣了,小心討好道:“今兒天好我才去的,時間也不長,就兩個時辰……”
宋研竹眼一抬,他忙告饒道:“我錯了,往後我再不敢去了!”
“你還曉得錯了?”宋研竹眼一紅道,“那山谷路途遙遠,路上顛簸不平,你若是受了傷怎麼辦!我都說了幾回了,不能去,不能去……”
“好好好!”陶墨言急急道:“你身子不好,大夫說了,你輕易不能動怒。我答應你,往後不去了還不行麼……我就是想著這時節鱖魚最是肥美,清蒸、紅燒、熬湯,做出來最是好吃,你不是愛吃麼?”
“你……”她就說了一句鱖魚好吃,陶墨言便想著法子連著給她釣了一個月的魚,這傻子,越老越傻!
宋研竹瞪了一眼,道:“往後我都不吃了,不許釣!”
“好好好!”陶墨言連聲應著,“吃完今日這頓咱們都不吃了……今兒怎麼吃好?清蒸麼?”
“已經吩咐了廚房,卸了肉做魚丸子,汆湯,你最喜歡的。”宋研竹道。
陶墨言歡喜起來:“那敢情好,然兒和瑾兒也愛吃。”
“你又帶著他們倆出門了?”說道這兩個孩子,宋研竹臉上浮上笑容。
陶墨言點頭道:“是呢。”隨手倒了杯熱水遞到宋研竹手裡,觸手是微微的涼意,他不由蹙眉道:“下回別在門口等我,風大,你身子又弱……瞧這手心涼的。”
兩人都是過了古來稀的年紀,老來的毛病越來越多,陶墨言畢竟是武將,到了年歲也比旁人矯健,宋研竹比不得他。
宋研竹接過熱水抿了口道:“不礙事。”話題依舊轉回兩個孩子,“這些孩子裡你最疼然兒,是因為他的性子像趙六哥麼?”
“是呢。”陶墨言笑道,“我瞧他的樣子,就想起趙戎來,然兒的性子又像你,這兩孩子若是能成也好。總算不辜負了趙……”
他的話音戛然而止……,宋研竹曉得他要說什麼,搖頭道:“六哥當年出使西域,一去就不再回來,後來那孩子回來,說是六哥後人,咱們使了多少法子,才讓他認陶淑為母親,入了趙家的宗譜……可憐他英年早逝,只得懷瑾一個女兒,便又匆匆去了。我至今想起來便覺得對不起六哥。我何嘗不想兩家結親。只是……兒孫自有兒孫福,因緣更是天註定。這兩孩子目前看來倒好,將來卻說不準,強扭的瓜不甜,不如順其自然……說起來,良兒的性子倒是像你,外冷內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