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孟皇后雖然回了鳳營,但很快又收拾了衣物和被褥等,去了福安公主的帳子,還讓人又去取了些烤肉回來,自在地喝著果子汁。她只是手傷著了,可不影響胃口。

  不多時,祁曄見去審問孟里的內侍回來,走近景隆帝低聲稟告,並遞過去幾張紙,便猜著應是審問出來了。

  原來,那孟里的確犯了貪贓枉法之事,他不僅給前任市舶使下毒毒害他身體弱症辭職,後居上位後,又利用市舶使的職務之便,巧立名目,向過往船隻收取倉儲費和碼頭維修費等,自己從中抽取貪入一大半。

  後此事被手下的人察覺,意欲往京城告發,他卻先人一步將人囚禁,對外則聲稱此人去外地公幹。

  這孟里是個寵妾滅妻的玩意兒,寵妾掌管後宅事務,那毒人的法子和貪墨錢財還是這位寵妾出的主意。後來見事情要敗露,這寵妾就又給他出主意。

  借著聖上千秋可入京進獻草莓的時機,從江南買來□□好未曾破身的清倌兒,當然這清倌兒也是精挑細選,而非一般瘦而伶仃的那款,而是看起來模樣清冷如大家閨秀,身段卻又透著熟味兒的,這便是本就被牙婆取名的輕語了。

  輕語冠了個孟姓,冒充孟里因五行卻土養在鄉下的幼女,以此來色、誘聖上,進而入後宮為妃嬪,充當孟里的保護傘。

  只是,孟里沒想到,本來事情按計劃進行的很好,卻在最後關頭,輕語竟劃傷了皇后,還撞柱自盡,到最後孟里都想不明白,怎麼輕語會這般行事?

  “五行缺土?!”

  陶灼自然是從祁曄那裡知曉這些具體事由,便忍不住吐槽,“這孟里的寵妾腦洞開的真大啊,鄉下是土挺多,可把人放鄉下吃土補土嗎?”

  第224章

  祁曄道:“她這只是個由頭,我也聽說過,有些帶說道的,或者去批命,覺著養在家裡對孩子不好,會送出去,不過,也多是個由頭,比如繼室進門,道前頭孩子與之相衝,有糊塗心狠的父親會把髮妻孩子送到莊子上養。”

  他從刑部和大理寺案卷里,可是發現了不少官宦家案件,什麼樣的事情都有,舉了幾家例子出來,叫陶灼聽得津津有味,“不過,這孟輕語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總覺著她這些舉動不對勁。還有,孟里的寵妾居然想得出,弄個清倌兒假冒閨秀去接近聖上,這是不怕事情敗露,孟里被聖上處置?”

  看得出來,景隆帝這人雖妃嬪多,卻也不是個好美色,身邊什麼樣的美人沒有,可弄個清倌兒做妃嬪,就他那大男子主義尊貴想法,怕是覺著是侮辱吧?

  “皇兄已經讓人去蘇州查孟家了,想來幾日後會有所發現,”就算孟里招了,還把事情都推到了寵妾頭上,說是她的主意,可卻是他害人貪墨,景隆帝自然嚴懲不貸。

  想到今日這到圍場第一日,就發生了這麼些事,陶灼真怕接下來兩日不安穩。

  方才烤肉飯食吃多了,她有些被撐到,就算喝了一盅消食茶,還是不敢立刻回營帳,這會兒兩人便選了僻靜的地方走路消食。

  不過,走不多遠,便驚起樹後一對兒,再轉個道走走,又看到有兩人靠的極近在一起。

  “曄哥,算了,回去吧,”陶灼覺著,不知是不是出來狩獵,就跟騎馬狩獵帶著些野性似的,“這春日出來狩獵還真是讓他們放飛了自我啊!”

  雖然,她跟祁曄私下裡舉動越距,可只是時下看來,放在後世卻不值得一提,但這些姑娘公子們可是受正統教育思想長大,這會兒都越距如此多。春日狩獵,不僅馬背上大家都颯爽英姿,這是連帶著身體裡的原始本能都放出來了。

  “走吧,咱快回去,免得看到不該看到的長針眼,”她做樣捂了下眼睛。

  不過,之後三日狩獵,聽說除了有兩家回去便要商議親事,其餘便沒發生什麼事了。至於帝後之間,依舊與來時一般,皇后對景隆帝很是冷淡,第一日宿在了福安公主帳篷後,便沒再回去,把鳳營直接讓給了景隆帝,還用著唯恐打擾聖上辦公的理由,讓景隆帝十分無奈。

  很快到了啟程回京日,陶灼一早就準備好行禮,後日就是她四姐陶如珍的及笄禮,她唯恐路上耽擱,幸好一路平安抵達京城,帶回了一車的獵物,算是給及笄宴添菜。

  只是,讓陶灼沒料到,這次陶如珍的及笄,竟還為伯府帶來了一樁親事。

  因很快到聖上千秋,陶如珍夫家崔家本家人也來了京城,崔家人被邀請參加及笄禮,崔家本家二夫人一眼就相中了陶博遠,正巧她膝下有個年方十五歲,剛及笄的姑娘尚未定親,打聽了一番陶博遠後,很是意動,便托陶如珍的未來婆婆牽線。

  崔家這位姑娘行八,閨名映字,模樣俏美才情出挑,只接觸了幾次,陶博遠和崔映便很談得來,如此兩人親事不過半月就定了下來。

  陶灼對嫂子並無要求,只要人明事理品行不錯就好,畢竟這是哥哥們未來伴侶,她能處得來便處,處不來便少來往,不過,讓她驚喜的是,不管是大嫂宋瑜華還是未來二嫂崔映,與她都相處不錯,尤其與大嫂處的跟姐妹一般。

  未來二嫂雖然本家不在京城居住,但是個文雅人兒,說話與二哥一般慢條斯理很端雅,她跟陶如珍也很聊得來。許是少見如未來小姑子般這麼活潑的姑娘,崔映後來隨家人離京回清河時,十分不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