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祁曄道:“今日無事,不若午食便去食珍樓吃?”

  左右如今宮裡氣氛不好,若不是為了陶灼,他也不想入宮,免得被皇兄看到。

  不過,他入宮,卻沒多久就帶著福安公主與毓華縣主出宮的消息,還是讓景隆帝知道了,見胞弟居然都沒來見自己,景隆帝更氣了。

  一個個都嫌自己給他們指派的婚事不好,不如意,太子延遲定親,每天都用忙政務推脫,這倒也算是干正事,可晉王呢?

  臭小子不僅宣政殿不踏入,還拿那種混帳話噎自己,什麼叫若自己那麼覺著幾人好,自己納了便是,他一個堂堂帝王跟自己兒子胞弟搶女人不成?

  氣人,簡直把他氣炸了!

  就連孟皇后這幾日對自己也是神色淡淡,雖然該有的禮節都有,可就是不冷不熱模樣,笑容都少見。

  景隆帝越想越覺著,自己憋屈。

  他還不是為了他們著想,男女到年紀娶親本就正常,民間尚且如此,況且皇家,指派幾個女子怎麼了?他可是他們的父皇皇兄,還是當朝天子!

  心情不順,景隆帝接連發落了好幾個內侍,一個犯了賄賂的倒霉蛋本是牢獄刑,被他批了個流放。

  一時間,宣政殿伺候的人人皆危,大總管張忠便儘量親力親為伺候著,免得下面小內侍挨上責罰。

  張忠心裡也著急。

  晉王說出那種……話後,人就不來宣政殿了,太子倒是來,可每次都是公事公辦,跟原先一樣父子說話聊天,完全沒有了。

  可張忠做下人的,也不好去為太子說話,或者勸景隆帝別強硬幹預太子娶親一事,太子殿下政務上足夠優秀妥當,不就足了?他只能安分地服侍著。

  景隆帝對太子和晉王不滿,很快被後宮知曉。

  今日陶灼被接入宮,四公主本想過去,被季淑妃拘住了,“皇后娘娘這幾日心煩,靈兒便過去鬧騰了,福安公主接毓華縣主許是說說心事,人多了倒不好。”

  四公主當時可是跟著福安公主一起聽了太子屬意謝凌秋,後頭景隆帝居然那麼做,也覺著她父皇太專橫了,回去悄悄跟季淑妃說了,這會兒就道:“好,那我不去了。母妃,你說父皇會真強迫太子哥哥娶親嗎?”

  季淑妃道:“這我可不敢說,誰知道呢。”

  她倒是覺著,這事若是晉王,許景隆帝就退讓了,可太子,尤其是太子妃人選,恐怕沒那麼容易。

  “其實,我也覺著謝姑娘做太子妃更好,”四公主自己就是個沒心眼的人,下意識地親近那些爽利性格的人,“若是未來太子妃嫂嫂是個好相處的才好,要是心眼子許多那種,我可不敢跟她走近了。”

  季淑妃看看傻閨女,這可比隔壁比她小一歲的六公主還天真,只是自己閨女從小就這性情,長年紀不長心計,便是教導也無用,只能道:“你只要安心做自己,謹言慎行,不必刻意去討好未來太子妃,但若是相處不來,便依著禮節,私下少去結交。”

  季淑妃趁機又教導女兒,大宮女走進來回稟,“稟娘娘,婢子聽聞,婉昭儀讓二皇子往宣政殿去了。”

  因景隆帝覺著四妃之一的德妃太接近皇后,且德一字當須女子品德上乘方才得封,便一直空懸不封,貴妃更不必提,前有高貴妃便是刻骨之恨。

  因此,孕有二皇子的婉昭儀,因家世也低微,雖在太子之後誕下二皇子,一直居九嬪之首,未得妃位,反倒是後面三四皇子母妃季淑妃以及育有四皇子的蘇賢妃居上。

  而婉昭儀也一直是個溫婉低調的人,季淑妃與她關係倒也尚可,或者說,季淑妃此人與宮中諸嬪妃關係都不錯。

  此時聞聽,不由挑眉,“二皇子去做什麼?”

  誰不知道,這會兒聖上正惱怒太子,二皇子卻主動去宣政殿?

  “是婉昭儀做了羹湯,讓二皇子送去。”

  這宮女打探的極其清楚,才來與季淑妃稟告,都是宮中老人,腸子自然彎彎繞繞,“二皇子前些日子才得了差事,本是在禮部辦差,今日上午沒去。”

  似乎就專門等著給聖上送湯一般,“只是,看二皇子神色似乎不大情願。”

  察言觀色,細緻入微,是宮中宮人保命升遷的本事。

  季淑妃只略微一琢磨,就笑了,帶著淡淡嘲諷,“本宮本以為婉昭儀,人如其封號,是個溫婉低調的人兒,可這人卻是真不含蓄。這個時候,她讓二皇子去給聖上送湯?”

  難道是打量著,聖上對太子動怒,二皇子便出頭了?

  不過,聽起來,二皇子倒是還有些分寸,只是婉昭儀……還這是讓她大感意外。

  “去告訴三皇子,讓他最近無事不要去他父皇跟前,按部就班。”季淑妃吩咐人給三皇子傳話,她可不想讓三皇子做出什麼讓人誤會的事。

  四公主聽得雲裡霧裡,“送湯怎麼了?這幾日,不是一直有妃嬪往父皇那送點心湯水的嗎?二皇兄是替婉昭儀送的吧。”

  季淑妃被四公主這話弄得神色無奈,揮手讓宮女下去後,對著閨女又是一番提耳灌輸。

  二皇子往宣政殿替婉昭儀送湯的事,有心的嬪妃自然打聽到了,各起心思。

  棲鳳殿,蘇賢妃正與孟皇后坐著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