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五辭皺了皺眉,不解地問道:“你爹只從前在蜀州短暫任過職,算哪門子的故地啊。”

  溫嫻沒好氣地睨他一眼:“阿娘的故鄉,你說算不算。”

  第五辭一噎,沒敢回話,長輩之間的風月往事,他不過是個小婿,哪裡插得上嘴。

  “你那繼母也願意?沒撒潑打滾鬧著要上吊吧?”

  溫嫻一副不太想回憶的樣子,只道:“說是要回娘家,可又捨不得多年的經營,拌過嘴,也吵過架,但還是規規矩矩收拾起了行李,想來應是願意的吧。”

  第五辭嗤笑,對這些頗具心機的小把戲早已見怪不怪,懶得搭理,抱起含著飴糖快樂地咿咿呀呀的女兒回了家。

  等到五日後,溫紹元拖家帶口趕著馬車來與兩人匯合時,第五辭驚訝地發現為首之人竟格外的熟悉。

  待走近仔細一瞧,他眼睛募地睜大,翻身下馬,大笑著迎上去。

  “繼之,竟真的是你。”

  梁繼之肩膀被他一掌拍下,有些羞赧地笑笑:“兄長。”他側身往旁邊跨出一步,“你看我把誰帶來了。”

  “不就是岳丈一家,難道你還準備了驚喜不成……”

  沒等他說完,最靠前的那輛馬車車簾忽然被人從里撥開,不多時出來一男一女互相依偎的佝僂身影,中年模樣,布衣打扮,雖是貧寒,但氣度不減。

  三人遙遙相望,最終還是由梁繼之率先打破了沉默:

  “薛將軍被派前往嶺南平亂,剛一抵達,便著人將姨夫姨母秘密帶了出來,後快馬送回京城,由家父照看,只等今日來與兄長團圓。”

  第五辭胸口微脹,當即遞去一個感激的眼神,抿唇道:“有勞了。”

  梁繼之正色:“這是我應該做的。”他乾脆讓出身子,將自己移除此等久別重逢的場面,“你們難得相見,當有話聊,我就先不打擾了。”

  話音剛落,那頭傳來一道蒼涼的低喚,聲音微啞,氣息疲憊。

  “小辭。”

  第五辭聞言倏地瞪大雙眼,眉峰緊擰,腦子一片空白。

  他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走上前的,唯有拳頭反覆捏緊又鬆開的肌肉記憶,讓他起碼能夠保持短暫的清醒,等到心情平復,他聽到自己哽咽的聲音。

  “老頭子,才兩年不見,你就已經這麼老了。”

  武安侯瞧著是比從前憔悴了許多,可年紀擺在這兒,也並不多顯老態,聽見第五辭此番損話,他氣得吹鬍子瞪眼:“死小子,嘴裡永遠吐不出好話。”

  第五辭摸了摸鼻樑,難得沒有回嘴,老實叫了聲:“爹。”

  父子倆的再次相見,久違的平靜與隨和,過去種種,無需多言,單就一個眼神,便能夠心領神會。

  武安侯望向第五辭的神色存了些不可明察的誇讚,忍不住拍拍他的胳膊,欣慰道:“離家數載,倒是成長了許多。”

  第五辭報之一笑,暫未回答,而是將目光投向他的身側,輕輕喚道:“娘。”

  等不及侯夫人開口,他匆匆報喜:“您早有外孫女了……”

  一家三口重新團聚,少不得要說笑寒暄一陣,梁繼之不便杵在跟前,藉口有事轉身朝著後方走去,在路過一輛不太起眼的青灰色馬車時,聽得裡頭有人喚他。

  “梁公子,且慢。”

  接著車簾撩開,露出一張嬌俏芙蓉面,小姑娘歪頭倚在車窗邊,正目不轉睛地望過來。

  梁繼之略一頷首:“二小姐找我?”表面淡然如常,內心卻早已亂了。

  溫妍低低“嗯”了一聲,緩緩步下馬車,待走近少年身邊,伸手將捧著的書冊遞給他:“公子對我多有照拂,又不時出力幫襯著家父,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此乃一點薄禮,還望公子莫要嫌棄。”

  自舊時光整理,歡迎加入我們,歷史小說上萬部免費看。來贈禮便講究個投其所好,可她卻拿不準梁繼之的喜好,只按照京中一貫文人的作風,送了點書畫字帖,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了了心意罷了。

  等待回復的時候,溫妍緊張得手心都在冒汗,不敢抬頭,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窘迫。

  梁繼之含笑接過:“二姑娘有心了。”他鄭重收至懷中,默了一瞬,再度笑著開口,“只是此番南下路途遙遠,你要多加保重。”

  溫妍點頭:“公子亦然。”

  餘下的話只能埋藏心底,兩人簡短告個別,你往後走,我回馬車,各朝前路,再無瓜葛。

  第五辭把二老安頓好,又馬不停蹄趕過去送梁繼之回城,等把一切處理妥帖,再調頭折返時,溫嫻已經抱著孩兒與雙親混得尤為親熱。

  老人家總是毫不避諱自己對於小輩的疼愛,且多次拿第五辭幼時幹過的糗事來逗孩子開心,明知還未足歲的花生根本聽不懂大人之間的調侃,但只要看著第五辭窘迫,他們便都個個喜逐顏開。

  此舉惹來當事人不滿,第五辭在數次打斷無果後,乾脆策馬馳遠,躲個清靜。

  一路走走又停停,翻過蜀道重重關隘,第五辭和溫嫻拖帶著兩家的人口,在年尾時分,終於順利抵達了劍南。

  本按原計劃,兩家人合該一起在外置辦個宅子,但竇氏家大業大,不缺房屋宅舍,主動撥了兩間府邸出去,又另派數位丫鬟僕役上門伺候,可謂是竭盡地主之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