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南門受降的第七天,燕長庭下令祭奠陣亡兵士,犒賞三軍。

  當天京都八門大開,火頭營及徵召前來的廚工從昨天一大早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宰豬殺羊,捉雞趕鴨,難得還有破例允許上酒水,自城內而起,一直到新填滿的京郊大營,從轅門一路鋪陳到郊野,將領士官圍席而坐,普通兵卒直接把下擺一掀坐在地上,盤碗不夠,大家也不介意,一大盆一大盆的菜肉直接端上來,大家抄起自己的筷子就上。

  歡聲笑語,飯飽菜足,大家一起慶賀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皋京的坊市之內,氣氛也不錯,城裡的戒嚴已經放開了,盟軍紀律嚴明,並沒有擾民之舉,皋京百姓早有耳聞,因此本也不太驚懼,很快就適應下來了。

  秋日艷陽高照,大家放鬆在坊內來回走動,該幹什麼幹什麼,過渡得很好。

  不少自覺廚藝還過得去的婦人,還自薦給大軍做飯,好掙上兩天工錢和幾碗大肉。

  鞭炮聲啪啪不絕於耳,街道兩旁的商鋪民居已經自發懸掛起了五彩的燈籠。

  如今八月過半,又一年的團圓佳節到來了。

  恰逢了中秋節。

  說來,往年沈箐他們都沒怎麼刻意過這中秋節的。

  沈箐本人心裡對這些傳統節日其實不怎麼看重的,她真正喜愛的其實跟著節日一起的什麼廟會啊燈市街市之類的能玩能耍的地方,這些沒得玩,她有時候連節日都想不起來。

  她不看重,燕長庭就更沒這個概念了,他從小沒親沒眷孤身一人,如果不是沈箐,他對這些所謂節日不會留神半點。

  至於魏太妃,被囚禁多年,出來後一心復仇,魏渠他們也是。

  相較而言,沈箐居然還算裡頭比較正常的。

  反正,大家都不怎麼看重就是了。

  不過從前歸從前,今年可就不一樣了。

  今天的中秋節,除了犒賞三軍之外,對於魏太妃和燕長庭而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

  鄧洪升翻了萬年曆,給挑了最近的一個好日子,就是今天,今天燕長庭將正式拜宏文太子夫婦及楚王夫婦作義父義母,從此他兼祧兩房,正式改姓魏,為魏氏子孫。

  華燈初上,紅紅的燭火映著外頭七彩的燈籠。

  披紅掛彩的大廳內,賓客滿堂團團坐在席面上,燕長庭一身簇新的團蝠藏藍箭袖長袍,站在廳門外。

  他停了片刻,緩步進來。

  長眉入鬢,面如冠玉,驚艷的青年,挺拔的身姿,步履穩健行走如風。

  不知不覺,歷經風雨浴血洗禮的燕長庭,氣勢和威儀已經讓人難以企及。

  掌聲響起來,一剎叫好聲不絕,晏修目泛淚花,陳嬰陽魏渠等人一反平日自持,激動站起來鼓掌。

  燕長庭入至首位之前,他面前是蒲團,蒲團再往上,是一大三略小的有些年月的牌位。

  描金紅漆,被擦拭一新。

  燕長庭撩袍跪下,端端正正三跪九叩,“義父,義母!”

  他又側身,給端坐在一邊,也一身簇新的暗紅衣裳的魏太妃叩了三個響頭。

  他抬首:“祖母。”

  魏太妃以手掩唇,淚灑當場,她隔著模糊的淚眼,看著這個挺拔的青年。

  驀然想起,在那個黯淡病弱的日子裡,‘祖母,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他確實沒有讓她失望啊!

  沒想到,她這把年紀,在這個兒孫死絕的寂寥晚年,居然還能得這麼一個好孫子。

  從今往後,是她真正的孫子了。

  魏太妃竭力控制住哽咽,把一個有些歲月痕跡的金鑲玉吊墜放到他手裡,做完這一切,“好,好孩子,快起來!”

  “快快起來!”

  祖孫兩人站起身,全場報以最熱烈的喝彩和祝賀聲,魏太妃皺紋舒展,笑道:“今日恰逢大喜,諸位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醉不歸!”

  “好,好!”

  “那是自然!!”

  燕長庭,不,現在該叫魏長庭了,他扶著魏太妃入席,大紅的彩綢和彩燈映著在他白玉一般的臉上,他望了笑盈盈看著他的沈箐一眼,臉皮有些泛紅,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高興,他罕見露出這麼欣悅的笑意。

  正席在中庭,魏太妃帶著魏長庭滿上一樽酒,敬在座所有的臣將兼來賓。

  她仰首,飲盡這一杯。

  魏太妃舉頭望一輪明黃的圓月,中秋月,團圓月,吃過了這席團圓宴,她思念她仍在遠方的親人。

  “該把他們接出來了。”

  一眨眼,二十餘載過去了,她曾苦苦期盼,深藏在地下的魏氏諸人,終於等到了重見天日的一天了!

  她已經迫不及待了。

  ……

  團圓宴之後,請出魏氏諸人的牌位的事就正式提上日程了。

  這是魏太妃傷病交加之中都唯一心心念念的心愿,魏長庭十分重視,早早就安排起來了。

  正月二十是吉日,他們提前兩天就出發,一路往東,直奔當初魏太妃甫出牢籠時暫停留過的那個小莊子。

  當初他們一行人低調至極,連採買香燭冥鏹都不敢盡數在小縣城採買,生怕一不小心露了行藏。

  如今,燕長庭率三軍開路,聲勢赫赫,鋒芒攝人。

  整齊劃一的玄黑甲冑,馬蹄聲沓沓,旌旗招展,軍容整肅,鋒銳的矛尖在陽光下折射出刺目的光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