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是什麼?”四舅公挺感興趣。
“不是什麼。”將生轉身上樓,家門打開就聽到潘文秋大呼小叫,罵那家人怎麼動手,還要四舅公帶著將生去醫院驗傷。
將生已經沒了衝出家門的一腔熱血,她冷冷坐在客廳,聽著潘文秋和四舅公商量請律師的事。四舅公這個人,要說能量是有點的,但有點愛裝腔調,親戚要是有點什麼事,他向來最熱情替人出謀劃策和找出頭,回頭又嚴肅並敞亮地要錢。鈔票總會花得比預想得多,但人家還得服服帖帖地掏了。
潘文秋就總夸四舅公仗義,因為“他不要多的錢”,再說,人家不圖你那點錢,他就是看在親戚朋友的面子上幫忙。
在將生看來,四舅公還圖被人包圍著仰視的感覺:遇事不決找他拍板,尤其女人多的家庭,有點麻煩時看到四舅公如遇神靈。人人睜著眼傾聽他,點頭、讚賞並感恩,四舅公就是潘文秋娘家的頂樑柱。但將生覺得四舅公的地位大半是天生的——小時候吃團圓飯,四舅公竟然和外公外婆同坐主位,被捧大的男人,向來習慣了潘文秋現在的姿態。
四舅公講,律師我幫你們去紅所請,可曉得什麼是紅所?將生不曉得,但知道肯定貴。四舅公又說什麼交警隊刑警隊拘留所疏通關係,一套套的,把潘文秋先嚇後撫,最後抓著他胳膊說,“幸虧我們家有你,不管花多少錢,一定要保將生別沾上官司。”
他們兩人發現將生有些心不在焉,四舅公下巴抬起,雙眼一眯,“將生,想什麼呢?”
“我不會有事的。”將生收回飄到窗外的眼神,“最多就是麻煩點,和童立明家裡人耗一段時間。”就算被送進去關一段時間,將生用自己臨時抱佛腳來的司法見識來推測,“不會超過半年,情況要是好點的話,還是緩刑。”
將生說謝謝四舅公,這事情我自己能處理,律師我在派出所時就托同學聯繫了。
四舅公尷尬地看了眼潘文秋,坐了會便告辭,說魚塘還得趁著冬天清淤,他拖拉幾天還沒辦。顯然,將生的反應讓四舅公不悅,也讓潘文秋失了面子。她挽留不下四舅公,只好客客氣氣送他下樓。
回家潘文秋就摔門,“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有能力?除了四舅公,你指望誰幫你?”
對於四舅公暗覬賀薔的態度,將生以前都能忍則忍,最多吐槽兩句。反而在她拒絕賀薔後,對於四舅公的不滿立即冒出。她問潘文秋,“四舅公說找律師要多少錢?”
“你管多少?”潘文秋知道將生沒什麼錢。
“媽,不要把我當小孩,我三十歲了。你覺得能依仗娘家人,可哪一樣不是要花錢?你離婚時要娘家幫忙,離完了給他們每家都送了不少禮物,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小孩升學答謝的更是大數字。我曉得你這麼做是怕我們娘兒倆勢單力薄沒有底氣,但是咱們本來就不富裕,咬牙用鈔票換來的底氣也不一定得到尊重。畢竟,咱們還欠著親戚的錢和利息。”將生說我還有火,四舅公一個結婚的人,成天在外胡搞胡撩,盯著賀薔老久了。
“他愛盯誰就盯誰,賀薔又沒蓋你的戳。”潘文秋無力地揉額頭,兩鬢的白色明顯起來,她這兩天睡不好吃不下,為將生的事只能請四舅公幫忙,但這孩子腦筋搭錯,竟然又因為賀薔不給人家台階下。
“究竟多少錢?”將生問。
“他說二十萬以內。”潘文秋覺得很疲憊,有時也不知道她這輩子活著圖什麼?生活就像一條布滿起伏不定遍布爛泥的路,踩一腳,要花大力氣拔出靴子,再踩進去……本來以為將生是最讓她省心的人,但這孩子還是只考慮賀薔,賀薔……潘文秋真不知道賀薔給她下了哪門子蠱。
“這也太多了。”將生說絕對花不了這麼多,和潘文秋就四舅公的事兒繼續扯拉兩句時,將生的電話響了。
母女倆的表情在那一刻有些悲壯,將生穩住神接聽,潘文秋恨不得把耳朵貼過來,將生只是“嗯嗯,好好”,不到三分鐘就掛了電話,她如釋重負,“渣土車有盲區攝像頭,能證明童立明是自己沒看路撲我撲出去的。”
將生眼裡溢滿淚,“我就說,我沒事的,我肯定不用進去。媽,我沒事的!”
潘文秋抱著女兒幾乎跳起來,一邊笑一邊哭,最後還對著菩薩表示感謝——靴子從泥巴里□□了,可以下腳踩下一步。
而將生的開心在那一刻把大腦覆蓋,她就是高興,擦了眼淚卻發現無盡的心事捲土重來:賀薔終究要躲開那老兩口回四川吧?童立明終究要交代了吧?終究她對這條命要負責的。
在硝煙滾滾的生活戰場,和她坐在廢墟里的只有媽媽潘文秋。
還有四舅公也算得罪了,給將生的供貨必然不如以前實惠便利。加上她被人一鬧名聲四揚,搞不清楚情況的人可能老遠就指著殺魚的自己,“那個女的身上沾了條人命。”
將生又被潘文秋圈在懷裡,她從未感到自己對媽媽這麼重要過,潘文秋的手卡在女兒肩膀,喃喃著,“我就知道你福大命大,我就知道。”
將頭安放在媽媽懷裡,將生覺得十七歲那年錐心的痛在消散。不是潘文秋不愛自己,也不是她責備自己,而是媽媽無法面對那個事實:為了自己,她眼睜睜送走了將養,她做出了一個滿手扎得是血的抉擇。
“不是什麼。”將生轉身上樓,家門打開就聽到潘文秋大呼小叫,罵那家人怎麼動手,還要四舅公帶著將生去醫院驗傷。
將生已經沒了衝出家門的一腔熱血,她冷冷坐在客廳,聽著潘文秋和四舅公商量請律師的事。四舅公這個人,要說能量是有點的,但有點愛裝腔調,親戚要是有點什麼事,他向來最熱情替人出謀劃策和找出頭,回頭又嚴肅並敞亮地要錢。鈔票總會花得比預想得多,但人家還得服服帖帖地掏了。
潘文秋就總夸四舅公仗義,因為“他不要多的錢”,再說,人家不圖你那點錢,他就是看在親戚朋友的面子上幫忙。
在將生看來,四舅公還圖被人包圍著仰視的感覺:遇事不決找他拍板,尤其女人多的家庭,有點麻煩時看到四舅公如遇神靈。人人睜著眼傾聽他,點頭、讚賞並感恩,四舅公就是潘文秋娘家的頂樑柱。但將生覺得四舅公的地位大半是天生的——小時候吃團圓飯,四舅公竟然和外公外婆同坐主位,被捧大的男人,向來習慣了潘文秋現在的姿態。
四舅公講,律師我幫你們去紅所請,可曉得什麼是紅所?將生不曉得,但知道肯定貴。四舅公又說什麼交警隊刑警隊拘留所疏通關係,一套套的,把潘文秋先嚇後撫,最後抓著他胳膊說,“幸虧我們家有你,不管花多少錢,一定要保將生別沾上官司。”
他們兩人發現將生有些心不在焉,四舅公下巴抬起,雙眼一眯,“將生,想什麼呢?”
“我不會有事的。”將生收回飄到窗外的眼神,“最多就是麻煩點,和童立明家裡人耗一段時間。”就算被送進去關一段時間,將生用自己臨時抱佛腳來的司法見識來推測,“不會超過半年,情況要是好點的話,還是緩刑。”
將生說謝謝四舅公,這事情我自己能處理,律師我在派出所時就托同學聯繫了。
四舅公尷尬地看了眼潘文秋,坐了會便告辭,說魚塘還得趁著冬天清淤,他拖拉幾天還沒辦。顯然,將生的反應讓四舅公不悅,也讓潘文秋失了面子。她挽留不下四舅公,只好客客氣氣送他下樓。
回家潘文秋就摔門,“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有能力?除了四舅公,你指望誰幫你?”
對於四舅公暗覬賀薔的態度,將生以前都能忍則忍,最多吐槽兩句。反而在她拒絕賀薔後,對於四舅公的不滿立即冒出。她問潘文秋,“四舅公說找律師要多少錢?”
“你管多少?”潘文秋知道將生沒什麼錢。
“媽,不要把我當小孩,我三十歲了。你覺得能依仗娘家人,可哪一樣不是要花錢?你離婚時要娘家幫忙,離完了給他們每家都送了不少禮物,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小孩升學答謝的更是大數字。我曉得你這麼做是怕我們娘兒倆勢單力薄沒有底氣,但是咱們本來就不富裕,咬牙用鈔票換來的底氣也不一定得到尊重。畢竟,咱們還欠著親戚的錢和利息。”將生說我還有火,四舅公一個結婚的人,成天在外胡搞胡撩,盯著賀薔老久了。
“他愛盯誰就盯誰,賀薔又沒蓋你的戳。”潘文秋無力地揉額頭,兩鬢的白色明顯起來,她這兩天睡不好吃不下,為將生的事只能請四舅公幫忙,但這孩子腦筋搭錯,竟然又因為賀薔不給人家台階下。
“究竟多少錢?”將生問。
“他說二十萬以內。”潘文秋覺得很疲憊,有時也不知道她這輩子活著圖什麼?生活就像一條布滿起伏不定遍布爛泥的路,踩一腳,要花大力氣拔出靴子,再踩進去……本來以為將生是最讓她省心的人,但這孩子還是只考慮賀薔,賀薔……潘文秋真不知道賀薔給她下了哪門子蠱。
“這也太多了。”將生說絕對花不了這麼多,和潘文秋就四舅公的事兒繼續扯拉兩句時,將生的電話響了。
母女倆的表情在那一刻有些悲壯,將生穩住神接聽,潘文秋恨不得把耳朵貼過來,將生只是“嗯嗯,好好”,不到三分鐘就掛了電話,她如釋重負,“渣土車有盲區攝像頭,能證明童立明是自己沒看路撲我撲出去的。”
將生眼裡溢滿淚,“我就說,我沒事的,我肯定不用進去。媽,我沒事的!”
潘文秋抱著女兒幾乎跳起來,一邊笑一邊哭,最後還對著菩薩表示感謝——靴子從泥巴里□□了,可以下腳踩下一步。
而將生的開心在那一刻把大腦覆蓋,她就是高興,擦了眼淚卻發現無盡的心事捲土重來:賀薔終究要躲開那老兩口回四川吧?童立明終究要交代了吧?終究她對這條命要負責的。
在硝煙滾滾的生活戰場,和她坐在廢墟里的只有媽媽潘文秋。
還有四舅公也算得罪了,給將生的供貨必然不如以前實惠便利。加上她被人一鬧名聲四揚,搞不清楚情況的人可能老遠就指著殺魚的自己,“那個女的身上沾了條人命。”
將生又被潘文秋圈在懷裡,她從未感到自己對媽媽這麼重要過,潘文秋的手卡在女兒肩膀,喃喃著,“我就知道你福大命大,我就知道。”
將頭安放在媽媽懷裡,將生覺得十七歲那年錐心的痛在消散。不是潘文秋不愛自己,也不是她責備自己,而是媽媽無法面對那個事實:為了自己,她眼睜睜送走了將養,她做出了一個滿手扎得是血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