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有那麼一剎那,她真的很想晃晃鄭玉衡腦子裡的粉紅泡泡水,說要不還是悔婚吧。
……
鄭玉衡不負所望,董靈鷲在行宮住了這麼久,終於也起駕回宮了。
有太后娘娘的懿駕,他也無需快馬加鞭地趕回去,而是蹭到了董靈鷲的車駕,每日陪她用膳吃藥,歸攏總結那些手稿故事,有時還跟她一起討論起情節人物,說某個角色的是非恩怨。
回宮後,孟誠先是拜會了母后,將近些時日以來的大小政務提及過一遍,而後再將放出去就如脫韁野馬的鄭玉衡拎到眼前,神情莫測地質問他之前哭訴之言,是不是演出來騙朕的。
孟誠雖然不笨,但反射弧實在太長。鄭玉衡都忘了這茬,現編現演,廢了好大勁,終於給糊弄了過去。別人怕皇帝變臉,他可不怕,很快便消除了孟誠的質疑,繼續做他忠心耿耿的心腹重臣。
一切看似好像都沒有變。
但好像又變了。
時光匆促,幾個月後,孟誠持著御筆沉思,琢磨了好半天,才突然問在御前秉筆的許祥:“你有沒有覺得……鄭愛卿跟太后娘娘,最近哪裡有些怪怪的?”
許祥靜默了片刻,道:“奴婢不知陛下所提何事?”
“皇兄說得能有什麼事?”孟摘月坐在孟誠左手下方的一把交椅上,將手裡的珠串拋到空中,復又接住,她穿著大理寺的官服,沒有戴冠,瀟灑中帶著幾許活潑嫵媚,“不過就是鄭大人這幾日告假勤了,恰巧他一告假,慈寧宮也閉門謝客得格外早……就是這事兒吧?子騫,我也想要茶。”
許祥看了一眼孟誠,見他仍在沉思,便放下研墨的手,轉而取了一盞公主愛喝的恩施玉露呈上來,放到孟摘月手畔。
孟摘月是來跟皇兄商量大理寺公事的,恰巧許祥當值,她不便太放肆,只是忍不住多看幾眼,許祥便稍微退開,輕輕咳嗽一聲。
孟摘月收回視線,喝了口茶,繼續道:“皇兄別琢磨了,自從上次回來,母后對宮中很是厭倦,所以鄭大人總抽空帶母后出去玩。還記得京郊的那處院子嗎?我前次路過,見院門種了芭蕉,我想若是母后不在,鄭大人也不會住在那裡,更不會捯飭庭院吧?”
孟誠聽罷,先是低頭又寫了幾個字,而後忍不住跟小妹道:“你說說,你說他是不是無法無天?要不是朕看在他在朝中有功的份兒上,他有幾個腦袋夠砍的?你說他……”
孟摘月倒不生氣,也沒附和著譴責鄭玉衡,而是邊思考著邊提起另一件事:“說到這裡,他那院子弄得那麼好,要不……咱倆也微服私訪,去京中體察民情,順便到他那裡吃頓飯?鄭大人光自己高興,也不知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孟誠沒好氣道:“你自己去,反正朕不去。”
孟摘月拉長音調“哦”了一聲,復問:“真的?”
孟誠埋頭批覆奏摺不語,過了好半晌,才突然撂下筆,道:“朕倒要看看哪裡會比皇宮還好!”
孟摘月支著下頷,意料之中地點點頭,轉頭看了看許祥,戳了戳他的手背,小聲:“你陪我去?”
“……奴婢不敢。”
“放心,”她悄悄道,“我讓皇兄帶你去。”
作者有話說:
小皇帝:這個家!我看是不需要我了!
第138章
新月初懸。
一行車馬漸漸駛來, 蹄音停止,響起窸窣動作和交談之聲。
說是不帶多少人, 林林總總也有四五輛車。待車馬停下, 孟誠還未動作,以男裝出行的孟摘月便率先下車,她革帶束腰,簪著髮髻, 欣賞過這宅院外頭新栽種沒多久的芭蕉, 便叩了門。
許祥是借著伺候孟誠的名聲來的, 不便跟隨她, 所以身側只有公主府的一個長吏官陪同, 長吏官在外稱她“公子”,問道:“公子可下了拜帖不曾?一聲不吭,白眉赤眼地來, 說不準人家睡得早,太陽一落, 已經歇下了。”
孟摘月道:“本來有這個禮數,但既然白龍魚服,索性給他和母親大人一個驚喜, 下帖子反而不妙。才過黃昏,晚膳怕還沒用呢, 不會白來一趟的。”
似乎是為了印證這話, 不久,一個上夜看守的小廝來開了門,問是什麼人。孟摘月笑著道:“你就跟你們當家的說, 孟家的找上門來, 要將這挖牆腳的人打一頓。”
前幾代帝王在世時, 曾經大肆賜姓蔭封,故而前幾代的功臣之家,有累世成豪門的,也有沒落的,與天家同姓得不少,並不使人生疑。
小廝雖然覺得這說法聽著像尋仇,但還是老老實實去了,只片刻,鄭玉衡親自出來迎接,迎面先一禮,本來想稱殿下,見她裝束,又立即改口玩笑道:“孟二公子。二公子既然要尋我的麻煩,那就免不了要宴請宴請你,才能破財消災了。”
“你今兒要破得財還不止我呢。”孟摘月轉過身,向他示意了一下馬車。鄭玉衡本以為只是公主發覺此事,過來看望董靈鷲,沒想到她能說動孟誠,弄得拖家帶口、帝都皇宮裡的龍駒鳳雛全都塞到這個小院子裡了。
孟誠聽到鄭玉衡的聲音,才從車上矜持端正地下來,並扶住王婉柔,與她相依而立,如一對璧人。
……
鄭玉衡不負所望,董靈鷲在行宮住了這麼久,終於也起駕回宮了。
有太后娘娘的懿駕,他也無需快馬加鞭地趕回去,而是蹭到了董靈鷲的車駕,每日陪她用膳吃藥,歸攏總結那些手稿故事,有時還跟她一起討論起情節人物,說某個角色的是非恩怨。
回宮後,孟誠先是拜會了母后,將近些時日以來的大小政務提及過一遍,而後再將放出去就如脫韁野馬的鄭玉衡拎到眼前,神情莫測地質問他之前哭訴之言,是不是演出來騙朕的。
孟誠雖然不笨,但反射弧實在太長。鄭玉衡都忘了這茬,現編現演,廢了好大勁,終於給糊弄了過去。別人怕皇帝變臉,他可不怕,很快便消除了孟誠的質疑,繼續做他忠心耿耿的心腹重臣。
一切看似好像都沒有變。
但好像又變了。
時光匆促,幾個月後,孟誠持著御筆沉思,琢磨了好半天,才突然問在御前秉筆的許祥:“你有沒有覺得……鄭愛卿跟太后娘娘,最近哪裡有些怪怪的?”
許祥靜默了片刻,道:“奴婢不知陛下所提何事?”
“皇兄說得能有什麼事?”孟摘月坐在孟誠左手下方的一把交椅上,將手裡的珠串拋到空中,復又接住,她穿著大理寺的官服,沒有戴冠,瀟灑中帶著幾許活潑嫵媚,“不過就是鄭大人這幾日告假勤了,恰巧他一告假,慈寧宮也閉門謝客得格外早……就是這事兒吧?子騫,我也想要茶。”
許祥看了一眼孟誠,見他仍在沉思,便放下研墨的手,轉而取了一盞公主愛喝的恩施玉露呈上來,放到孟摘月手畔。
孟摘月是來跟皇兄商量大理寺公事的,恰巧許祥當值,她不便太放肆,只是忍不住多看幾眼,許祥便稍微退開,輕輕咳嗽一聲。
孟摘月收回視線,喝了口茶,繼續道:“皇兄別琢磨了,自從上次回來,母后對宮中很是厭倦,所以鄭大人總抽空帶母后出去玩。還記得京郊的那處院子嗎?我前次路過,見院門種了芭蕉,我想若是母后不在,鄭大人也不會住在那裡,更不會捯飭庭院吧?”
孟誠聽罷,先是低頭又寫了幾個字,而後忍不住跟小妹道:“你說說,你說他是不是無法無天?要不是朕看在他在朝中有功的份兒上,他有幾個腦袋夠砍的?你說他……”
孟摘月倒不生氣,也沒附和著譴責鄭玉衡,而是邊思考著邊提起另一件事:“說到這裡,他那院子弄得那麼好,要不……咱倆也微服私訪,去京中體察民情,順便到他那裡吃頓飯?鄭大人光自己高興,也不知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孟誠沒好氣道:“你自己去,反正朕不去。”
孟摘月拉長音調“哦”了一聲,復問:“真的?”
孟誠埋頭批覆奏摺不語,過了好半晌,才突然撂下筆,道:“朕倒要看看哪裡會比皇宮還好!”
孟摘月支著下頷,意料之中地點點頭,轉頭看了看許祥,戳了戳他的手背,小聲:“你陪我去?”
“……奴婢不敢。”
“放心,”她悄悄道,“我讓皇兄帶你去。”
作者有話說:
小皇帝:這個家!我看是不需要我了!
第138章
新月初懸。
一行車馬漸漸駛來, 蹄音停止,響起窸窣動作和交談之聲。
說是不帶多少人, 林林總總也有四五輛車。待車馬停下, 孟誠還未動作,以男裝出行的孟摘月便率先下車,她革帶束腰,簪著髮髻, 欣賞過這宅院外頭新栽種沒多久的芭蕉, 便叩了門。
許祥是借著伺候孟誠的名聲來的, 不便跟隨她, 所以身側只有公主府的一個長吏官陪同, 長吏官在外稱她“公子”,問道:“公子可下了拜帖不曾?一聲不吭,白眉赤眼地來, 說不準人家睡得早,太陽一落, 已經歇下了。”
孟摘月道:“本來有這個禮數,但既然白龍魚服,索性給他和母親大人一個驚喜, 下帖子反而不妙。才過黃昏,晚膳怕還沒用呢, 不會白來一趟的。”
似乎是為了印證這話, 不久,一個上夜看守的小廝來開了門,問是什麼人。孟摘月笑著道:“你就跟你們當家的說, 孟家的找上門來, 要將這挖牆腳的人打一頓。”
前幾代帝王在世時, 曾經大肆賜姓蔭封,故而前幾代的功臣之家,有累世成豪門的,也有沒落的,與天家同姓得不少,並不使人生疑。
小廝雖然覺得這說法聽著像尋仇,但還是老老實實去了,只片刻,鄭玉衡親自出來迎接,迎面先一禮,本來想稱殿下,見她裝束,又立即改口玩笑道:“孟二公子。二公子既然要尋我的麻煩,那就免不了要宴請宴請你,才能破財消災了。”
“你今兒要破得財還不止我呢。”孟摘月轉過身,向他示意了一下馬車。鄭玉衡本以為只是公主發覺此事,過來看望董靈鷲,沒想到她能說動孟誠,弄得拖家帶口、帝都皇宮裡的龍駒鳳雛全都塞到這個小院子裡了。
孟誠聽到鄭玉衡的聲音,才從車上矜持端正地下來,並扶住王婉柔,與她相依而立,如一對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