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還是她搶得比較快的,縣裡一共就購進了20輛,一輛兩萬多,不到兩小時就給賣完了。

  要不是縣領導幫她留了一輛,她根本搶不到。

  這輛車一般是用來拉貨,可也會安排固定時間將工人們送到省城,給想跑省城的人提供方便。

  如果去運貨的時候,路過誰的家,有位置的話也可以請假搭便車回家看一看。

  曹燕子覺得這麼一來,在哪裡工作也就沒什麼差別了。

  在鄉下不就是擔心不方便嗎,有車子接送就不愁了。

  而且廠子裡還有文娛室,下班之後還可以在裡面看電視。

  像曹燕子這樣想的人有好幾個,其中不乏已經結過婚的。

  因為新廠子給員工提供宿舍,結過婚的會單獨分房。

  主要以工齡為主要標準,若是不夠時,在同等條件下就以貢獻和表現進行排序。

  目前廠子剛建立,人也不算多,因此房子也比較充足。

  大家都想趁著還有房子,趕緊占一間,否則依照他們的經驗,越到後面就越難。

  雖然廠子是在村裡頭的,可依然有人稀罕。

  目前這棟樓雖然沒有修建好,可戶型圖很早就出來了。

  由於這棟樓不著急立刻建好,因此陸夏乾脆一步到位。

  這棟家屬樓是通水通電,每一間屋子都是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還有個陽台專門曬衣服。

  雖然都是一房一廳,但是套內面積有四十多平,可以自己隔成兩房一廳,即便有孩子也方便入住。

  這樣的條件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已經非常好了,看過的人都會很喜歡。

  孟紅光也將戶型圖拿給對象衛以南看過,而且這只是一期,二期會修建得更寬,會有兩房一廳、三房一廳。

  衛以南並沒有發表意見,可明顯表情鬆動了許多。

  有老員工願意到新廠,陸夏求之不得。

  他們都已經做慣了,非常的有經驗。

  現在雖然上了不少新機器,可大部分流程依然還是靠人工,無法實現機械化。

  目前來說用人工還比購進機器更便宜,而且還能讓更多人獲得勞動崗位,陸夏也就暫時不做太多改動。

  在未來肯定是要往機械化、自動化走的,現在還有時間。

  張強也得調往新廠子一段時間,等這邊運作正常了,再時不時過來一趟即可。

  開工儀式那天,姚娜娜非常給面子地跑過來了。

  “娜娜,歡迎歡迎,你真是夠意思了。”陸夏笑著迎接她。

  “你的事,我哪能不上心。”

  “我也不會讓你失望的。”

  姚娜娜一聽,就知道她肯定有了想法:“你又想到什麼噱頭了?”

  “也不是噱頭,我們縣準備將我們縣打造成辣椒之鄉。我們的好下飯就是第一個突破口,不僅提供原材料,還很重視加工產業。”

  陸夏思來想去,總覺得搞那些亂七八糟的容易喧賓奪主,乾脆將之前跟高秘書提過的這個稱號當作賣點。

  一開始高秘書聽了覺得這事哪能這麼吹,他們都沒有規模化種植辣椒,也就是每家每戶在菜園子裡種幾棵罷了。

  也就是溝子屯那邊的村莊種得比較多,卻也十分的有限。

  他要是把這個提議跟領導提,非被罵一頓不可。

  搞經濟工作,就得穩紮穩打,哪能弄虛作假。

  陸夏問高秘書,他們有沒有這個能力動員農民廣泛種植辣椒。

  高秘書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這不就結了,今年宣傳明年大家知道了,中間商就知道從我們這裡進貨了。

  這樣一來,不僅依靠我們辣醬廠消耗,還能運輸到其他地方。即便不行,也有辣醬廠兜底。”

  高秘書被說動了,也就上報給了李縣長。

  最終同意了這個想法,農民今年看到了辣椒好賣,數量多卻沒有被壓價,縣裡還建了個辣醬廠,也會更有信心去種植辣椒。

  不僅是辣椒,向日葵亦是如此。

  今年瓜子供不應求,陸夏已經跟縣裡反映情況,希望能夠讓農戶種植更多的向日葵。

  否則他們只能從外地進貨,白白失去一個掙錢的機會。

  “‘辣椒之鄉’這個說法不錯啊。”姚娜娜瞬間感興趣起來。

  她雖然喜歡報導一些接地氣的新鮮小事,可骨子裡也想搞一些有深刻意義的報導。

  “你也吃過我們家做的辣醬,同樣的方子,用外頭的辣椒就是沒我們縣的好。”

  姚娜娜點點頭,她也屬於比較挑的人。

  因此能明確嘗出來不同,其他地方出產的辣椒做出來的也不說不好吃,可確實沒有南虹縣辣椒做出來的香,總感覺差點意思。

  “要是你們真能打造出來,也能成為我們省的一張名片。”

  “你一會可以採訪我們李副縣長,縣裡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計劃。”

  李縣長知道今天有省報記者,早早就到達了現場。

  姚娜娜對他進行了採訪,明確了‘辣椒之鄉’這一概念。

  他也沒有弄虛作假,明確表示全縣目前正朝著這個目標衝刺。

  縣裡將對農民進行相關優惠政策,還會派請專家過來指導,將更好的苗帶過來。

  開工儀式非常簡單,李縣長說了幾句鼓勵的話,又在現場提了詞就風風火火地離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