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認出了此處,是蓬萊三山中的雲水天。跟著穿過雲鏡的倒影,她被傳送到了雲鏡本體雲水天中來。

  蓬萊大陣已經啟動,陸不吟把自己關在了裡面。

  詩千改並非直接站在水面上,而是在一個水面的小亭子裡。據說雲水天的中央有一座八風不動亭,她現下就在亭子裡。

  雲水天的霧氣不是死氣沉沉的鬼霧,而是“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的霧。

  月似銀盤,獨照水中,有清風徐來,泛起粼粼細光,月影溶碎。詩千改忽而想起,按照外面的時間算的話,此刻似乎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夜。

  她眼神清明起來,邁步沿著亭子的台階而下,裙擺沾到了一點水面,轉頭看著亭子上的對聯。

  上聯曰——“仙人撫我頂”;

  下聯曰——“結髮授長生”。

  沒有橫批,繞過去看另一側還有兩句詩。

  上聯曰——“文章千古事”;

  下聯曰——“得失寸心知”。

  饒詩在如此危急的關頭,詩千改的心情也不由得有些波瀾——她看過資料,大雅史官記錄,這二十個字極有可能是詩仙和詩聖親筆的拓印。

  在她的時代,太白的詩文已經只剩下一千餘首,手書只餘一本《上陽台帖》;子美餘一千五百首,無真跡留存。但這個世界從宋開始分叉,所留的詩歌要多得多。

  史官曾考據到一封太守藏信里有此句遺存,疑似太白真跡,於是待蓬萊造完,就將這十個字拓在了門聯上;杜拾遺的那十字類似,但載體是石刻。

  單是看著,便覺得胸中有一股氣勢激盪。

  詩千改頗為不舍地多看了兩眼,回過頭看著那一眼看不盡的湖面。

  雲水漠漠,月迷津渡。

  她當然可以飛過去,但在雲水天這無窮的文明碎片上飛是不禮貌的。按照規矩,她需要等一葉渡舟。

  似乎感覺到她所想,有一道清澈的漣漪向她劃來。並非是渡舟,而是一支霜色的蘆葦杆。

  詩千改如有所思,輕輕踩上了那支蘆葦。

  一葦渡雲天。

  霜色的蘆葦破開了平滑如鏡的水面,衣袖裙擺帶起瀲灩波紋。霧中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方才來的那一位不歡迎你跟過來。”

  霧氣凝聚成人形,衣角袖尾散漫飄忽,月光能直接穿透她的身形,正是雲水天的化靈頌風雅。她跟在詩千改身旁道:“她毀掉渡船,設下了許多阻礙。”

  頌風雅是在好意提醒詩千改,這蘆葦杆也是她送來的。詩千改頷首道:“多謝前輩告知。”

  說話間,她已經到了岸邊,頌風雅的身影重新彌散在月霧下。

  詩千改認出,頌風雅給她引路到來的這座仙島是三山中的瀛洲。岸邊正前方是一條夜市似的長街,門開著,詩千改徑直走了進去。

  她有所預感,現在才是屬於她和陸不吟兩個人最後的“對弈”。

  地面上有淡紫色的陣法,一踩上去就發光。這座夜市里掛著的不是常見的小玩意兒,而是或短或長的畫卷,每一幅畫裡都有陣法意蘊。

  芥子陣,全名“須彌乾坤芥子陣”,意思是將乾坤天地壓縮在方寸芥子之間。此陣並非陸不吟所創,卻是由她改良的,現今流傳最廣的芥子陣畫法就是她的手筆。

  而其中最精妙的一種,就是繪製在圖畫上的芥子陣。比如賀家那張可以讓小輩進去歷練的《清明上河圖》,又比如玄靈閣用來押送犯人的畫像捲軸。

  ——去年,賀家的那副畫出了問題被天魔入侵,仔細想來也不奇怪。

  眼前這些全都是書畫芥子陣,陸不吟應是藏身在某一張中了。

  據說蓬萊仙山上的芥子陣若全部展開,可以容納一座大城邦的人口。

  詩千改緩步徐行,感應著陸不吟的氣息,系統面板上的【2】閃得愈發明快了。終於,她停在了一幅畫面前。

  這是張工筆畫,畫的也是繁華熱鬧的夜市場景。詩千改伸手按在畫面上,靈光驟起,將她吸入其中。

  ……

  這回傳送得很快,詩千改只微微晃了下神。

  空氣冷下來,這畫中的時節是冬日,小攤上掛著不少紅色的燈籠和福字,昭示著春節將至。天上是一輪小小的月牙,街道兩側還有堆起來的雪。

  人聲鼎沸,燈火通明,熱意融融,沖淡了冬天的嚴寒,瑣碎富有煙火氣的話語聲充斥了詩千改的耳朵。

  她猛地從夏天到冬天,有點不適應,繼續找起陸不吟來。

  忽然,背後遠處響起一道聲音——

  “三娘!”

  那是個歡快粗獷的女聲,詩千改下意識轉過頭,發現不是在叫她。

  但她看到了少女時候的陸不吟,那雙色澤淺淡的眼睛隔著喧囂人群,恰好和她四目相對。

  第149章 小十二

  詩千改瞳孔微微一縮,那兩人落在她眼中無比的熟悉。

  出聲的是一個略微矮胖的、外表十四五歲的少女,她快步奔去,而陸不吟則站在路邊等她。兩人穿的都是男裝。

  ——先前文昌廟會時,詩千改也聽到了一聲“三娘”,此刻矮胖少女的語調、二人的步態,和那時幾乎一模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