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今兒來這麼早,可見是有事情找她了。
簡單梳洗一陣,換了件家常的暗紋綢衣,拿簪子挽了頭髮,她便出去了。
蕪華一身石青色緞繡牡丹花的麾衣,長發用白玉扁方挽起,兩側綴了些珍珠和碧璽頭花,正一臉莊重,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見她出來,蕪華面上霎時泛起一陣薄紅,聲音也如蚊子一般:“皇額娘萬福金安。”
元棲心裡納悶,命人換了熱茶,笑著問:“今兒怎麼來的這般早,用過膳沒有?”
其實就算她不說,這永壽宮也沒人敢慢待了四福晉,不過這麼提一句,好歹能讓蕪華放鬆些。
對於這個才十二歲就嫁進皇家,成了嫡福晉的小女孩,元棲一向是很和善的。
這也是為著四阿哥日後後院安穩好,嫡福晉過得好了,心胸想必也狹窄不到哪兒去,後宅也能安安穩穩的。
蕪華看著仍有些緊張,忙道:“兒臣已經用過早膳了,這麼早來,可有打擾到皇額娘歇息?”
她大概也知道皇貴妃平日裡不會這麼早起身的,只是今日之事實在叫她有些不知所措。她雖然心底早有了準備,可真正瞧見時,還是有些擔憂和羞澀的,故而也沒注意好時間,便匆匆往永壽宮來了。
元棲搖搖頭,如實道:“你來得正好,我也才剛起身。瞧著你似乎有些不安,可是阿哥所里發生了什麼事?”
蕪華捏了捏微有些潮濕的手心,深吸一口氣,擺出一副莊重的模樣來,道:“兒臣前來,是覺得四阿哥身邊也該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只是兒臣自個兒拿不定主意,所以來問問皇額娘可有什麼人選?”
蕪華和四阿哥成婚後,因這兩人年紀都小,故而遲遲未能圓房。而四阿哥身邊又沒有旁的妾侍,兩人素來是一道就寢的。
然而今日晨起時,四阿哥卻並未和往常一般和她一同起身,而是獨自穿衣出去了。經過自己身邊嬤嬤的提醒,和蘇培盛的提醒,蕪華才知道,四阿哥這是長成了。
按理來說,阿哥們身邊通曉人事的宮女,都該是額娘賜下來的,只是四阿哥情況特殊,而她自己年紀又小,不能服侍,便只能厚著臉皮去向額娘稟告一聲了。
元棲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只以為她是擔憂四阿哥身邊沒人,顯得自己不夠賢良,笑笑便道:“四阿哥如今年紀還小,他又一心在學業上,不著急這些。你今日忽然說這個,可是身邊有人同你說了什麼?”
蕪華一愣,顯然沒想到自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皇額娘未明白她的意思。
只是皇額娘如此反應,倒讓她心中微暖,大福晉在惠妃跟前的遭遇,她也不是沒聽說過,只是那時候賜婚聖旨已經降下,她再是如何擔憂,也無濟於事了。
索性皇額娘待她極好,也從未說過要給四阿哥身邊添置宮女的話,便是到了如今她主動提出,皇額娘擔心的也是她身邊有有小人挑唆。
可先前也就罷了,如今四阿哥已經需要通曉人事的宮人,她又豈能叫四阿哥生生忍著,便是她不說,過兩日皇額娘知道,也會賜下宮人,倒不如她提前說了,也算博一個賢良的名兒。
蕪華為難地看向元棲身邊的青玉,這再往下說,她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了。
好在青玉心思靈活,略一琢磨便知道了四福晉真正的來意,俯身悄悄和元棲說了。
元棲愣了一瞬,才反應過來,她斟酌了一會,才慢慢地道:“前兩日皇上跟本宮說過,今年大選,也要給四阿哥身邊添人。既然遲早要添人,便也不急於這一時半會兒的,且再等等吧。”
蕪華面上閃過一絲失望,而後輕輕點頭,一副全然信賴的模樣道:“兒臣都聽皇額娘的。”
雖說她心中早有猜測,此時也不免憂心起來。選秀賜下的格格和宮裡額娘賜下的自然不同。
前者有正經的家世,來日若是生子或得寵,要抬了側福晉是極為容易的,而宮裡出來的宮女都是包衣旗,要抬側福晉,那必然是要極為得臉的才行。
蕪華趁著選秀之前說,打的便是這個主意。作為嫡福晉,她自然不願意府里有太多出身高貴的女子。
元棲哪能不知道她的擔心,只是這一時半會的,她也不能就此允諾下什麼,外頭法喀的福晉赫舍里氏才傳了話來,今年恰逢家裡長兄的庶女盈安參選,估摸著也是盯上了胤禛的後院。
盈安的阿瑪是元棲早逝的長兄,兩人雖說從沒有過交集,但說到底,盈安也是她的侄女,可憐她小小年紀便沒了阿瑪,額娘出身也不好,元棲既然有這個能力,自然也願意幫一把。
在她看來,這年頭,做妾侍哪有當正室來得舒服,可是皇子的妾侍和普通人家的正室,只怕在赫舍里氏的眼裡,還是前者要更好些。
不過在沒問到四阿哥和盈安本人的意見之前,元棲並不打算做決定。
蕪華陪著元棲用過膳,也沒要走的意思,反而一會兒殷勤地幫她捶捶肩,一會兒又替她磨墨,元棲自然也不好趕人。
不一會兒,便有宮人通報,說赫舍里氏帶著盈安和盈玉來了。
赫舍里氏容貌正盛,寶藍色的衣裳更襯得她雪膚花貌,旁邊帶著的盈安剛不過十六歲的年紀,她自打赫舍里氏進門,便被自個兒額娘帶去了赫舍里氏跟前養著,幾年下來,身上也漸漸有了幾分不俗的氣質。
簡單梳洗一陣,換了件家常的暗紋綢衣,拿簪子挽了頭髮,她便出去了。
蕪華一身石青色緞繡牡丹花的麾衣,長發用白玉扁方挽起,兩側綴了些珍珠和碧璽頭花,正一臉莊重,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見她出來,蕪華面上霎時泛起一陣薄紅,聲音也如蚊子一般:“皇額娘萬福金安。”
元棲心裡納悶,命人換了熱茶,笑著問:“今兒怎麼來的這般早,用過膳沒有?”
其實就算她不說,這永壽宮也沒人敢慢待了四福晉,不過這麼提一句,好歹能讓蕪華放鬆些。
對於這個才十二歲就嫁進皇家,成了嫡福晉的小女孩,元棲一向是很和善的。
這也是為著四阿哥日後後院安穩好,嫡福晉過得好了,心胸想必也狹窄不到哪兒去,後宅也能安安穩穩的。
蕪華看著仍有些緊張,忙道:“兒臣已經用過早膳了,這麼早來,可有打擾到皇額娘歇息?”
她大概也知道皇貴妃平日裡不會這麼早起身的,只是今日之事實在叫她有些不知所措。她雖然心底早有了準備,可真正瞧見時,還是有些擔憂和羞澀的,故而也沒注意好時間,便匆匆往永壽宮來了。
元棲搖搖頭,如實道:“你來得正好,我也才剛起身。瞧著你似乎有些不安,可是阿哥所里發生了什麼事?”
蕪華捏了捏微有些潮濕的手心,深吸一口氣,擺出一副莊重的模樣來,道:“兒臣前來,是覺得四阿哥身邊也該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只是兒臣自個兒拿不定主意,所以來問問皇額娘可有什麼人選?”
蕪華和四阿哥成婚後,因這兩人年紀都小,故而遲遲未能圓房。而四阿哥身邊又沒有旁的妾侍,兩人素來是一道就寢的。
然而今日晨起時,四阿哥卻並未和往常一般和她一同起身,而是獨自穿衣出去了。經過自己身邊嬤嬤的提醒,和蘇培盛的提醒,蕪華才知道,四阿哥這是長成了。
按理來說,阿哥們身邊通曉人事的宮女,都該是額娘賜下來的,只是四阿哥情況特殊,而她自己年紀又小,不能服侍,便只能厚著臉皮去向額娘稟告一聲了。
元棲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只以為她是擔憂四阿哥身邊沒人,顯得自己不夠賢良,笑笑便道:“四阿哥如今年紀還小,他又一心在學業上,不著急這些。你今日忽然說這個,可是身邊有人同你說了什麼?”
蕪華一愣,顯然沒想到自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皇額娘未明白她的意思。
只是皇額娘如此反應,倒讓她心中微暖,大福晉在惠妃跟前的遭遇,她也不是沒聽說過,只是那時候賜婚聖旨已經降下,她再是如何擔憂,也無濟於事了。
索性皇額娘待她極好,也從未說過要給四阿哥身邊添置宮女的話,便是到了如今她主動提出,皇額娘擔心的也是她身邊有有小人挑唆。
可先前也就罷了,如今四阿哥已經需要通曉人事的宮人,她又豈能叫四阿哥生生忍著,便是她不說,過兩日皇額娘知道,也會賜下宮人,倒不如她提前說了,也算博一個賢良的名兒。
蕪華為難地看向元棲身邊的青玉,這再往下說,她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了。
好在青玉心思靈活,略一琢磨便知道了四福晉真正的來意,俯身悄悄和元棲說了。
元棲愣了一瞬,才反應過來,她斟酌了一會,才慢慢地道:“前兩日皇上跟本宮說過,今年大選,也要給四阿哥身邊添人。既然遲早要添人,便也不急於這一時半會兒的,且再等等吧。”
蕪華面上閃過一絲失望,而後輕輕點頭,一副全然信賴的模樣道:“兒臣都聽皇額娘的。”
雖說她心中早有猜測,此時也不免憂心起來。選秀賜下的格格和宮裡額娘賜下的自然不同。
前者有正經的家世,來日若是生子或得寵,要抬了側福晉是極為容易的,而宮裡出來的宮女都是包衣旗,要抬側福晉,那必然是要極為得臉的才行。
蕪華趁著選秀之前說,打的便是這個主意。作為嫡福晉,她自然不願意府里有太多出身高貴的女子。
元棲哪能不知道她的擔心,只是這一時半會的,她也不能就此允諾下什麼,外頭法喀的福晉赫舍里氏才傳了話來,今年恰逢家裡長兄的庶女盈安參選,估摸著也是盯上了胤禛的後院。
盈安的阿瑪是元棲早逝的長兄,兩人雖說從沒有過交集,但說到底,盈安也是她的侄女,可憐她小小年紀便沒了阿瑪,額娘出身也不好,元棲既然有這個能力,自然也願意幫一把。
在她看來,這年頭,做妾侍哪有當正室來得舒服,可是皇子的妾侍和普通人家的正室,只怕在赫舍里氏的眼裡,還是前者要更好些。
不過在沒問到四阿哥和盈安本人的意見之前,元棲並不打算做決定。
蕪華陪著元棲用過膳,也沒要走的意思,反而一會兒殷勤地幫她捶捶肩,一會兒又替她磨墨,元棲自然也不好趕人。
不一會兒,便有宮人通報,說赫舍里氏帶著盈安和盈玉來了。
赫舍里氏容貌正盛,寶藍色的衣裳更襯得她雪膚花貌,旁邊帶著的盈安剛不過十六歲的年紀,她自打赫舍里氏進門,便被自個兒額娘帶去了赫舍里氏跟前養著,幾年下來,身上也漸漸有了幾分不俗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