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雪書點了點頭。
顧豫和周臨先催促道:“都快登船吧,這裡吵嚷死了。”
周臨淵一頷首,周臨先和顧豫兩個也都轉身離開,去找了自己的馬,騎馬離去。
虞冷月還是在人群里掃視了一周。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來。
看了半天,還是沒等到,但她只是記掛,並未覺得失望。青榮哥哥為她做的,已經夠多了。
周臨淵道:“走吧。”
“嗯。”
虞冷月剛轉身,就聽到一聲驢叫,有人在遠處吆喝:“姑娘,等等,等一等!”
虞冷月與雪書齊齊轉過頭,老金駕著驢車,拉著林青榮,急急忙忙在遠處栓車趕過來。
周臨淵望著驢車下來的青年人,衣衫雖洗得發白,人卻堅毅挺拔,眉目朗朗。
這就是她的那位兄長。
周臨淵與林青榮相視一眼。
林青榮作揖道:“周大人。”
周臨淵是朝廷命官,自然不能還禮,因此虛扶起林青榮,道:“不必拘禮。”
林青榮改望著虞冷月和雪書,一臉正色之中終於露出些青年人的笑容。
周臨淵識趣地和陳循禮一起先離去。
老金塞了很多東西給虞冷月和雪書。
兩人拒不了,只好都領了。
林青榮深深地看著虞冷月,到底什麼都沒說。
他心裡早對一切都釋然了,他看到了周臨淵對虞冷月的好。
如果換做是他,哪怕賭上所有前途,也不可能為她生父洗刷冤屈。
無他,出身鄙薄,人微言輕。
最後,林青榮只克制地道:“伶妹,一路平安。”
虞冷月紅著眼睛點頭,說:“我等不到揭榜了,山高水長,提前恭賀兄長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林青榮笑了笑,又同雪書道:“雪書妹妹,一路平安。”
雪書抹了抹眼淚點頭。
老金和林青榮一起目送二人登船。
攢動的人頭,漸漸都匯聚到各艘船上,岸邊只剩下依依送別的人。
巨大的客船起航,浪花飛濺。
虞冷月與雪書在船頭揮手同他們再次道別,直到岸邊的人都遠成了一個黑色的點,她們才回到船內。
-
周文懷此刻正坐在文華殿裡,直到天色暗了,才下值回去。
今天是個平常又特別的日子,他的兒子又離開了他。
家中等待他的,大概還是徐氏,想到有人在家裡等著,離愁少了些許。
周文懷卻先等到了一封乞丐的來信。
小乞丐把信往他轎子裡一塞,就跑了。
周文懷身邊的侍從,接過信,驗了書信無毒,才轉交給他。
讀完信,他臉色陰沉到不能看。
他撕了信,面色平靜地吩咐道:“回家。”
周文懷一如既往地去見了徐氏,心情煩悶的時候,枕邊解語花向來是他最大的慰藉。
徐氏知道丈夫最近心情不大好,時刻準備著安撫周文懷。
她正哄著軒哥兒入睡,聽見腳步聲,一抬頭正想先說話,卻瞧見一張黑沉的臉。
“這是怎麼了?”
徐氏起身迎過去,一臉擔憂。
周文懷直勾勾地看著徐氏,皮笑肉不笑地問道:“當年紙鳶上的詩賦,真的都是你寫的嗎?”
徐氏臉色頓然煞白。
-
“你怎麼知道與我父親紙鳶傳情的,不是徐氏?”
船上有一張榻,夫妻兩人都躺在上面。
周臨淵在下,虞冷月躺在他身上。
虞冷月對著燈,舉起周臨淵的手,細細撫摸,語調輕快:“我不知道,也不確信。只是覺得徐氏嫁人的時間上有些詭異。
我若猜得是對的,徐氏與公爹早早就有了來往,這麼大的事,徐家居然沒傳出任何風聲,說明事情徐氏父母親也出手了。後來我又聽說,徐家還有個庶出的姑娘被關去了庵堂,時間正好在徐氏在閨中養完病與公爹定親的時候。你說巧不巧?”
她也就是碰運氣,沒想到真讓她碰上了。
顧豫不光查到了那位庶出姑娘所在,還從那姑娘口中得知了來龍去脈。
當年與周文懷紙鳶傳情的是徐氏的庶出妹妹。
但庶出的姑娘未必能嫁給周文懷,徐家人便偷梁換柱,換做徐氏嫁過去。
周文懷也一直以為,與自己從詩賦相識到相知相愛的姑娘,是徐氏。
徐氏本也出身書香門第,後來的偽裝,對她而言,有難度,卻不算非常難。
何況後來周家事多,也不天天都是風花雪月,漸漸夫妻兩人活在家長里短里,風花雪月也淡了,但最初美好的回憶已經成了周文懷腦子裡烙印,很難被破壞。
憑著這烙印,徐氏無論如何都在周文懷心中與眾不同。
虞冷月拽著周臨淵散開的領口,指腹在他胸口上摩挲,眯眼笑道:“你對你爹都不帶手軟的呀。”
原本,周臨淵不必告訴周文懷事實。
身居高位,連膝蓋都不是自己的,疲勞之餘,偶爾有一個溫馨的港灣,便是一個男子極大的慰藉。
哪怕是虛假的。
但,周臨淵要親手毀了周文懷的美好烙印。
周臨淵摟著虞冷月,想起母親的面容,因時間久遠,早就模糊了,搖曳的燭火在壁上投出一個影子,依稀有些女子溫婉的輪廓。
顧豫和周臨先催促道:“都快登船吧,這裡吵嚷死了。”
周臨淵一頷首,周臨先和顧豫兩個也都轉身離開,去找了自己的馬,騎馬離去。
虞冷月還是在人群里掃視了一周。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來。
看了半天,還是沒等到,但她只是記掛,並未覺得失望。青榮哥哥為她做的,已經夠多了。
周臨淵道:“走吧。”
“嗯。”
虞冷月剛轉身,就聽到一聲驢叫,有人在遠處吆喝:“姑娘,等等,等一等!”
虞冷月與雪書齊齊轉過頭,老金駕著驢車,拉著林青榮,急急忙忙在遠處栓車趕過來。
周臨淵望著驢車下來的青年人,衣衫雖洗得發白,人卻堅毅挺拔,眉目朗朗。
這就是她的那位兄長。
周臨淵與林青榮相視一眼。
林青榮作揖道:“周大人。”
周臨淵是朝廷命官,自然不能還禮,因此虛扶起林青榮,道:“不必拘禮。”
林青榮改望著虞冷月和雪書,一臉正色之中終於露出些青年人的笑容。
周臨淵識趣地和陳循禮一起先離去。
老金塞了很多東西給虞冷月和雪書。
兩人拒不了,只好都領了。
林青榮深深地看著虞冷月,到底什麼都沒說。
他心裡早對一切都釋然了,他看到了周臨淵對虞冷月的好。
如果換做是他,哪怕賭上所有前途,也不可能為她生父洗刷冤屈。
無他,出身鄙薄,人微言輕。
最後,林青榮只克制地道:“伶妹,一路平安。”
虞冷月紅著眼睛點頭,說:“我等不到揭榜了,山高水長,提前恭賀兄長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林青榮笑了笑,又同雪書道:“雪書妹妹,一路平安。”
雪書抹了抹眼淚點頭。
老金和林青榮一起目送二人登船。
攢動的人頭,漸漸都匯聚到各艘船上,岸邊只剩下依依送別的人。
巨大的客船起航,浪花飛濺。
虞冷月與雪書在船頭揮手同他們再次道別,直到岸邊的人都遠成了一個黑色的點,她們才回到船內。
-
周文懷此刻正坐在文華殿裡,直到天色暗了,才下值回去。
今天是個平常又特別的日子,他的兒子又離開了他。
家中等待他的,大概還是徐氏,想到有人在家裡等著,離愁少了些許。
周文懷卻先等到了一封乞丐的來信。
小乞丐把信往他轎子裡一塞,就跑了。
周文懷身邊的侍從,接過信,驗了書信無毒,才轉交給他。
讀完信,他臉色陰沉到不能看。
他撕了信,面色平靜地吩咐道:“回家。”
周文懷一如既往地去見了徐氏,心情煩悶的時候,枕邊解語花向來是他最大的慰藉。
徐氏知道丈夫最近心情不大好,時刻準備著安撫周文懷。
她正哄著軒哥兒入睡,聽見腳步聲,一抬頭正想先說話,卻瞧見一張黑沉的臉。
“這是怎麼了?”
徐氏起身迎過去,一臉擔憂。
周文懷直勾勾地看著徐氏,皮笑肉不笑地問道:“當年紙鳶上的詩賦,真的都是你寫的嗎?”
徐氏臉色頓然煞白。
-
“你怎麼知道與我父親紙鳶傳情的,不是徐氏?”
船上有一張榻,夫妻兩人都躺在上面。
周臨淵在下,虞冷月躺在他身上。
虞冷月對著燈,舉起周臨淵的手,細細撫摸,語調輕快:“我不知道,也不確信。只是覺得徐氏嫁人的時間上有些詭異。
我若猜得是對的,徐氏與公爹早早就有了來往,這麼大的事,徐家居然沒傳出任何風聲,說明事情徐氏父母親也出手了。後來我又聽說,徐家還有個庶出的姑娘被關去了庵堂,時間正好在徐氏在閨中養完病與公爹定親的時候。你說巧不巧?”
她也就是碰運氣,沒想到真讓她碰上了。
顧豫不光查到了那位庶出姑娘所在,還從那姑娘口中得知了來龍去脈。
當年與周文懷紙鳶傳情的是徐氏的庶出妹妹。
但庶出的姑娘未必能嫁給周文懷,徐家人便偷梁換柱,換做徐氏嫁過去。
周文懷也一直以為,與自己從詩賦相識到相知相愛的姑娘,是徐氏。
徐氏本也出身書香門第,後來的偽裝,對她而言,有難度,卻不算非常難。
何況後來周家事多,也不天天都是風花雪月,漸漸夫妻兩人活在家長里短里,風花雪月也淡了,但最初美好的回憶已經成了周文懷腦子裡烙印,很難被破壞。
憑著這烙印,徐氏無論如何都在周文懷心中與眾不同。
虞冷月拽著周臨淵散開的領口,指腹在他胸口上摩挲,眯眼笑道:“你對你爹都不帶手軟的呀。”
原本,周臨淵不必告訴周文懷事實。
身居高位,連膝蓋都不是自己的,疲勞之餘,偶爾有一個溫馨的港灣,便是一個男子極大的慰藉。
哪怕是虛假的。
但,周臨淵要親手毀了周文懷的美好烙印。
周臨淵摟著虞冷月,想起母親的面容,因時間久遠,早就模糊了,搖曳的燭火在壁上投出一個影子,依稀有些女子溫婉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