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人家禮部尚書只差了一半就被人當成笑話說了又說,那到時自家要是相差的更多,豈不是要被人說的臉都沒地方擱了。

  這樣一想,劉蓮芝更是輾轉反側了好幾晚都沒睡著。

  這不,等周青林一從南川回來,她馬上就和相公說了這件事。

  特別對擔心女婿家聘禮會送太多的問題,更是強調了又強調。

  周青林倒是很光棍,“怕啥,我還巴不得他們多送些聘禮過來呢,再說我周青林的閨女哪是那麼容易娶的,他家要是送小几千兩銀子的聘禮過來,看我不把它扔到大門外去,哼!”

  看著相公一副不容商量的表情,劉蓮芝可以肯定相公絕對能說到做到。

  哎呦,這下劉蓮芝的擔心又從怕聘禮太多,馬上轉成了擔心女婿家的聘禮會不會送的太少的事來了。

  雖知道聘禮太少的事不太可能發生,可她還是擔心啊。

  於是心裡矛盾的她,又開始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了起來。

  話說夫妻倆合蓋一床被子,這邊的烙餅把被窩裡的暖氣都翻沒了,另一個肯定睡不著啊。

  等問清妻子睡不著的原因還是因為擔心聘禮的事後,周青林便也不睡了,摟著劉蓮芝與她仔細分析起這件事來。

  “過大禮的事你不用想太多,相公跟你說的聘禮越多越好的話可不是沒有根據的,你想啊,人家捨得出大聘禮,才能證明他們看重咱家閨女啊。”

  “再說,到時咱們把聘禮都合在嫁妝里全給女兒帶到婆家去,不就可以了嗎,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那些聘禮一來一回之後,屆時就跟嫁妝一樣,全都成咱們閨女的私房了,多好,哈哈。”

  “至於那禮部尚書家的事,我也讓李安去打聽過了,旁人之所以會笑話他,那是因為他家扣下了全部聘禮,這跟咱們家的做法可不一樣。”

  其實周青林最想說的就是,這家境懸殊的親事又不是自家上趕子去攀來的,所以比不上人家能怪自己嗎?

  周青林想好了,到時女兒婆家真因為嫁妝少的原因而笑話自家,那麼自己肯定會好好與他們說道說道的。

  更何況,周青林並不覺得到時自己家出的嫁妝會比女婿家的聘禮少。

  因為剛來京城的那會兒,周青林就去京城好幾家首飾鋪子打聽過珍珠的價格,當時看到只小指尖大小的一顆就要賣兩百多兩銀子。

  而像自己儲物倉庫中那些珍珠的規格,店鋪里壓根就沒得賣。

  周青林還特地用手比出了尺寸,而後再問掌柜如此大小的珍珠要賣多少銀子時。

  只見那掌柜連連搖頭,道:“此種尺寸的珠子罕見,真要有的話,沒個千八百兩怕是拿不下來。”

  這話聽在周青林耳里如同天籟,要知道這樣的珠子在自己儲物倉庫里可是有九十九顆呢。

  周青林當下決定,九十九顆大珍珠,他就給幾個丫丫每人分上一十八顆當嫁妝,剩下的九顆就留給妻子相嵌首飾吧。

  最後,劉蓮芝是在周青林的輕聲細語中緩緩睡著的,多日沒睡好覺的她,放鬆下來後,居然還打起了呼嚕來。

  周青林:“……”

  這下該輪到自己翻烙餅了。

  ......

  母女倆說話之間,就聽到隱隱有鞭炮聲傳來,跟著還有嗩吶和鑼鼓的聲音。

  這是納徵隊伍過來了吧?

  劉蓮芝和徐氏不約而同都站起身來,兩人正想走到院子裡再聽聽動靜時,就見新買來的小丫鬟荷花滿臉喜氣地跑了進來,“稟老太太,稟夫人,大姑爺家過大禮來了!”

  荷花丫鬟的話剛落音,更大一陣的鞭炮聲響了起來,還有那喧天的鑼鼓仿佛就在耳邊一般。

  這下不用主子吩咐,屋裡屋外的婆子丫鬟們都提起了十足的精神。

  ......

  今日的和惠街不是一般的熱鬧。

  不說那跟著聘禮擔子一路而來的百姓們。

  就是街道兩旁,各家府邸里的管家和嬤嬤,在聽到這歡天喜地的響動後,也都紛紛走出院門,替自家主子探究竟來了。

  等看到穿著大紅喜服的家丁們,抬著一擔擔繫著紅綢的聘禮往前走時,眾管家和嬤嬤立馬明白了過來,這是誰家送大禮來了吧。

  哎呦,這又是鞭炮又是嗩吶的,可真喜慶啊。

  至於往哪一家送,大家都伸長脖子朝前瞧。

  等看到領頭的擔子走進東街第二間宅子時,人群中忙有人開口道:“好像是前頭的周狀元家!”

  其他幾人一聽,也踮著腳尖兒往前看,“對對對,就是周狀元家來著!”

  “如此說來,今日是定國公府走納徵大禮來了?”忠誠伯的門房問道。

  信勇將軍府的管家忍不住朝他翻了個白眼,“哎喲,你問的可真好笑,這不是定國公府還會有誰啊,那周狀元家的大小姐和定國公府的小公爺可是聖上賜的婚呢。”

  眾人點頭,可不是嘛。

  旋即又有一名嬤嬤開口道,“哎呦,這一擔擔的聘禮從街頭排到了街尾,怕有五、六十台吧?”

  “不知道,我也是剛從院子裡走出來,還沒來得及數呢。”

  聞言,站在一旁一路跟隨過來的幾位看客,都不約而同道:“六十六台,六十六台,我們都數的真真的,絕對錯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