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是浩浩蕩蕩,還真一點都沒有誇大,周青林數了數,不說跟著過來的人,光是馬車就有十多輛,周青林心道,這應該是把家眷都帶來了吧。

  新知縣姓何,是一個長得胖乎乎,滿臉是肉的中年男人,原先在工部擔主事一職,這次外放是他自己要求來的。

  周青林也懶得打聽對方原來在工部主管哪一塊,也沒問他先前在屯田,還是虞部,亦或者水部,實在是這人一來縣衙後就各種打聽的行徑,讓周青林實在熱情不起來。

  這不,見此情形的楊縣丞和黃主簿,還特地留了個心眼,兩人偷偷商議過後,就沒把兩千兩銀票給拿出來,話說這可是給他們南川建造書院的銀子呢,可千萬不能出了意外。

  ......

  離開的那一日,周青林特地起了個大早。

  幾輛車馬就停在衙門外。

  馬車是前天就雇好的,一共五輛,來到南川兩年,周青林基本沒添置什麼東西,除了被子鋪蓋,衣衫鞋襪,其他剩下的就只有書籍了,所以沒費多大勁就把行李都裝上了車。

  車兒緩緩往城門口駛去,此時楊縣丞和黃主簿,以及眾衙役和書吏們,都跟在了馬車的後頭。

  見此情形,周青林也沒在車上坐著,從馬車上下來後,就與幾人並肩行步。

  大家一起和睦共事了兩年,要離別了,心中肯定不舍,都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可真真能坦然面對的又有幾個。

  更何況古代交通不方便,大多時候的離別,就是永遠。

  馬車很快來到了城門口,今日守門的守衛全都來了,吳才這幾日有些失落,心裡十分不願接受周大人的離開,心說自己當城門守衛也有十年了,可只有最近兩年他才覺得自己充滿了幹勁。

  吳才心想,要是周大人也能像先前的竇知縣那樣,一直待在南川縣做到致仕就好了。唉,以後再也看不到周大人提著竹籃跑來買菜的場景了。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周青林讓送行的眾人止步後,再次拱手道別,旋即提袍上了馬車。

  牛三趕著馬車出了城門,馬蹄踩在青石路上,發出“噠噠”的清脆聲響,等牛三手揚皮鞭正準備策馬啟程時,卻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呆了,他忍不住激動道:“老爺老爺,您快看!”

  聞言,周青林立即掀開了布簾,只見平日空曠的城門外,如今卻站滿了人。

  這是......給自己送行的?

  周青林看到了好多熟悉的面孔,作坊門房的老鄭頭抱著他的孫子—那個叫“小泥鰍”的小男孩。

  還有常和小泥鰍一起玩耍的,名叫“小魚兒”的男孩子,於老頭正抱著他,爺孫兩人正往這邊瞧呢。

  和老鄭頭他們四人站在一起的,則是作坊的工人來著,他們個個抹著眼角的淚,心中是萬般的不舍。

  而人群的另一邊,全都是各村的村民,站在人群最前頭的那幾個,應該是各村的里正吧,因為周青林看到新路灣村的里正也在其中。

  等見到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手裡正捧著一柄綴滿細布條的大紅傘時,周青林突覺心跳得厲害,旋即就熱淚盈眶了起來。

  萬民傘?對,這是萬民傘!

  腦海里立馬浮現出兩年前竇知縣離開的場景。當時看到百姓們為竇知縣奉上萬民傘時,自己就在心裡期盼過,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個為民造福的好知縣,有朝一日也能得到“萬民傘”的殊榮。

  如今,心中的期盼終於就在眼前,接過萬民傘,周青林激動非常,再看百姓們滿是不舍的眼神,這一刻,他覺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

  馬車一直往北,到了靈清後,一行人便改乘馬車為坐船了。

  原本從南川縣到京城,得先過了德州,然後再是滄州,最後才能到京城。這樣一通走下來,最起碼得花上十天的時間。

  如今走了水路,一切就方便了許多。

  水上連走了六日,第七天的早上,官船終於在大通橋碼頭靠了岸。

  李金早就安排了馬車在邊上等著了,看到老爺從船上下來時,他忍不住看了又看,心說老爺離家兩年了,可看自家老爺的相貌,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除了瘦了些許,其他一點沒變,還是那麼的精神煥發,那麼的神采奕奕。

  回到家中,與岳父岳母、妻子閨女自是一番家常。

  老劉頭和徐氏兩人見到身康體健的女婿後,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如今女婿升了大官,往後應該不用再去外任了。

  大丫姐妹幾個,這兩年和爹爹一直都有書信聯繫,所以見到爹爹後並沒有一絲的生疏感,周青林甚至覺得,要不是小閨女自持自己是個穩重的大姑娘了,否則早就蹦到他身上要爹爹抱了。

  轉眼間,幾個丫丫都已長大,明明應該高興的事,可不知為何,周青林卻有些失落。

  劉蓮芝清楚相公的心中所想,閨女長大了,接下來就要嫁人,她也捨不得呢。

  ......

  之後幾日,周青林並沒有急著去司農司報到上值。

  話說那聖旨上可是寫了二月底回京到任就可以了,現下才二月十八,所以著什麼急啊,自己還是好好在家清閒一段時間吧,多和岳父聊聊天,多給家人做些好吃的,挺好。

  這一日,老定國公夫人讓管家送了帖子過來,說是明日過府一敘,想商量一下江灝和凌姝的婚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