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個村由里正帶著排成一隊,而後跟隨衙役去禮房拿領糧單子,接著再去牛三他們那裡學如何種植新糧,最後再拿單子領了糧食和糧種回家。

  村民們學的非常認真,有好些人甚至從上午待到了下午,就為了能多聽幾遍種新糧的方法。

  周青林告知村民們,種糧途中如若有不懂的地方,儘管過來問詢便是。

  另外,在新糧成熟之前,衙門每個月都會派人前往各個村里指導種糧事宜,周青林讓大家無須擔憂。

  村民們聽後,自是感激萬分的。

  ......

  忙忙碌碌半個月,總算把所有糧種都發放了下去。

  這途中還發生了一件紅薯畝產量差點穿幫的事,其實已經穿幫了,只不過當時沒人相信而已。

  那日新露灣的村民過來領糧種,看到新糧種就是先前周老爺種的藥材時,大伙兒都驚呆了,等看到牛三他們幾個,更是腦袋暈的雲裡霧裡,心道,怎麼種藥材的夥計跑到縣衙里做活來了。

  大家正納悶著呢,結果就看到一身官袍的周老爺走了出來。

  眾人傻眼,這這這周老爺怎麼穿著縣太爺的官服啊。

  隨後反應過來,這周老爺怕就是縣太爺本爺了。

  想明白後,大家當下跪地磕起頭來。

  等輪到他們領糧種時,村民們更是激動地嚷嚷,這紅薯自己可是種出四千多斤一畝呢。

  周青林聽後,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想到先前自己壓低畝產量時,怎麼把新露灣這幫村民給忘了,要知道他們可是已經參與過種植的,對紅薯畝產量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自己先前的謊言這下肯定要被戳破了,周青林恨不得捂臉。

  哪知現場出現了奇怪的一幕,不管新露灣村民們怎麼說,旁人壓根就不相信。

  畝產四千多斤,怎麼可能,這幫人怕是在做白日夢吧。

  ......

  到了月底的時候,李煜提著大包小包回來了,依舊是半夜時分,陪著一起過來的仍是伍侍衛來著。

  兩個多月不見,周青林覺得自己的學生好像又長高了,他上前量了量,嗯,已經到自己肩膀了。

  李煜見狀,嘴角忍不住往上揚,心裡想著,等到了明年自己肯定就比老師高了。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16 21:41:32~2022-05-17 21:02:1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松鼠班長 10瓶;一小書蟲 3瓶;古它 2瓶;魚找水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80章 、連個招呼都不打

  自那日得了兒子的準話後, 定遠侯夫人姜氏,便滿心歡喜地盤算著娶兒媳的事來。

  辦過兩個女兒婚事的姜氏,對結親定親的流程自然是知曉的。

  是以,姜氏首先要做的, 就是先找人打聽一下人家姑娘的具體情況。

  比如年芳幾何, 可有婚配。

  否則冒冒然然就托人上門, 要是人家姑娘早已定了親,那豈不是要鬧笑話了。

  沈蕭一聽居然還有這種可能,頓時坐不住了,先前自己光顧著人家願不願意的事了, 還真沒想過對方有沒有訂親的問題。

  想到這裡,一向老成煉達的沈蕭, 難得露出著急的神色來。

  定遠侯夫婦看在眼裡,心下覺得好笑的同時, 更是安定了不少, 心想著,先前小女兒會這麼說, 定是看錯眼了吧。

  既決定要先找人打聽, 姜氏就開始在心裡尋摸著可以打聽的人,哪知空想了半日, 竟是沒找到一個合適的人來。

  離開京城十多年,如今才回到京里,往常那些與她要好的夫人們,都許久未聯繫過了,彼此之間肯定生疏了不少, 姜氏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冒然上門打攪了。

  再則, 姜氏也不知道那些夫人對周狀元家的情況了解多少, 別到時一問三不知,豈不是白忙。

  所以這事還得找一個知情的才行。

  只是這樣的人一時還真不好找。

  好在隔幾日沈氏帶著兒子回娘家來了。

  等知道母親是準備托人打聽周府的事後,沈氏有些意外,她沒想到自家哥哥只在面人攤上見過人家姑娘一回,就中意上了。

  不過緣分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對於周狀元家的事,沈氏倒是知曉一些的,特別是周家大姑娘,那可是聖上親自賜婚的定國公孫媳婦,當時沈氏還想著這姑娘怎麼這麼好命呢。

  想到這裡,沈氏便把去年皇上給周大姑娘賜婚的事告訴了母親,然後繼續說道:“那周狀元共有五個女兒,他府上的大小姐,女兒倒是見過一回的,那姑娘看著落落大方,且說話也是文文氣氣的,他家的二姑娘女兒雖未見過,不過有這樣儀態端莊的姐姐擺在這裡,想來周府其他幾位姑娘也定是不差的。”

  一聽女兒這話,對於這門親事,姜氏心中更是滿意了幾分,心裡想著,連定國公府都願意結親的人家,可見這家人的品行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想到這裡,姜氏興奮地問道:“那茜兒可知周府二姑娘如今芳齡幾何,可有婚配否?”

  沈氏想了想,道:“這些女兒倒是不知情的,不過那周府大小姐的歲數女兒卻是知曉的。大姑娘今年一十六,那二姑娘年齡大概就在十四、五歲左右吧,至於有無婚配,母親何不向黃次輔夫人打聽一下,女兒記得那日定國公府給女方送納彩禮時,好像是黃次輔夫人去的女方家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