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青林接過冊子打開,就見上頭登記的都是近幾年來南川縣乞丐的信息,包括原先籍貫在哪裡、年齡幾何,還有性別,以及來到南川縣後被安置到了哪個鎮、哪個村。

  原來,自從別的州縣把乞丐都往這邊送後,沒出幾個月,南川縣城的乞丐就多了好多,這讓縣城裡的居民頭痛不已,本來他們自己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你說救濟乞丐一兩頓倒是不打緊,可三天兩頭的上門討吃的,他們哪有這麼多啊。

  乞丐們似乎也發現長久下去不是個事,於是就想著繼續回到先前的縣城討飯去。

  哪知到了那裡沒幾天,半夜睡在破廟裡的他們又被人抓上馬車送到南川縣來了,且那些衙役如果看到有熟面孔的乞丐,上前就是一陣拳打腳踢,誰讓你老往這邊跑的,送出去又跑回來,你煩不煩啊。

  打得那些乞丐再也不敢走回頭路,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了南川縣城裡。

  就這樣,南川縣的乞丐每月都在增加,城裡居民幾乎每天一打開門,就有一隻缺了口的碗伸進來。

  走在大街上也是,沒個五、六個乞丐跟著,那都不叫上街,時間久了,南川縣城裡的居民簡直都快發瘋了。

  不但如此,由於吃不上飯,已有乞丐開始餓死,搶東西的情況也多了起來。

  竇知縣急的嘴裡長出了燎泡,當時也去各縣質問過此事,可人家先是來個不承認,後來又說你們縣反正有救濟糧可吃,怕啥。

  見這邊說不通,竇知縣又去拜見了晏州知府,想讓他出面阻止一下這樣的事,可晏州知府表面上裝作氣憤,等竇知縣走後,依舊是該怎樣還怎樣。

  也是,其他七個知縣都是跟他學的招呢,他再去說人家,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且晏州知府並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他的想法也跟七個知縣一樣,朝廷不是每年都有救濟糧給你們南川縣嗎,乞丐正是需要救濟的群體啊,所以給他們吃也是應該的。

  事情得不到解決,竇知縣就只能自己想法子了。

  後來就想出了就地安置的主意,於是把所有乞丐都招集到了一起,登記造冊後,再把他們分成了十幾批,然後分別安置到了南川縣管轄下的村落里。

  接著鼓勵他們開荒,給他們連免三年稅賦,就這樣,那些乞丐不用再四處流浪,也算是在南川縣安定了下來。

  “只是咱們南川縣本就田地不多,而山林又茂密,想開荒也不是件易事,是以這些人雖有了棲息之處,可想溫飽卻難啊。”楊縣丞嘆氣道。

  周青林也是這樣想的,那些缺德的每個月都會往這邊送乞丐,就像今天,一來就是二、三十個,要是他這邊再源源不斷把人往鄉下安排,日後不說乞丐吃不飽飯,恐怕當地的村民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自己得想別的法子才行。

  想到這裡,周青林又想起自己過來前畫的那些圖紙來,他覺得自己準備在南川縣搞經濟的方案似乎可以提前實施了。

  自從外放申請批下來後,周青林雖沒有即刻赴任,可待在家的十幾天裡周青林並沒有閒著,他對南川縣今後的發展作了許多的規劃。

  而其中的一條就是,周青林準備根據南川縣的資源優勢,在縣城裡開辦一個大作坊,專門從事木製品製作,這裡的木製品指的並不是家具這些,而是玩具一類的。

  利用前世自己擅長的物理學,周青林設計了好多種木製的兒童玩具,如果都生產出來的話,銷量肯定很不錯。

  而南川縣本就山林遍布,山上都是樹木,所以最不發愁的就是原料問題,這也是周青林想開辦木製品作坊的主要原因。

  至於開作坊的啟動資金,周青林準備自己先墊銀子進去,等盈利後再把自己的銀子取出來,之後作坊所掙的每一筆銀子,將全都用到南川縣的各項建設中去。

  所以這個玩具作坊,算是屬於整個南川縣百姓的。

  而作坊里的員工,周青林準備就讓這些乞丐來做吧,還有,以後要是再有乞丐過來,也全都安排進作坊里幹活。不挨餓還有工錢拿,想來他們肯定願意的。

  想到這裡,周青林當下安排起找場地和招幾個木匠師傅的事來。

  楊縣丞和黃主簿聽了周青林的計劃,心道,周知縣新官上任後的第一把火終於要開始燒了,只是不知道成效如何。

  不過在他倆看來,哪有這麼好開的作坊啊,心裡都有些擔心日後的銷路問題。

  可一想到銀子都是周知縣墊的,兩人也就沒啥話好說了,周大人掏自己的銀子為全縣百姓謀福利,他們無論如何都該鼎力支持才對。

  於是楊縣丞和黃主簿立馬把找場地和招木匠的事都接手了過去。

  這讓周青林心裡舒了口氣,要想成功,有個好的團隊是至關重要的,而目前看來,楊縣丞和黃主簿還是挺不錯的。

  吃過中飯,周青林又去了後花園一趟,自從紅薯種下後,他一天往後花園最起碼跑上三趟。

  紅薯苗已經露出幾個綠芽出來了,再有一個月,應該能抽出很長的藤來了,到時就可以剪下來插種了。

  要知道,為了藤苗能長的粗壯,把紅薯埋到地里時,周青林可是特地加了不少肥料下去呢。

  這些牛糞都是周青林讓來城裡賣菜的村民幫自己收來的,花了一百個銅板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