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著又做起下一張試捲來。

  這次周青林並沒有像府試和院試那樣,把所有考題全部答好再謄抄, 而是做一張,抄一張, 這樣倒是輕輕爽爽的,也不怕會出現漏題。

  到了中午飯點的時候, 貢院裡米香瀰漫, 好多考生已經收起卷子,開始煮飯了。

  聞到香味, 周青林方覺得肚子有些餓了, 他把考卷小心地移到邊上,然後用一塊小鵝卵石壓著, 這樣就不怕突然起風時,會把試卷給刮跑了。

  這塊石頭還是他在河邊鍛鍊時撿來的,是乳白色的石英石,跟和田玉差不多,挺好看的。

  昨晚周青林把它也放進了考籃里, 這不, 此時用來當壓卷的鎮紙剛剛好。

  壓好卷子之後, 周青林並沒有像其他考生一樣點油爐做飯,而是把手在裡衣上擦了擦,然後從考籃中拿出幾塊糕點,一口一口吃了起來。

  他的計劃是,等把所有點心都吃完了,再開始做吃的,要知道,三天做二十二張試卷,時間上並不寬裕,如果此時自己不抓緊些,到時候再著急忙慌的,做出來的文章怎麼可能好得了。

  至於吃飯的事,隨便對付一下就行了,自己到這裡是來考試的,答題做卷才是當下最關鍵的事情。

  對於吃的,還是能將就,就將就吧。

  更何況,他這糕餅可是在城裡的酥芝園買的,一包茯苓糕,一包綠豆如意餅,好吃著呢。

  不用點火做飯,速度自然就比別人要快許多,是以,不到半刻鐘,一頓午飯就解決了。

  隨後,周青林往嘴裡塞了一塊蜜餞,那溜溜的酸味頓時讓他的眼睛眯了又眯。

  哎喲,這提神效果簡直槓槓滴。

  於是在大多考生吃飽了飯,開始有些蔫頭耷腦想打盹的時候,周青林依舊頭腦清醒地在做著考題。

  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這一做就做到了酉時末,外頭的天早已經暗下來了,他還有兩道四書題沒有答完。

  看來,這兩張試卷要留到明天再答了,幸好明日考得是一詩一賦,還有一篇經文,題量並不大,自己應該能完成。

  想到這兒,周青林不得不佩服起自己的先見之明來,還好自己把時間安排得緊,不然今日未完成的題卷就不止兩張了。

  周青林把考卷都收了起來,他可沒想過熬夜做題卷的事。

  他覺得與其半夜三更點著蠟燭傷眼睛,還不如晚上早點睡覺,明天早點起來做試題呢。

  等把筆墨都放進考籃後,周青林把案板拿了下來,想了想,他又把紅漆馬桶提到了考舍外頭。

  號房狹小,本身睡覺就攤不開,再有一個馬桶放在裡頭,周青林怕自己不小心一伸腿,吧唧,給踢翻了,到時那場面,想都不敢想啊!

  拼好了木板,周青林躺了上去,再往胸前蓋了一件薄衣裳後,就閉眼睡覺了。

  動了一天的腦子,他早已疲憊得不行,沒過一會兒就睡著了。

  與此同時,其他號房的考生正就著燭光,依舊在奮筆疾書呢。

  巡場的考官們過來巡視時,看到整排考舍只有這一間號房黑著燭火,都有些詫異。

  等他們走近看時,才發現裡頭的考生已經開始鼾聲不止了。

  眾考官搖頭,心道,這又是一個混日子的。

  ......

  第二日,晨曦剛徐徐拉開,輪班巡場的差役就看到,昨晚那個讓考官們不齒的白面書生,已經在提筆寫文了。

  而此時,大多考生都還在睡覺,就是有幾個沒睡的,那也是雙眼紅紅,一看就是熬夜通宵的那種。

  就這樣,周青林按照自己設定的節奏,把第二日的考題卷也做完成了。

  今日的詩題是:《過雲溪水作》,要求作七言絕句一首。

  如今周青林已不再是以前那個寫詩就頭痛的詩廢了。

  在過去的一年裡,經過崔講學的教廷,加上自己孜孜不倦的歷練。

  現下,像這種以景抒情的絕句早已不再是他的難題了。

  理解了題意後,周青林提筆落墨,溪水為寫意,蒲草抒情心,洋洋灑灑寫下借景抒懷的二十八個字來,而後加以修改和潤色。

  在心裡再默讀上一遍,品了品,不錯,周青林滿意地點點頭,而後把詩句都謄抄到了答題卷上。

  而賦題為 :賦得士之不託諸侯,何也?要求五言八韻。

  這是《孟子》萬章章句下中,萬章問孟子的話。

  意思是問:讀書人不寄託於諸侯,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是不敢呀,諸侯失去了自己的國家,然後去寄託於其他諸侯,符合一定的規矩,而讀書人寄託於諸侯,不符合規矩啊。

  既然找到了出處,也懂得其意,周青林便沒有耽擱,他執筆落墨,作起賦來。

  諸侯失國,而後托於諸侯,禮也,士之託於諸侯,非禮也。

  ......

  兩包點心雖多,可也禁不住一個成年男人一天三頓的吃啊。

  這不,到了第三日,那茯苓糕就只剩下最後的兩塊了。

  這麼一點肯定填不飽肚子。

  至於還有一包幹糧,他準備第三場考策論的時候再吃,那可是最費時費神的一場,自己得留足時間去應對。

  所以今日他得開始做飯吃了。

  伸手踢腳,挺胸仰頭。

  做好伸展運動後,周青林就從考籃的最上層拿出了油爐和小鐵鍋,接著從米袋裡抓了兩把大米放到鐵鍋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