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水翻滾開後,劉蓮芝就把切好的蘑菇放進湯里,然後倒入雞蛋液,用筷子劃開,最後再把青菜放了進去,這樣一碗清香四溢的蘑菇青菜蛋湯就做好了。

  就著這湯,幾個孩子可以多吃上一碗飯呢。

  吃過飯後,周青林拿出書箱,把從府城帶回來的東西拿了出來。

  “這幾包點心待會兒讓你們娘分一分,你們自己收著慢慢吃,記住,每天可不許吃太多,不然蛀牙就吃不了東西了。”

  這些點心是他在瑞雲街的香芝齋里買的,他聽客棧掌柜說,安州府就屬這家的糕餅點心最好吃,早上他去買的時候點心鋪門口已經有好些人在等著了。

  今天坐馬車回來時,怕把點心顛碎了,周青林可是一路都抱著書箱呢。

  聽說又要分吃的東西,小丫忙爬到炕上把自己的小木箱給抱了下來,這是準備裝好吃的點心呢。

  劉蓮芝見小閨女這急切的樣子,不免覺得好笑,她也沒讓幾個孩子失望,把點心一包包打開,拿出其中的一半然後給幾個閨女分了起來。

  孩子多了,爹娘總有關心不到的地方,有些東西你多了她少了是常有的事,開朗的孩子就會直接說出來,就如三丫和四丫。

  而靦腆的孩子就會選擇悶在心裡,就像大丫和二丫,她們不說,爹娘也就不會知道她們心裡的想法,時間長了,就會有種被父母忽視的感覺,漸漸的整個人就會變得心裡壓抑又缺乏自信了。

  周青林可不想讓這樣的問題發生,他不想讓孩子覺得父母厚此薄彼。

  是以自從幾個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儲物箱後,每次買回來的新奇吃食,周青林都會拿一半出來給閨女們分一分,每人一樣的數量,誰也不吃虧。

  至於分好之後,姐妹們之間怎麼吃就是她們自己的事了。

  不過據周青林所知,每次都是三個小的吃得最快,一般撐不過三天就全吃光了。

  而大丫和二丫常常會把自己的那份拿些出來分給幾個妹妹吃。

  自從平均分配的方案執行後,周青林發現姐妹幾個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了。

  這才是每個做父母最願意看到的。

  周青林把書箱裡的毛筆也都拿了出來。

  “這毛筆爹爹特地買來給你們寫小楷的,喏,一人一支,小丫的這支就讓你娘幫你收著,等再大一些你就可以用了。”

  嗯嗯,小丫點頭,她現在已經能寫幾個簡單的字了呢,昨天娘親還說再過兩年她也可以去上學堂了。

  想到上學堂的事,劉蓮芝記起了姑姑和她說的話來:“那族學的夫子已經請好了,就是方王村的林秀才,再過兩日就可以報名上學了。”

  “這林秀才是族長他們提議請來的嗎?”

  周青林有些不解,他沒想到族長會請他來做夫子,在原身的印象里,這林秀才可是個因循守舊的迂腐之人,最是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

  至於原身為什麼會這麼清楚,那還是因為林秀才女兒的事,當時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

  當年他的女兒成親沒多久,女婿就因病去世了,因為兩人沒有孩子,所以林夫人就想先把女兒接回家,然後再讓她改嫁來著。

  哪知林秀才知道後卻死活不同意,說什麼自古“好女不嫁二夫”,女兒就該對死去的夫婿從一而終云云。

  可憐他的女兒,娘家不接收,而婆家人又整天罵她是克夫的喪門星,最後一氣之下就絞了頭髮到水月庵當姑子去了。

  眾人聽說這事後,紛紛都唏噓她的不幸遭遇,哪知林秀才卻覺得自己女兒的做法是貞潔婦人的典範,引以為傲著呢。

  周青林心道,如果由他來當族學裡的夫子,那麼三丫她們念書的事恐怕就懸了。

  先不說這老古板教不教族裡的女娃念書,就憑他這種拘泥守舊、冥頑不靈的封建腦袋瓜子,自己也不敢把女兒交給他教啊。

  到時可別把他家的三丫四丫給教成兩個小迂腐了。

  聽了相公的顧慮後,劉蓮芝也有些不放心讓女兒們去上族學了。

  “我聽姑姑說,叫林秀才到咱們族學教書是三弟的主意,好像也是他寫信給姑父他們的。”

  周青水?

  周青林有些詫異,這人在京城呢,沒想到手伸的這麼長,居然還插手族學請夫子的事,不過想到這老宅的歸屬,他也就釋然了。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房子和銀子都是人家給的,族長和族老們也只能聽金主的意見了。

  想了想,周青林說道:“到時咱們再看,實在不行,就讓三丫她們和大丫二丫一樣,都在家跟著我學吧。”

  本來他還想讓孩子們感受一下集體生活,多交幾個好夥伴的,看來這想法很大可能要泡湯了。

  知道可能上不了學堂,三丫和四丫有些提不起勁來,年前娘親就把書袋給她們做好了,和新衣裳一樣的布料,且還在上面繡了爹爹畫的向日葵花,可漂亮了。

  唉!這下都沒機會背了。

  “走走走,爹爹帶你們挑書桌去!”

  看不得兩個孩子悶悶不樂的樣子,周青林決定帶幾個閨女去張木匠家買桌子去。

  如今她們寫字都在飯桌上,幾個人湊在一塊兒手臂擺不開不說,八仙桌老是抬來抬去也不方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