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那倒不是。”周珩乾脆坐在她身旁,與她一起望著那邊。“我見過太多沉冤昭雪、失而復得的喜悅;也見過太多樂極生悲、好景不長的悲劇。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看得淡了。”
覃竹輕輕嘆了口氣,“你一定經歷過很多艱難的事。”
周珩不答,卻道:“我瞧他們還要忙上一陣,如今本地父母官來了,我也可以功成身退。你若要謝我,不如再陪我去海塘上走一圈吧。”
“好啊,同去。”覃竹乾脆地答應著,站起身來。
兩人迎著海風,攀上高高的堤壩,地形陡峭,間有碎石,覃竹走的東倒西歪,周珩伸手握住她的手。她掙了掙,沒掙開,嘴角彎了彎。
此時已是傍晚時分,漫天紅霞,煙波浩渺,登上堤壩,遠眺大海,覃竹覺著的心都開闊了。
“周大人,你沒見過海潮襲來的時候,浪頭足有三丈高,一個村子瞬間就被淹沒了。海浪就如洪荒巨獸,能吞噬一切,讓人心驚膽寒,可你看現在,這麼靜,這麼沉,只覺得壯美,它可真是喜怒無常。”
周珩站在她身後,深吸了口氣,微鹹海風中有覃竹身上清新的皂角香氣。他亦看著海面感慨,“是啊,很美。東南沿海壯麗、西北高原開闊,還有物華天寶的京城、碧波水韻的旖旎江南……”
覃竹回頭看他,臉上露出嚮往之色,“你都去過麼?”
周珩微微點頭。
“難道你都不用上朝?不用做事?整日遊山玩水?”
“我的職責就是代天子巡視四方。”周珩一笑。
“哇,這差事可真是……深得我心。”
“若是你願意,不如與我同行吧?”周珩說的似乎順理成章,其實他的心也噗通噗通的跳著。
“啊?”覃竹嗔目結舌。
周珩的聲音里有些緊張,有些誘惑,更多的是真誠。“我們可以先回京城,你一定會喜歡‘抱月軒’的八碟八碗、金明寺的晨鐘暮鼓、滿山紅楓;然後我們可以去潞州,我母親如今就在潞州安養,我家宗祠族人都在潞州。以後無論我去哪,只要你願意,我們都並肩同行。我會和你一起看遍大粱的千里江山。”
“啊?”覃竹的臉紅得好似漫天霞光,到此時她才頓悟,周珩在向她表白。
她諾諾半晌,心裡又甜蜜,又慌亂,於是開始胡言亂語:“那,那我的店怎麼辦?我還得賺錢呢!我還得看著我哥,免得他哪天發神經,又惹什麼大麻煩。還有書院、老賈,小李掌柜,還有……”
周珩的笑意更濃,乾脆打斷他,“你哥自然有梁先生看著,至於你的店,有老賈,有小李掌柜,不是正方便你逍遙自在。你不是說要把“覃記”做大做強?不如就在京城先開個分號,再去潞州開個分號。屆時我保證,絕沒人敢招惹你。”
“我是吹牛的!那得多少錢啊!”覃竹見他也跟著自己胡說八道,扶著額頭笑了起來。
“我給你出本錢。”周珩也笑,“考慮下吧,覃老闆。”
覃竹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周大人,怎麼好像你都給我計劃好了?”
“我的習慣是謀定而後動。”
覃竹笑了一陣,安靜下來。笑容還在臉上,笑出來的淚珠也在臉上。有那麼一瞬,周珩覺得她身上透出無限的傷感,“可我的習慣是隨遇而安。”
她聲音平靜,神色亦平靜,帶著些遺憾與抱歉,“周珩,我們太遠了。是澶州到京城,是廟堂與江湖。真的,太遠了……”
周珩深深望著她。“阿竹,情不因因果,情亦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懂你慎而重之,也請你相信,我這對你說的話,亦是慎而重之。”
他慢慢的抬起手,掌心一枚精巧的銀耳環,一段竹節上兩三片竹葉閃著清亮的微光,正是當日覃竹在袁家撬鎖時遞給他的。
“我一直珍藏此物,因我拿了這個,是以決定將我的劍留給你。望你明白我對你從無唐突輕慢之意。”
覃竹微微一愣,她還以為耳環不知落在何處了,卻不曾想過在周珩的手上,而周珩的劍她也一直好好的珍藏著,不是沒想過要還回去,而是心裡有隱隱不舍。
周珩將那竹節耳環收攏在手心,“你不必急著回答我,若是你的回答是否定,等我離開澶州之時再告訴我。”
覃竹含笑將目光投向遠處海面,靜靜站了片刻,這才回頭對他頷首。“好。”
---
他們從海塘上走下來時,已暮色深深。魏錕、潘季良和覃何衣,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商定了後續工期、物料、人手調配等諸多事宜。
漁幫眾人已經收工,卻並未離開,慢慢都聚集在毛竹堋外。
覃何衣為首,陳堂主在側,身後數百漁幫弟子,他們齊齊抱拳,聲動天地,“多謝周大人,多謝魏大人!”
周珩肅然,魏錕與潘季良也放下手中的“大粱東南海域圖鑑”,他們緊走幾步,在毛竹堋外並列站定,亦抱拳還禮。
“願從今日起,東南百姓再不受海水倒灌之苦,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一切拜託各位了!”
(下一章開頭是個小小的覃何衣番外,然後正式進入揭開屠村案故事,本文沒有完結哦,只是漁幫盜銀修海塘這個故事,暫且告一段落!)
覃竹輕輕嘆了口氣,“你一定經歷過很多艱難的事。”
周珩不答,卻道:“我瞧他們還要忙上一陣,如今本地父母官來了,我也可以功成身退。你若要謝我,不如再陪我去海塘上走一圈吧。”
“好啊,同去。”覃竹乾脆地答應著,站起身來。
兩人迎著海風,攀上高高的堤壩,地形陡峭,間有碎石,覃竹走的東倒西歪,周珩伸手握住她的手。她掙了掙,沒掙開,嘴角彎了彎。
此時已是傍晚時分,漫天紅霞,煙波浩渺,登上堤壩,遠眺大海,覃竹覺著的心都開闊了。
“周大人,你沒見過海潮襲來的時候,浪頭足有三丈高,一個村子瞬間就被淹沒了。海浪就如洪荒巨獸,能吞噬一切,讓人心驚膽寒,可你看現在,這麼靜,這麼沉,只覺得壯美,它可真是喜怒無常。”
周珩站在她身後,深吸了口氣,微鹹海風中有覃竹身上清新的皂角香氣。他亦看著海面感慨,“是啊,很美。東南沿海壯麗、西北高原開闊,還有物華天寶的京城、碧波水韻的旖旎江南……”
覃竹回頭看他,臉上露出嚮往之色,“你都去過麼?”
周珩微微點頭。
“難道你都不用上朝?不用做事?整日遊山玩水?”
“我的職責就是代天子巡視四方。”周珩一笑。
“哇,這差事可真是……深得我心。”
“若是你願意,不如與我同行吧?”周珩說的似乎順理成章,其實他的心也噗通噗通的跳著。
“啊?”覃竹嗔目結舌。
周珩的聲音里有些緊張,有些誘惑,更多的是真誠。“我們可以先回京城,你一定會喜歡‘抱月軒’的八碟八碗、金明寺的晨鐘暮鼓、滿山紅楓;然後我們可以去潞州,我母親如今就在潞州安養,我家宗祠族人都在潞州。以後無論我去哪,只要你願意,我們都並肩同行。我會和你一起看遍大粱的千里江山。”
“啊?”覃竹的臉紅得好似漫天霞光,到此時她才頓悟,周珩在向她表白。
她諾諾半晌,心裡又甜蜜,又慌亂,於是開始胡言亂語:“那,那我的店怎麼辦?我還得賺錢呢!我還得看著我哥,免得他哪天發神經,又惹什麼大麻煩。還有書院、老賈,小李掌柜,還有……”
周珩的笑意更濃,乾脆打斷他,“你哥自然有梁先生看著,至於你的店,有老賈,有小李掌柜,不是正方便你逍遙自在。你不是說要把“覃記”做大做強?不如就在京城先開個分號,再去潞州開個分號。屆時我保證,絕沒人敢招惹你。”
“我是吹牛的!那得多少錢啊!”覃竹見他也跟著自己胡說八道,扶著額頭笑了起來。
“我給你出本錢。”周珩也笑,“考慮下吧,覃老闆。”
覃竹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周大人,怎麼好像你都給我計劃好了?”
“我的習慣是謀定而後動。”
覃竹笑了一陣,安靜下來。笑容還在臉上,笑出來的淚珠也在臉上。有那麼一瞬,周珩覺得她身上透出無限的傷感,“可我的習慣是隨遇而安。”
她聲音平靜,神色亦平靜,帶著些遺憾與抱歉,“周珩,我們太遠了。是澶州到京城,是廟堂與江湖。真的,太遠了……”
周珩深深望著她。“阿竹,情不因因果,情亦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懂你慎而重之,也請你相信,我這對你說的話,亦是慎而重之。”
他慢慢的抬起手,掌心一枚精巧的銀耳環,一段竹節上兩三片竹葉閃著清亮的微光,正是當日覃竹在袁家撬鎖時遞給他的。
“我一直珍藏此物,因我拿了這個,是以決定將我的劍留給你。望你明白我對你從無唐突輕慢之意。”
覃竹微微一愣,她還以為耳環不知落在何處了,卻不曾想過在周珩的手上,而周珩的劍她也一直好好的珍藏著,不是沒想過要還回去,而是心裡有隱隱不舍。
周珩將那竹節耳環收攏在手心,“你不必急著回答我,若是你的回答是否定,等我離開澶州之時再告訴我。”
覃竹含笑將目光投向遠處海面,靜靜站了片刻,這才回頭對他頷首。“好。”
---
他們從海塘上走下來時,已暮色深深。魏錕、潘季良和覃何衣,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商定了後續工期、物料、人手調配等諸多事宜。
漁幫眾人已經收工,卻並未離開,慢慢都聚集在毛竹堋外。
覃何衣為首,陳堂主在側,身後數百漁幫弟子,他們齊齊抱拳,聲動天地,“多謝周大人,多謝魏大人!”
周珩肅然,魏錕與潘季良也放下手中的“大粱東南海域圖鑑”,他們緊走幾步,在毛竹堋外並列站定,亦抱拳還禮。
“願從今日起,東南百姓再不受海水倒灌之苦,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一切拜託各位了!”
(下一章開頭是個小小的覃何衣番外,然後正式進入揭開屠村案故事,本文沒有完結哦,只是漁幫盜銀修海塘這個故事,暫且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