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直到從宮裡出去,駱時行臉上還有些恍惚。

  等回到家之後,駱賓王看他這個樣子不由得緊張問道:“這是怎麼了?”

  難道是因為他被皇帝或者是太上皇責備了嗎?

  程敬微含笑看了一眼駱時行說道:“沒什麼,就是太上皇賜給了我們一道旨意。”

  駱時行回過神來恍恍惚惚看著他爹說道:“陛下……陛下給我們賜婚,還要參加我們的婚禮。”

  駱賓王:????

  他緩了一會才說道:“那……那你們想……”

  他雖然能夠接受駱時行跟程敬微在一起,但卻無法想像兩個男人成親的場面,尤其是當兩個人都位高權重,不存在誰依附於誰的時候。

  駱時行此時神魂歸位,眼睛亮亮說道:“擇日不如撞日,選個距離最近的好日子吧。”

  太上皇都開口了,不趕快抓住這個機會錯過要後悔的。

  駱時行其實不太在乎世俗的那張婚書,但是沒有就總覺得名不正言不順,等他跟程敬微結婚之後也就不會再有人跑過來要給他說媒了。

  至於給他跟程敬微送人的現象,一時半會還杜絕不了,不過那些直接拒絕就行,不用擔心得罪人。

  畢竟敢給他和程敬微說媒,一般女方都跟他們是門當戶對,直接拒絕面上不好看,總要想一個迂迴的理由。

  似乎沒人相信他跟程敬微能白頭偕老,那乾脆就堵上他們的嘴。

  程敬微自然是都依他的,哪怕駱時行說當晚成婚他都不介意。

  什麼好兆頭之類的,他跟小猞猁一同走過這麼多年風風雨雨,也不太在意那些。

  駱時行立刻拉著駱賓王的手搖了搖說道:“阿爹阿爹,你跟李先生他們一起幫我算一算嘛。”

  都快三十歲的人了,撒嬌起來也還是毫無違和感,駱賓王無奈,見他開心的樣子到底不忍心,最後忍住了嘆氣的衝動,因為不想讓孩子失望,只好轉頭去找李游道。

  看著駱賓王的背影,駱時行眨了眨眼轉頭看向程敬微:“我是不是過分了?”

  程敬微摸了摸他的頭說道:“沒有,伯父還是希望你開心快樂的。”

  駱賓王這些年顛沛流離,原本都已經以為兒子死了,後來駱時行名揚天下,他還曾以為只是同名,可就算後來知道駱時行就是他的幼子,他也做好了一輩子不復相見的準備。

  如今還能團聚,駱賓王已經很感激上蒼,他現在的不能接受純粹是觀念問題,倒並不是針對駱時行。

  駱時行也擔心駱賓王不開心,沒有哪個父親願意看著兒子“絕後”的,但這輩子他也不可能再找別人了。

  除了這件事情,駱賓王說東他都不往西的。

  當然駱賓王對他也沒什麼要求,就如同哪怕他覺得兒子跟男人成親不妥,也只是擔心他會被人看不起而已。

  駱時行一求他,他也就去找好日子了。

  實際上最近的吉日還真不少,畢竟皇帝登基選中的日子,周圍肯定都是好日子才行,於是乾脆就定在了一個月之後。

  聽上去似乎很匆忙,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但實際上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多。

  程敬微跟駱時行兩個人都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嫁娶,所以什麼迎親之類的步驟都可以省略了,兩個人商量了一下,駱時行結合後世的婚禮給制定了一個交換信物的環節,剩下的就是拜天地。

  雖然說不要那麼多禮節,但程敬微還是跑到外面去親手獵了一隻大雁回來送給他,搞得駱時行頗有些哭笑不得。

  除了這些就是請帖,駱時行本意就是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辦個婚禮,並不是真的想傳揚天下,所以在駱賓王帶著李游道等人寫請帖的時候說了一句:“不需要太多人,請一點親近的人就行。”

  駱賓王聽了倒也不替他委屈,因為他知道太上皇跟皇帝都要來,沒有比這面子更大的婚禮了。

  所以他直接說道:“你把人名都寫下來,我謄抄上去便是。”

  雖然針對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請帖寫法,但歸根結底也不過就是長輩平輩和晚輩這三種。

  駱時行拿起筆開始吭哧吭哧寫名字,結果不寫不知道,一寫嚇了一跳。

  武曌不用說肯定要送的,哪怕她知道,禮節也不能少,皇帝皇后也要送,還有皇子公主們,跟駱時行關係都還不錯,皇子人數少一點,一共六個人,但是公主人數不少啊,十一個呢,而他們之間還有不少已經成親的,自然是攜家帶口前來。

  再加上太平公主一家,武承嗣一家,粗略一算,皇親國戚就占了小一百人,除了他們還有狄仁傑一家肯定要請的,然後就是黑齒常之跟王孝傑,駱家和程家自然也不能落下。

  還有幾位先生的親族,除此之外英王李顯也不能落下,雖然關係一般,但不能皇親國戚請了一個遍就把他給落下啊。

  駱時行寫完整個人都有點恍惚了,他一直覺得自己游離在中樞之外,怎麼這麼一看牽連還不少呢?

  駱賓王看他寫完了便問道:“如何?大約多少人?”

  之前他聽自家兒子說請一請親友就行,還想著頂天就一百人了,這個規模不算大。

  結果他就聽到駱時行低聲說道:“大概……也就五六百人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