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頁
駱時行見他一臉無法想像的樣子,袖子一挽說道:“等著,我去給你摘槐花吃。”
他現在胳膊長腿長,但在爬樹而言卻並不如小時候靈活,大概因為腿太長了,總有一種無處安放的感覺。
程敬微在下面看著他頗有些擔心:“小心點,別摔著。”
駱時行試了一下覺得應該不至於,便信誓旦旦說道:“放心吧。”
然後他就真的爬了上去,瞄準一串開的最好最大的槐花想要摘下來給程敬微嘗一嘗,那槐花看上去就特別甜。
駱時行上去之後剛要伸手摘槐花,眼角餘光掃過院外,發現外面的過道似乎站著一個人,下意識的看了一眼便正好跟那人對上視線。
那是一個一身灰袍的僧人,此時正仰頭看著他,面色有些黯黃,臉上也有了些許皺紋,看上去並不年輕,唯有一雙眼睛清澈似水,此時正滿含關心地看著駱時行。
在跟駱時行視線對上之後,對方便立刻慌亂地移開了目光,低頭轉身便要離開。
駱時行下意識的喊了一句:“你別走!”
他忘了自己此時正在樹上,想要踏出一步追上那個人,結果一腳踏空差點從樹上摔下去,驚得程敬微在下面喊了一聲:“猞猁猻!”
灰袍僧人腳步一頓,似是有些掙扎,最後還是回頭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駱時行抱著樹幹穩住了身形,但那樣子卻依舊急切,似乎想要從樹上直接跳下來一樣。
而此時過道的兩邊都已經有護衛過來堵上,灰袍僧人捻動手中的佛珠,嘆息一聲抬頭看著駱時行說道:“我不走,你快下來。”
頓了頓他才有些悵然說道:“阿爹老啦,接不住你了。”
—全文完—
第484章
武周長安元年,武曌立李旦為太子。
長安五年,武曌退位。
李旦登基為帝,復國號為唐,大赦天下。
身為南越王,駱時行一早就動身走水路前往洛陽。
他趴在船舷上看著蔚藍的大海和海上星星點點的漁船說道:“咱們都六年沒去過洛陽了,也不知道現在那裡是個什麼樣子。”
程敬微幫他披上一件斗篷說道:“若是想念這一次就多呆一會。”
他們兩個正說話間,從船艙里走出幾個人正在談論著什麼。
駱時行轉頭就看到駱賓王正在跟李游道幾個人高談闊論,此時的駱賓王已經不再穿一身僧衣,只做平常士人打扮。
許是這兩年養得好,如今他已經不復重逢時那樣干扁瘦弱,臉上的皺紋也少了很多,看上去倒是比那時年輕很多。
駱賓王感受到他的視線,含笑對他招了招手:“猞猁猻,過來。”
駱時行立刻走了過去:“阿爹,怎麼了?”
駱賓王伸手幫他將斗篷系好問道:“我去真的沒事?”
駱時行微微低頭,如今他已經比駱賓王要高出半個頭,一臉無所謂說道:“真的沒事,陛下都已經大赦天下了,您的罪過自然也是被赦免的。”
駱賓王卻依舊有些憂心忡忡,他當年的罪名是謀反,這個一般不會再大赦天下的範圍里。
駱時行卻知道他擔心什麼,握住他的手說道:“別擔心,真的沒事。”
程敬微也走上來說道:“伯父不必憂慮,過去這許多年,洛陽應當沒有認識您的人了,就算有人看了出來,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來查南越王府。”
駱時行用力點頭:“對對,誰敢有異議我就去罵他。”
駱賓王聽後不由得失笑搖頭:“你們啊。”
不過他的心的確是安定了不少,正如程敬微所說,當年武曌在位,駱時行如日中天沒人敢惹,如今換了一個皇帝,他照舊受到優待,還是沒人敢惹。
誰都知道南越王在新任皇帝最困難的時候伸出過援手,並且從來沒有要求過回報,李旦一家都是重情的人,對駱時行十分優待,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這位這裡壓根就不存在。
不少人都感慨這位有運氣有遠見,自然也更加不敢惹他。
這次登基大典,駱時行的位置早早就被定在了第一位,甚至超過了狄仁傑。
哪怕他有王位在手這樣也比較超格了,郡王之上還有親王呢,陛下的幾個兒子可都是封親王了,更何況沒有職事官的皇親國戚跟朝臣壓根不站在一起。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代表著新帝對駱時行的重視,誰那麼不長眼還敢惹他。
駱賓王放下心之後就又去找李游道他們了。
當年駱賓王跟著駱時行回南越國的時候,他還曾經擔心自己會不習慣或者拖累兒子,後來遇到李游道等人倒算是找到了知己。
李游道等人跟他年紀差不多,經歷雖然不算太一樣,但都遇到過那些風風雨雨,更何況他們還有共同語言——駱時行。
李游道自然願意跟駱賓王交好,駱賓王則想從這些人嘴裡聽一聽這些年來他的幼子到底都經歷了什麼,自從駱時行詩作傳遍大周,駱賓王就已經知道了他的下落,只是卻不敢去找駱時行。
一方面是因為心有愧疚,另外一方面則是擔心自己的出現會給兒子帶來滅頂之災。
然而他能聽說的關於駱時行的消息太少了,除非發生大事,否則根本不知道駱時行的近況。
他現在胳膊長腿長,但在爬樹而言卻並不如小時候靈活,大概因為腿太長了,總有一種無處安放的感覺。
程敬微在下面看著他頗有些擔心:“小心點,別摔著。”
駱時行試了一下覺得應該不至於,便信誓旦旦說道:“放心吧。”
然後他就真的爬了上去,瞄準一串開的最好最大的槐花想要摘下來給程敬微嘗一嘗,那槐花看上去就特別甜。
駱時行上去之後剛要伸手摘槐花,眼角餘光掃過院外,發現外面的過道似乎站著一個人,下意識的看了一眼便正好跟那人對上視線。
那是一個一身灰袍的僧人,此時正仰頭看著他,面色有些黯黃,臉上也有了些許皺紋,看上去並不年輕,唯有一雙眼睛清澈似水,此時正滿含關心地看著駱時行。
在跟駱時行視線對上之後,對方便立刻慌亂地移開了目光,低頭轉身便要離開。
駱時行下意識的喊了一句:“你別走!”
他忘了自己此時正在樹上,想要踏出一步追上那個人,結果一腳踏空差點從樹上摔下去,驚得程敬微在下面喊了一聲:“猞猁猻!”
灰袍僧人腳步一頓,似是有些掙扎,最後還是回頭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駱時行抱著樹幹穩住了身形,但那樣子卻依舊急切,似乎想要從樹上直接跳下來一樣。
而此時過道的兩邊都已經有護衛過來堵上,灰袍僧人捻動手中的佛珠,嘆息一聲抬頭看著駱時行說道:“我不走,你快下來。”
頓了頓他才有些悵然說道:“阿爹老啦,接不住你了。”
—全文完—
第484章
武周長安元年,武曌立李旦為太子。
長安五年,武曌退位。
李旦登基為帝,復國號為唐,大赦天下。
身為南越王,駱時行一早就動身走水路前往洛陽。
他趴在船舷上看著蔚藍的大海和海上星星點點的漁船說道:“咱們都六年沒去過洛陽了,也不知道現在那裡是個什麼樣子。”
程敬微幫他披上一件斗篷說道:“若是想念這一次就多呆一會。”
他們兩個正說話間,從船艙里走出幾個人正在談論著什麼。
駱時行轉頭就看到駱賓王正在跟李游道幾個人高談闊論,此時的駱賓王已經不再穿一身僧衣,只做平常士人打扮。
許是這兩年養得好,如今他已經不復重逢時那樣干扁瘦弱,臉上的皺紋也少了很多,看上去倒是比那時年輕很多。
駱賓王感受到他的視線,含笑對他招了招手:“猞猁猻,過來。”
駱時行立刻走了過去:“阿爹,怎麼了?”
駱賓王伸手幫他將斗篷系好問道:“我去真的沒事?”
駱時行微微低頭,如今他已經比駱賓王要高出半個頭,一臉無所謂說道:“真的沒事,陛下都已經大赦天下了,您的罪過自然也是被赦免的。”
駱賓王卻依舊有些憂心忡忡,他當年的罪名是謀反,這個一般不會再大赦天下的範圍里。
駱時行卻知道他擔心什麼,握住他的手說道:“別擔心,真的沒事。”
程敬微也走上來說道:“伯父不必憂慮,過去這許多年,洛陽應當沒有認識您的人了,就算有人看了出來,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來查南越王府。”
駱時行用力點頭:“對對,誰敢有異議我就去罵他。”
駱賓王聽後不由得失笑搖頭:“你們啊。”
不過他的心的確是安定了不少,正如程敬微所說,當年武曌在位,駱時行如日中天沒人敢惹,如今換了一個皇帝,他照舊受到優待,還是沒人敢惹。
誰都知道南越王在新任皇帝最困難的時候伸出過援手,並且從來沒有要求過回報,李旦一家都是重情的人,對駱時行十分優待,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這位這裡壓根就不存在。
不少人都感慨這位有運氣有遠見,自然也更加不敢惹他。
這次登基大典,駱時行的位置早早就被定在了第一位,甚至超過了狄仁傑。
哪怕他有王位在手這樣也比較超格了,郡王之上還有親王呢,陛下的幾個兒子可都是封親王了,更何況沒有職事官的皇親國戚跟朝臣壓根不站在一起。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代表著新帝對駱時行的重視,誰那麼不長眼還敢惹他。
駱賓王放下心之後就又去找李游道他們了。
當年駱賓王跟著駱時行回南越國的時候,他還曾經擔心自己會不習慣或者拖累兒子,後來遇到李游道等人倒算是找到了知己。
李游道等人跟他年紀差不多,經歷雖然不算太一樣,但都遇到過那些風風雨雨,更何況他們還有共同語言——駱時行。
李游道自然願意跟駱賓王交好,駱賓王則想從這些人嘴裡聽一聽這些年來他的幼子到底都經歷了什麼,自從駱時行詩作傳遍大周,駱賓王就已經知道了他的下落,只是卻不敢去找駱時行。
一方面是因為心有愧疚,另外一方面則是擔心自己的出現會給兒子帶來滅頂之災。
然而他能聽說的關於駱時行的消息太少了,除非發生大事,否則根本不知道駱時行的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