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打聽不知道,一去縣衙才知內里都換了主兒,壓根尋不著黃關一家人,竟是跑的沒影兒了。

  縣衙里未跟著走的舊仆收了些賞錢才道:“秦老爺難道不知?黃知縣受朝廷貶斥,已經不是咱泗陽的知縣了。”

  秦啟大驚:“那黃知縣去了何處?”

  “到嶺南的窮鄉僻壤做縣丞去了,白日走得沒臉面,夜裡出的城。”

  掃地的老僕直搖頭:“怕是得罪了城裡的商賈大戶才不動風聲走的,而今又沒了權勢,怎能不偷偷的跑。”

  秦啟聽了這一番話,自知是人去樓空,一口氣沒喘上來,徑直暈了過去。

  “據聞是黃關以鹽引斂的那些錢財全都退歸到了商戶手上,但秦家犯事兒,那筆錢被充公了。黃關又騙誘了秦啟半數家財跑路,秦啟是人沒撈出來又賠了錢,氣的臥床不起。”

  新知縣上任之時,首先便清理了關在牢里的囚犯,秦中流放當日,張放遠和許禾前去看熱鬧,不由得說去這些腌臢事。

  “秦家和黃關這麼多年蛇鼠一窩,最後鬧成這樣也是報應,只是我還有一事不解,黃關究竟是怎麼被余大人發現貪污之事的。”

  張放遠道:“我也是後頭才得知,當初鹽政面見了商戶以後便有了決斷,當日黃關便召了秦中前去密談。”

  “守著動靜的應招商戶以為黃關把鹽引給了秦家,拿了銀錢求黃關在鹽政面前美言的商戶自是不愉,覺著黃關早有心秦家卻故意騙他們錢財,於是便把黃關收繳錢財的事情捅到了余大人手上。”

  張放遠笑嘆了一聲:“算是弄巧成拙了。”

  許禾看著前來相送流放的秦家人哭嚎一片,也算是對這些年受欺壓的百姓一個交代。流放隊伍逐一遠去,鼎沸人聲也跟著慢慢去了,兩人沒有跟著隊伍上去。

  張放遠輕輕一帶把許禾拉進了些,他拾起許禾的雙手:“事情告一段落,秋收後便要去鹽地取鹽上鋪子了,到時候又有得忙,趁著現在還有些空閒,咱們回鄉一趟吧。”

  許禾回握住了張放遠:“好。”

  第131章

  這些年逐步在城裡站穩了腳跟,回鄉里的次數倒是越來越少了,去城裡前兩三年十天半月的就得回去一次,瑞錦瑞鯉小時候就在村子裡長大,才到城裡也是惦記著村里,後來一點點的大,城裡的地皮踩熟了,瑞錦又奔忙著學業科考,回去也從每月變成了節日。

  再往後頭些,像是一家人能整整齊齊的甚至是只有過年祭祖才回去了,素日也只有張放遠跑著生意回去的勤些。

  此次回去準備在村裡的老宅子住上幾日的時間,頭一日夜裡丫鬟僕役就開始給幾個主子準備了衣物行禮,第二日清早上,宅門口便套好了一輛供乘坐的馬車,又兩輛馬車裝載了好幾個大箱子。

  張放遠是不如何愛做馬車的,晨起時天氣涼爽,晴朗又未曾出太陽,騎馬是再好不過了,他覺著一人騎著索然無味,吩咐了僕役牽了兩匹馬出來,叫上瑞錦與自己一道。

  小鯉哥兒倒是也想騎馬撒歡,到底是有些孝心,想著他小爹獨一人坐個大馬車也悶,索性便留在車裡陪他許禾了。

  泗陽到雞韭村車馬行程快,不過一個多時辰就到了,小鯉哥兒在馬車上細數著回了村里要吃些什麼。

  “這陣子咱村隔壁的西瓜最是多的時候,定是要親自前去採摘幾個,魚塘里捕魚也不能少,熬湯做羹,我最拿手的一道菜。”

  許禾笑道:“幾日的時間夠得你折騰,只要到時候別覺著無趣了又趕著想回城裡去。”

  “怎會,咱們村周遭能吃能玩兒的地方最是多的,哪裡膩味得了。”

  “前些日子管山的王四來報,山里丟的小東西長得壯實肥美了,小鯉哥兒不是吵著想去打獵,過兩日空閒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張放遠回頭瞧見瑞鯉竟然一反常態沒有伸長了脖子在馬車窗前張望,扯著馬到馬車旁頭去,聽見兩人正在商量吃的。

  “好啊,好啊!”小鯉哥兒連忙應承,他也是好久沒有去山林里玩兒了:“張大人,爹都答應能進山里獵捕了,你這次可不能再推脫,高低得給我打兩隻野雞。”

  瑞錦回頭看了小鯉哥兒一眼,無奈搖了搖頭:“好。”

  小鯉哥兒高興的搖了搖許禾的手臂,一家人說說笑笑的,倒是沒多一會兒就到了村口。

  這陣子正是秋收時節,太陽冒頭不高,村戶都在田地間爭分奪秒的趕著收割莊稼,地里熱鬧的很。

  張家這次雖然也是輕車簡從的回鄉,但是這些年家業變大,便是自以為的已經足夠極簡低調,可卻也不是昔年兩口子幾個口袋加起來才幾十兩銀子的時候了,上城回城還得猶豫一番是步行還是做牛車。

  田地間勞作的村戶老遠就聽見了道上的動靜,紛紛放下手頭的活計伸長了脖子觀望,距離道上近些的村戶吆喝了一聲:“是張地主回村來了!”

  村民一聽是張放遠回鄉,連忙都從地里田裡出來到夾道上去觀看熱鬧,瞧著張家大車小車的行禮,華麗的大馬車嘖嘖稱奇,待看見高頭大馬的張放遠和一旁與之並肩,個頭已快不輸他的張瑞錦時,大伙兒更是沸騰。

  “聽說張瑞錦高中了進士,已經授官了,這可了不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