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張放遠知秦中的譏諷,他並未放在心上,不過也未讓秦中撈著好:“秦家與知縣大人乃是姻親關係,想必知縣沒少給秦家美言,此次鹽引秦少爺志在必得了。”
他的聲音不算小,周遭的商戶聞言不免都看了一眼秦中,原是得意事,但此次鹽引一事秦家未曾占到一點知縣女婿的便宜。
秦家未曾拿出五萬兩的銀子孝敬知縣,自然也沒得到獨特優待。
此次和尋常商戶一般花了一萬兩銀子才得來此處,倒是黃關會斂財,舍了五萬兩想出這麼個主意來,前來商戶十餘個,多的都賺了,怪不得對秦家是愛搭不理。
秦中心裡本就不愉,這朝諸人還以為他多占便宜,可謂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他冷哼了一聲,盛氣凌人瞪了諸人一眼。
“甄有鑫,見鹽政。”
衙役傳來一聲唱宣,正在小聲議論的商戶登時安靜了下來,旋即被念到名字的商戶一整衣衫,抱著錦盒進了屋。
人走後,商戶議論:“鹽政依次相見考察?”
諸人心有不安,大抵上是曉得了知縣所謂的優待是優在何處了,如此一個個相見,在前頭的不免占便宜,萬一鹽政瞧中,後頭的錢算是白給了,說不定連鹽政都見不著。
張放遠看著與其在這裡打轉焦急,不如安心等著,左右是如何等結果都不會變,他乾脆在旁頭找了個凳子坐下歇息,整理翻看帶的東西是否齊整。
鹽政考察要看足夠的家底證明,得拿出值當得起做鹽商的家底產業,以防止有人假報。
若非是家裡有了鐵礦,要達到鹽商的資格還是差了一截,不過現在卻只帶田地和山林的產業,大抵上便可湊夠了。
鹽政見人倒是快,一炷香的時間就見了三個商戶,張放遠見出來的商戶面色瞧不出鹽政是否中意,倒是讓後頭的商戶安心一些,張放遠也更為好奇這位鹽政了。
“這前頭的商戶莫不是都多塞了銀兩,怎的遲遲不到老爺。”
看著一茬茬的人進出,秦中見了鹽政出來一臉春風得意,遠斜了張放遠一眼,僕役見遲遲挨不上自家,不免也為張放遠所報不平。
張放遠動了動眉心,天氣熱,等得就更讓人心燥了。
他抬頭看了看,進去了出來的商戶雖未得結果,但大都已經輕鬆坐在廊檐下吃茶納涼,剩下的商戶也只廖廖二三,此時坐立不安的在廊子上來回走動,疊手看著內室。
好半晌後,立著的商戶都陸續見了鹽政,一直礙到了最後,張放遠才聽到衙役唱到自己下名字。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來,讓僕役捧著錦盒恭敬的往堂室前去。
前前後後近兩個時辰,幸好鹽政未有嫌麻煩,否則他在後頭怕是見不到鹽政了。
他心中覺得知縣的安排大有意思,不偏不倚,把他安置為最後一個,兩廂早已經面和心不和,在這頭特地擺他一道。
正理著思緒,門應聲而開,張放遠正要行禮,抬頭見著坐在主位上,說了許多話正在吃茶的人,不由得一怔。
他竟是沒有想到讓泗陽商戶炙手可熱的鹽政竟然就是前些日子在駱家一同宴飲的餘明達。
那日他因瑞錦高中愉悅,他又見老人家和善,席間沒少侃話。
他知餘明達是駱檐故友,想著駱檐人脈廣,料想著不是讀書人便是官員,這些年不乏有人前來拜訪駱檐,他都不曾見過,此次自也沒有過問,別人不說自己去問便有些攀附之心了,還真沒往鹽政身上想。
“倒是巧了,不想張小友也來競招此次的鹽商。”餘明達見到張放遠也微有些意外,一次見了十幾個商戶,問話查看產業也是勞累,不過看到張放遠卻是微微一笑,他放下茶盞子:“坐吧。”
張放遠未有仗著見過餘明達而鬆懈,尋頭日子閒吃酒不講究規矩是為著大家都自在,但正經事上還不知輕重便是讓人覺得不懂事了。
他老老實實的行了個禮,按照程序把自己的產業交予餘明達檢閱,一頭推薦自己,把自己近些年為百姓做的好事撿著大些的事件說談,又說些效忠朝廷的好聽話。
雖未曾聽到別的商戶是怎麼跟鹽政對談的,但他想說的無非就是這些,朝廷是要臉面的。
官員作為朝廷的表率,無論兩袖清風的好官還是貪官污吏,一樣是在乎名聲體面。為此自然要看一個商戶是否有接濟災民,為身以及品德,這些都不錯下,還有一則也是最要緊的一則,便是讓鹽政覺得可選。
如何可選,自然是跟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最可選。
張放遠尚未放出惠於鹽政的話,倒是餘明達仔細的看了張放遠提交的產業文契,道:“張小友這些年接納災民做僱農,開荒耕種,增加地方稅收,又年年秋收後開倉濟民,當是商戶的表率。”
餘明達誇了幾句後,又道:“只是這交上來的產業卻不足朝廷招納鹽商的資格,是來的匆忙有所遺漏,還是另有隱情?”
張放遠小心答道:“回大人,小人上交的田地山林產業面上是不足朝廷的要求,然山林並不止市價。”
“你這山頭雖是不小有一百二十畝,即便肥沃高於市價那也不過三兩萬,加上土地也不足啊。”
“不瞞大人,此處山林有一鐵礦源,也是前不久才發現,小人尚未來得及上報給縣府朝廷。”
他的聲音不算小,周遭的商戶聞言不免都看了一眼秦中,原是得意事,但此次鹽引一事秦家未曾占到一點知縣女婿的便宜。
秦家未曾拿出五萬兩的銀子孝敬知縣,自然也沒得到獨特優待。
此次和尋常商戶一般花了一萬兩銀子才得來此處,倒是黃關會斂財,舍了五萬兩想出這麼個主意來,前來商戶十餘個,多的都賺了,怪不得對秦家是愛搭不理。
秦中心裡本就不愉,這朝諸人還以為他多占便宜,可謂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他冷哼了一聲,盛氣凌人瞪了諸人一眼。
“甄有鑫,見鹽政。”
衙役傳來一聲唱宣,正在小聲議論的商戶登時安靜了下來,旋即被念到名字的商戶一整衣衫,抱著錦盒進了屋。
人走後,商戶議論:“鹽政依次相見考察?”
諸人心有不安,大抵上是曉得了知縣所謂的優待是優在何處了,如此一個個相見,在前頭的不免占便宜,萬一鹽政瞧中,後頭的錢算是白給了,說不定連鹽政都見不著。
張放遠看著與其在這裡打轉焦急,不如安心等著,左右是如何等結果都不會變,他乾脆在旁頭找了個凳子坐下歇息,整理翻看帶的東西是否齊整。
鹽政考察要看足夠的家底證明,得拿出值當得起做鹽商的家底產業,以防止有人假報。
若非是家裡有了鐵礦,要達到鹽商的資格還是差了一截,不過現在卻只帶田地和山林的產業,大抵上便可湊夠了。
鹽政見人倒是快,一炷香的時間就見了三個商戶,張放遠見出來的商戶面色瞧不出鹽政是否中意,倒是讓後頭的商戶安心一些,張放遠也更為好奇這位鹽政了。
“這前頭的商戶莫不是都多塞了銀兩,怎的遲遲不到老爺。”
看著一茬茬的人進出,秦中見了鹽政出來一臉春風得意,遠斜了張放遠一眼,僕役見遲遲挨不上自家,不免也為張放遠所報不平。
張放遠動了動眉心,天氣熱,等得就更讓人心燥了。
他抬頭看了看,進去了出來的商戶雖未得結果,但大都已經輕鬆坐在廊檐下吃茶納涼,剩下的商戶也只廖廖二三,此時坐立不安的在廊子上來回走動,疊手看著內室。
好半晌後,立著的商戶都陸續見了鹽政,一直礙到了最後,張放遠才聽到衙役唱到自己下名字。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來,讓僕役捧著錦盒恭敬的往堂室前去。
前前後後近兩個時辰,幸好鹽政未有嫌麻煩,否則他在後頭怕是見不到鹽政了。
他心中覺得知縣的安排大有意思,不偏不倚,把他安置為最後一個,兩廂早已經面和心不和,在這頭特地擺他一道。
正理著思緒,門應聲而開,張放遠正要行禮,抬頭見著坐在主位上,說了許多話正在吃茶的人,不由得一怔。
他竟是沒有想到讓泗陽商戶炙手可熱的鹽政竟然就是前些日子在駱家一同宴飲的餘明達。
那日他因瑞錦高中愉悅,他又見老人家和善,席間沒少侃話。
他知餘明達是駱檐故友,想著駱檐人脈廣,料想著不是讀書人便是官員,這些年不乏有人前來拜訪駱檐,他都不曾見過,此次自也沒有過問,別人不說自己去問便有些攀附之心了,還真沒往鹽政身上想。
“倒是巧了,不想張小友也來競招此次的鹽商。”餘明達見到張放遠也微有些意外,一次見了十幾個商戶,問話查看產業也是勞累,不過看到張放遠卻是微微一笑,他放下茶盞子:“坐吧。”
張放遠未有仗著見過餘明達而鬆懈,尋頭日子閒吃酒不講究規矩是為著大家都自在,但正經事上還不知輕重便是讓人覺得不懂事了。
他老老實實的行了個禮,按照程序把自己的產業交予餘明達檢閱,一頭推薦自己,把自己近些年為百姓做的好事撿著大些的事件說談,又說些效忠朝廷的好聽話。
雖未曾聽到別的商戶是怎麼跟鹽政對談的,但他想說的無非就是這些,朝廷是要臉面的。
官員作為朝廷的表率,無論兩袖清風的好官還是貪官污吏,一樣是在乎名聲體面。為此自然要看一個商戶是否有接濟災民,為身以及品德,這些都不錯下,還有一則也是最要緊的一則,便是讓鹽政覺得可選。
如何可選,自然是跟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最可選。
張放遠尚未放出惠於鹽政的話,倒是餘明達仔細的看了張放遠提交的產業文契,道:“張小友這些年接納災民做僱農,開荒耕種,增加地方稅收,又年年秋收後開倉濟民,當是商戶的表率。”
餘明達誇了幾句後,又道:“只是這交上來的產業卻不足朝廷招納鹽商的資格,是來的匆忙有所遺漏,還是另有隱情?”
張放遠小心答道:“回大人,小人上交的田地山林產業面上是不足朝廷的要求,然山林並不止市價。”
“你這山頭雖是不小有一百二十畝,即便肥沃高於市價那也不過三兩萬,加上土地也不足啊。”
“不瞞大人,此處山林有一鐵礦源,也是前不久才發現,小人尚未來得及上報給縣府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