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想起歸家的生活,金小三嘆了口氣,“家裡的兄弟娶了媳婦兒,跟咱們就離心了。不在家好多年,爹娘不如原來的親。在家兄弟給氣受,我就來投奔安營長了。我來的時候,這邊已經來了好幾個北疆的兄弟。我們安營長原先管著雜誌辦事處,雜誌你知道吧。大梁的獨一份,就是咱安營長辦的。”金小三說起這個,與有榮焉。

  “我們這些人過來了,安營長先給咱們在雜誌辦事處找了活干。立馬就開始為我們兄弟盤算。這些缺胳膊少腿獨眼的兄弟們能幹什麼呢?安營長和咱們一合計,不如還干農場。干農場,咱們的活也不重。活多的時候有短期工來。平時咱們就自己拔拔草,澆澆水。”

  “我今年攢了點錢,準備托老太太給我說個媳婦兒呢。”金小三不好意思地笑笑,“不瞞小哥說,我還沒娶媳婦兒呢。不過在農場當正式工,那可是很體面的,好找媳婦兒。老太太是咱們安營長的奶奶,現在就愛給咱們農場裡的人說媒。安營長在北疆那會兒,老太太和老爺子還從余陽跑過去看他。那會兒還在和毛子打仗......”

  裴玉春就這麼蹲在那,聽金小三說北疆農場的事。腿麻了就動一動。胡將軍原本擔心餘陽農場只是個噱頭,沒想到實際上比聽說的還要好,怪不得徐昌明願意將弟兄們送過來。以後殘了的弟兄們來這裡,他們也是再放心不過的。

  宋石頭拉著美娘過來時,見金小三說得高興。自打開始賣瓜,小三的話越老越多,隨便拉上一個人就能嘮大半天。他無奈地喊道,“小三兒,回去了。”

  “哎。”金小三應了一聲,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對裴玉春說道,“咱們余陽的夜市熱鬧,小哥可以晚上去瞧瞧。就在這條街上。”

  “你們這是要去農場?”裴玉春問他。

  金小三將西瓜往車上搬,“是哩。回農場呢。”他轉頭瞧見宋石頭拎起茶壺,忙道,“石頭哥,我來。後來又賣了兩瓣瓜,還有一瓣我給嫂子留著呢。”他從桌子下的筐里將一瓣西瓜拿出來遞給美娘,“嫂子,西瓜籽兒要留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路易: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邱源娘:我的內心也是崩潰的

  平安:蔥油餅可真好吃啊。炫,我就是炫。

  不瞞各位說,前兩天我就著辣椒醬炫了三個饅頭,那可是真香。

  第139章 臉腫了

  裴玉春以想去農場看看為理由搭了個順風車,金小三坐在筐子邊,將裴玉春和美娘隔開。如今日子好過了,美娘身上養出些肉,大眼睛不再突兀地嚇人,反而越來越嬌俏。金小三止不住話頭,將在攤子上沒說完的話繼續說完。

  路上遇見一片綠林,樹木大都不高,卻顯得格外有生機。金小三指著那片綠林道,“到這片果林就是到咱們余陽農場了。咱們這有兩大片果林。等來年秋天咱們就能吃上果子了。”

  過了果園就是一片菜田,高高低低地搭著許多架子。金小三介紹道,“整個余陽的酒樓,小飯館都從咱們農場採買蔬菜。咱們這的菜又便宜又好。壞菜葉都扒下來餵豬了,一點沒有浪費的。”

  “喏,你瞧這竹林。”金小三示意道,“這是春天時,咱們農場人一起去山上挖的筍帶回來栽下的。竹林里養著雞,這樣夏天它們也有地方躲陰涼。”

  裴玉春瞧見一群羊在路邊樹林裡慢悠悠吃草,樹底下坐著幾個捧著書本的孩童。這樣的場景可不多見。放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貧窮的,這樣的孩子基本沒機會去學堂。更何況是幾個孩子人手一本書,瞧他們頭也不抬的模樣不像是看不懂的,應該是真的識字。裴玉春指向孩子們,好奇道,“家中買得起書本,何必需要孩子放羊。孩子們專心讀書豈不是更好?”

  “那可不是。小哥進城時沒看見咱們余陽縣的標語麼,掃盲!”金小三解釋道,“咱們余陽縣去年開了個余陽縣大學堂,一年只需要花五百文買課本,不交束脩,就是為了孩子們能識字。學堂里的夫子都是自願去教書的。余陽縣很多孩子都在裡面讀書呢。要是想專心讀書,從大學堂啟蒙後再找書院。該考功名的考功名。要是不願意繼續讀書,在大學堂里學的字也夠用了。現在咱們余陽縣一個字不識的恐怕只有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太。”

  裴玉春詫異地看向金小三,“余陽竟是這樣的嗎?”

  “是啊。咱們那些家裡有孩子的兄弟們都把孩子送到大學堂里讀書去了。現在不識字吃虧呀。就拿咱們農場來說,今年開春招工,頭一條就是要讀過書,會寫字的。”金小三拿下頭上的草帽扇了兩下,又將草帽戴了回去,“咱們場裡有個叫傅二山的。農場開春招工,他去年開始讀的書,一下子就被咱們農場招上了。那些不識字的只能幹相眼。羨慕也沒法,人家就知道識字的重要。聽說剛識字那會兒可用功了。”

  “你們住哪?我怎麼在這周圍沒看見房子?”裴玉春問道。

  “我們就住農場裡。安營長給蓋的房子,一家四間房,還帶個小院子。”金小三得意道,“晚上你若是沒有去處,可去我家裡住。我家裡現在就我一個人。”

  裴玉春立馬點頭,毫不客氣地應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