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兒臣就在想,製鹽而吃不起鹽,這不相當於織布穿不起衣一樣嗎?」

  「鹽稅乃是大月國的重要稅收,但也是百姓不可或缺的東西,為什麼要控制一定的量?就怕百姓都能吃的起後,價格低下來嗎?兒臣不明白。」

  沈東月認真的看向皇上,她心中其實一直在想,古代很多皇帝,是靠鹽來控制百姓、控制將士的。

  他們不願意讓百姓吃到足夠的鹽,因為只有吃鹽才會有足夠的力氣。

  第455章 論鹽下

  若百姓有了力氣,一旦再有了造反之心,揭竿而起的時候,會是一支很難對付的隊伍。

  這也是古代皇帝,對於控制鹽,那麼執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控制了鹽,相當於穩固了江山,雖然有些誇大其詞,但是確實是實情。

  那麼眼前這個所謂的明君呢?他是怎麼想的?也如同自己所想的一樣嗎?

  皇上皺了皺眉,「其實並非如你所想,這鹽牽扯甚多,而且咱們大月國可以製造出來的鹽,並沒有達到所需要的全部鹽量。」

  「除開平洲有一個製鹽的地方,再就是南面有一個。」

  「僅靠這兩地,還不足以支撐百姓隨意用鹽。」

  沈東月愣了愣,顯然是沒有想到會是這種原因,有些懵逼的看向皇上,「大海那麼大,怎麼會制的鹽不夠用?」

  「父皇,也就是說,只要能夠製造出足夠多的鹽來,那您就不控制鹽是嗎?」

  皇上直了直身子,「你認為是朕故意不讓百姓吃到足夠的鹽,所以才不讓制那麼多的嗎?」

  兩人大眼瞪小眼兒的,都懵逼了。

  皇上苦笑了一聲,「這鹽稅乃是最重要的稅收,朕肯定會控制在朝廷手裡,不管有反民也好,禍亂江山的也罷,誰都得不到這一塊的控制,這本就是相當於掌控了全部。」

  「但是若說不讓百姓吃到足夠的鹽,那可真的是冤枉朕了。沈東月沉吟了一下,「父皇,其實這鹽可以制的足夠多,但是那時候價格就會降下來。」

  皇上愣了愣,「這不就跟你當初說的薄利多銷一個樣子嗎?這有什麼要緊,只要能制出足夠的鹽,百姓也能夠吃,稅收並不會少很多。」

  皇上跟沈東月在這旁若無人的說著,有人不願意了。

  負責運輸跟分配的鹽政使上前一步,「皇上,臣認為,長樂公主此話不妥。」

  「那鹽可不是說便宜就能便宜的,想要制出更多的鹽,那就必定要加入更多的人手。」

  「可是人手增加上去了,鹽的價格卻下來了,這一正一反,中間就出了很多的差價。」

  「到那時候,鹽的稅收肯定下降,這樣一來,豈是像長樂公主說的那麼簡單?」

  沈東月歪頭看向那個鹽政使,「這製鹽一不用大人親自去,二這稅收是父皇的,中間的差價父皇肯定比你明白。」

  「父皇都沒著急,你著什麼急?這樣做可是動了你的利益?」

  「你不就是分派嗎?往下分派的時候一袋也是分,兩袋也是分,你就加個數目累著你了?」

  「你……」那鹽政使怒道:「長樂公主,我們在談論正事,你這般胡攪蠻纏,豈是有理?」

  「分派是不用我親自去,可是一旦分配的數目多了,那人手必定更要增加,這稅收一事豈是兒戲?」

  沈東月納悶了,「我怎麼胡攪蠻纏了,既然你覺得困難,父皇身邊另有能臣勇將,必定能幫父皇分憂。」

  「不就算個數嗎?哪裡像你說的那麼費勁?」

  「都說了薄利多銷,那數量上去了,利潤自然不會降下來,說來說去,你不過是在推脫。難不成那百以外的數目,你就不會算了?」

  那鹽政使怒道:「公主以為說句話,所有的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你不想想,你一句話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咱們大月國的製鹽一事,包括稅收、運輸乃至分派,都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規矩,你一句話就想打破它,簡直笑話。」

  沈東月很不理解,看向那鹽政使,「大人,我想問問,你每天午時吃飯,難道過了午時就不會吃了嗎?」

  「固定規矩怎麼了?就不能打破嗎?那種不好的規矩就應該打破。」

  「利國利民為主,稅收只要不落下就好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給百姓更好的生活才是利國根本。而不是你所謂的打破常規,就不願意去做。」

  「也許大人確實是因為我一句話,而忙了起來,但是你的責任是什麼?不就是幹這些的嗎?」

  「你若說你因為這件事情幹不了,就直接向父皇請辭,父皇自有能用之人。若是你能幹得了,那就把話好好聽著。」

  太子在旁邊聽的熱血沸騰,仿佛找到了當初沈東月坑百官糧草的時候。

  那時候,她也是這般,有理有據,舌戰百官。

  皇上沒有太子這般感覺,反而更加重視她話語中透露出來意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沈東月繼續說道:「百姓吃不起鹽就沒有力氣,那平洲百姓,甚至因為吃不到鹽,而妄圖從海鮮裡邊吸取鹽分。」

  「這且是沿海一帶,那不沿海的呢?吃不起鹽就省著用,一頓飯就用那麼一點點,那怎麼有力氣種地?沒有力氣種地,大月的糧食怎麼解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