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的「聰明才智」,看起來如此無用。

  縱觀歷史,好像只有忠臣才會因為帝王的猜忌蒙冤而死,真正想篡權奪位的人,反而不會,因為皇帝不敢。

  譚玉書雖然立的功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但嘉明帝會明目張胆搶他的功打壓他,就是因為在他心裡清楚的知道,譚玉書根本沒有別的心思。

  滿朝文武也差不多,若是譚玉書真的有實力造反,且有篡逆之心,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對他說話那麼大聲。

  那譚玉書到底有沒有篡逆之心呢?

  套用現代的一句話:當別人懷疑你有篡逆之心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

  到了戰場上,可就是他的地盤了。

  大軍兵分兩路進攻,一路直進青州增援,一路側翼包抄,打北戎軍一個措手不及。

  嘉明帝萬金之軀,他的鑾駕自然跟著大軍從正路慢慢走,而譚玉書則被命獨領一軍,在另一條路疾行而去。

  譚玉書領命率側翼軍離去,右相鄭興言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目光深沉。

  ……

  北戎軍還是由婆羅休贊領兵,之丘之戰後,他的日子過的可以說非常難受。

  被譚玉書偷襲成功後,屠盧可汗惱羞成怒,更將過錯怪責在他身上,對他的打壓厭棄更甚。

  婆羅休贊敢怒不敢言,只能將氣發泄到雍軍身上,這次進攻大雍,一定要大勝,一雪前恥!

  不知道是不是天助他也,正咬牙切齒的時候,居然收到了中原人的密報,密報詳詳細細的介紹了譚玉書側翼軍的情況。

  婆羅休贊眼前一亮,看來譚玉書他背後的人,也不一定想讓他贏啊。

  ……

  「不知譚太師今日身體可大好了?」

  「還是那樣,軍醫說不能見風。」

  「可是戰事在即,魏某這個參軍都沒見主將一眼,如何說的過去?」

  「那有什麼辦法,魏參軍還想把病中的太師,強行拽到馬上嗎?」

  魏參軍:……

  他是鄭興言這邊的人,待在譚玉書軍中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譚玉書敗。

  但一到地,譚玉書就「病了」,人都見不著。

  雖然在大雍軍中,參軍的權力非常大,但譚玉書可不是地位低下的武將,魏參軍也沒辦法硬來,只能鬱悶的退下。

  要是譚玉書真病了,那就更好了,光憑貽誤戰機,就能彈劾他的罪。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很久之前,他以為的譚玉書,就是另一個人喬裝的了,真正的譚玉書,早已換上北戎服飾,帶著一支精銳騎兵,悄悄進入草原。

  譚玉書一直覺得鄭興言這個人,比宋茗還可怕。

  最起碼宋茗只是貪,為了達成排除異己目的,勾結敵人這種事,他還是不會幹的,但鄭興言會。

  所以譚玉書毫不懷疑,鄭興言會用各種方法出賣他。

  那婆羅休贊會如他的願,來針對偏軍嗎?

  呵,婆羅休贊又不是傻子,主路軍那雖然人多,可有嘉明帝這隻肥羊呢。

  婆羅休贊數次和譚玉書交手都沒討的好處,對於他來說,或許偏路軍才是更難啃的骨頭。

  此時的他大概率只會利用雍軍內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將主力壓在主路軍那。

  戰場上刀劍無眼,嘉明帝但凡有個閃失,陪在他身邊的右相大人,可是難辭其咎哦。

  至於他嘛……

  譚玉書和他身後的精銳騎兵隊,像一隻幽靈一樣,無聲無息的挺進草原。

  北戎遊牧民族,多逐水草而居,藏在草原深處,很難找到巢穴。

  但當初他送給北戎的厚禮,可不是白送的。

  知道戎人喜歡華貴的寶石裝飾,譚玉書就從現代定製了大量人工寶石,池礫在裡面悄悄加了微型無線電定位追蹤器。

  因為無法補充電源,所以採用的微型光伏電池蓄電,功率不大,定位距離大概1.5-3公里左右。

  但北戎有犒賞大將的習慣,可汗賜予的寶物,自然會被那些大將視若珍寶,妥善保存,散落各大部落。

  譚玉書在青州待了五年,根據水草的長勢,可以大致推測出戎人駐紮的軌跡,而靠這些四散的星火,就能把那些大魚一網打盡。

  戎人就是怎麼想,也想不到還有這種黑科技。

  一邊有嘉明帝牽扯著主要火力,一邊開著掛,再打不贏,就太丟人了。

  無需多言,沖!

  只是譚玉書怎麼也想不到,最後的情況,居然會變成那種詭異的樣子。

  當他回師青州的時候,青州戍關邊將唐老將軍,一言難盡的告訴他:嘉明帝被戎人抓走了。

  譚玉書:?

  原來嘉明帝來前線御駕親征後,軍民士氣大振,一鼓作氣,將北戎軍打的落花流水。

  不僅如此,接下來連連大勝,最後竟然是追著北戎軍打,打的北戎軍棄城而逃。

  這個時候,唐老將軍就意識到不對了,連忙勸阻嘉明帝,不要再進軍。

  但鄭興言從沒打過仗,根本看不清戰爭虛實,他只以為婆羅休贊一定是主力去打譚玉書了,才會如此不堪一擊,立功心切的他,極力勸阻嘉明帝乘勝追擊,想立這不世之功。

  嘉明帝就更不懂了,被底下的人一忽悠,就以為自己有高祖遺風、天子威勢、所向披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