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在驛館住上一夜,翌日清晨,繼續啟程。
上京距西涼路途遙遠,質子走了一月時間才到上京城,照著婚車的走法,要走一個多月。
晏如脫下了嫁衣,只穿一身尋常的衣飾,等到了西涼再換嫁衣。
一路走走停停,遇到下雨的天氣,便會停上幾日,等走到邊境的時候卻發現走了近乎兩月的時間。
西涼與大魏交界是邊城,地處荒涼,土地貧瘠,就連水都成了稀罕物什。
送親的隊伍在邊城停下,眾人洗澡都成了難事,更別提每日的所需用水。
晏如令人去地下開井,西涼卻久久沒有派人來接迎親的隊伍,開井三日後,來了一個少年人。
少年人領著人開井,用了五日的時間就打出了一井水,晏如驚訝,親自去看,卻看到了熟悉的人。
是晏涇。
晏涇長得很高了,比晏如還要高出半個腦袋,見到姐姐後,他笑了笑,「我知曉姐姐回來,提前找到了最合適開井的地方,姐姐來了這裡,我也高興。」
「你如何知曉我會來?」晏如驚訝又感動,領著弟弟往屋裡走。
晏涇笑得靦腆,「半月前已有和親隊伍走過,我未曾看到您,故而猜測您快來了。」
「已有和親隊伍走過?」晏如驀地停了下來。
晏涇淡笑不語。
****
太后壽誕這日,皇帝大赦天下,在上京城內開設粥棚,救濟窮苦百姓。
晚間,煙火齊放,火樹銀花一瞬間,整座上京城都被點亮了。
趙鄲被兩位丞相灌醉,掙扎著來到長樂宮,時笙並沒有趕走他,反而讓人去煮了醒酒湯。
趙鄲眼中迷離,痴痴地看著對面的少女,「阿笙,朕可以擁有你了。」
時笙嗤笑,卻沒有點醒他,只說道:「陛下喝些醒酒湯罷。」
「阿笙,我們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來。」趙鄲笑了,猶如稚子,可時笙眼中沒有一絲光,只有淡漠。她站起身,喚來丹青,「陛下醉了,你去伺候下。」
丹青覷了一眼皇帝,小心翼翼地扶著去殿內休息。
時笙一人坐在殿內,宮人進進出出,端來醒酒湯,送來熱水。
忽然,她站起了身,朝外走去,丹青不知所措,下意識跟了上去。
時笙止步,「丹青,你再跟著,會毀了你自己。」
丹青怔忪,黑夜下太后的背影里透著孤絕,她咽了咽口水,「奴婢跟著太后,不會後悔的。」
「那你便跟著吧。」時笙輕輕笑了,抬腳離開長樂宮。
趙鄲宿醉,醒來的時候早朝都已經耽誤了,她慢慢地直起身子,宮女立即前來伺候她。
「令桃和來。」趙鄲不喜歡被其他人觸碰,想當然地要找桃和。
宮女頷首,低聲說道:「太后昨夜夢見先帝,今晨去皇陵了。」
「先帝、皇陵……」趙鄲猛地醒了,站起身就朝走去,走了兩步,雙腳無力,身子都跟著晃了晃,宮人撲過去抱住她。
趙鄲快速反應過來,「快,召時相、召時相。」
宮人不敢違逆,快速讓人去找時相。
時瑋被小內侍拖著跑進來,趙鄲早就換好了衣裳,她一把揪住時瑋,「時笙呢?」
「她、她在宮裡呀……」時瑋被趙鄲晃得暈頭轉向,眼見著趙鄲成了兩個影子後他一把推開對方,「陛下,臣頭暈了。」
趙鄲氣極,「她走了,說去皇陵,時瑋,她若不回來,朕拿你時家滿門問罪。」
「問罪?」時瑋氣笑了,面對趙鄲的瘋魔也不畏懼,反而高聲道:「陛下大可試試,太后去皇陵天經地義,你這麼瘋狂是為了什麼?弟霸兄妻嗎?陛下,臣飽讀詩書,知曉廉恥,您這般作為,若惹怒了臣,臣可告訴天下人。時瑋是臣,可也是禮儀之人。」
趙鄲驀地鬆了手,「你們算計朕、時瑋,朕對你不薄。」
「算計什麼算計,你將太后弄丟了,臣去哪裡找。」時瑋整理自己的衣袍,冷冷地看了皇帝一眼,什麼玩意。
時瑋也被鬧得沒了脾氣,「丟了就趕緊去找,臣不陪著陛下了。」
趙鄲渾身無力,跌坐在地上,掩面而哭。
****
邊城風沙多,常年不下雨,晏涇帶著人開出兩口井後就離開了,離開前給晏如留了一筆銀子。
邊城百姓不多,偌大的城池中不足千餘人,加上守軍,也不過兩千人。遍地荒涼與戰亂讓百姓紛紛離開這裡,晏如作為外來人,也不適應這裡的生活。
到了秋日裡,莊稼收成的日子,趁機買了些米糧,熬一熬,日子就會適應。
晏涇走後一月寄來一封信,說是冬日就回來。晏如不信他,將信燒了,自己過起日子。
邊城早晚溫差大,到了中午又會特別熱,百姓穿的衣裳也與京城不一樣,晏如學著做了兩身衣裳,想著早些做襖子,冬日裡就不會那麼難過。
誰知剛做了一半,外間有人敲門。
她忙放下襖子,朝外走去,就聽到了鞭炮聲,「誰呀?」
門是從裡面栓上的,她只好先將門栓放下,門剛開了縫隙,就被推開了。
「晏姑娘,今日是個黃道吉日,適合婚嫁,成親嗎?」時笙穿著一身紅色的裙裳站在門口,手中捧著一束艷麗的牡丹花。
晏涇站在她的身後,朝著姐姐做了鬼臉。晏如恍然,下一刻,時笙將花塞到她的手裡,砰地一聲將門關上。
上京距西涼路途遙遠,質子走了一月時間才到上京城,照著婚車的走法,要走一個多月。
晏如脫下了嫁衣,只穿一身尋常的衣飾,等到了西涼再換嫁衣。
一路走走停停,遇到下雨的天氣,便會停上幾日,等走到邊境的時候卻發現走了近乎兩月的時間。
西涼與大魏交界是邊城,地處荒涼,土地貧瘠,就連水都成了稀罕物什。
送親的隊伍在邊城停下,眾人洗澡都成了難事,更別提每日的所需用水。
晏如令人去地下開井,西涼卻久久沒有派人來接迎親的隊伍,開井三日後,來了一個少年人。
少年人領著人開井,用了五日的時間就打出了一井水,晏如驚訝,親自去看,卻看到了熟悉的人。
是晏涇。
晏涇長得很高了,比晏如還要高出半個腦袋,見到姐姐後,他笑了笑,「我知曉姐姐回來,提前找到了最合適開井的地方,姐姐來了這裡,我也高興。」
「你如何知曉我會來?」晏如驚訝又感動,領著弟弟往屋裡走。
晏涇笑得靦腆,「半月前已有和親隊伍走過,我未曾看到您,故而猜測您快來了。」
「已有和親隊伍走過?」晏如驀地停了下來。
晏涇淡笑不語。
****
太后壽誕這日,皇帝大赦天下,在上京城內開設粥棚,救濟窮苦百姓。
晚間,煙火齊放,火樹銀花一瞬間,整座上京城都被點亮了。
趙鄲被兩位丞相灌醉,掙扎著來到長樂宮,時笙並沒有趕走他,反而讓人去煮了醒酒湯。
趙鄲眼中迷離,痴痴地看著對面的少女,「阿笙,朕可以擁有你了。」
時笙嗤笑,卻沒有點醒他,只說道:「陛下喝些醒酒湯罷。」
「阿笙,我們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來。」趙鄲笑了,猶如稚子,可時笙眼中沒有一絲光,只有淡漠。她站起身,喚來丹青,「陛下醉了,你去伺候下。」
丹青覷了一眼皇帝,小心翼翼地扶著去殿內休息。
時笙一人坐在殿內,宮人進進出出,端來醒酒湯,送來熱水。
忽然,她站起了身,朝外走去,丹青不知所措,下意識跟了上去。
時笙止步,「丹青,你再跟著,會毀了你自己。」
丹青怔忪,黑夜下太后的背影里透著孤絕,她咽了咽口水,「奴婢跟著太后,不會後悔的。」
「那你便跟著吧。」時笙輕輕笑了,抬腳離開長樂宮。
趙鄲宿醉,醒來的時候早朝都已經耽誤了,她慢慢地直起身子,宮女立即前來伺候她。
「令桃和來。」趙鄲不喜歡被其他人觸碰,想當然地要找桃和。
宮女頷首,低聲說道:「太后昨夜夢見先帝,今晨去皇陵了。」
「先帝、皇陵……」趙鄲猛地醒了,站起身就朝走去,走了兩步,雙腳無力,身子都跟著晃了晃,宮人撲過去抱住她。
趙鄲快速反應過來,「快,召時相、召時相。」
宮人不敢違逆,快速讓人去找時相。
時瑋被小內侍拖著跑進來,趙鄲早就換好了衣裳,她一把揪住時瑋,「時笙呢?」
「她、她在宮裡呀……」時瑋被趙鄲晃得暈頭轉向,眼見著趙鄲成了兩個影子後他一把推開對方,「陛下,臣頭暈了。」
趙鄲氣極,「她走了,說去皇陵,時瑋,她若不回來,朕拿你時家滿門問罪。」
「問罪?」時瑋氣笑了,面對趙鄲的瘋魔也不畏懼,反而高聲道:「陛下大可試試,太后去皇陵天經地義,你這麼瘋狂是為了什麼?弟霸兄妻嗎?陛下,臣飽讀詩書,知曉廉恥,您這般作為,若惹怒了臣,臣可告訴天下人。時瑋是臣,可也是禮儀之人。」
趙鄲驀地鬆了手,「你們算計朕、時瑋,朕對你不薄。」
「算計什麼算計,你將太后弄丟了,臣去哪裡找。」時瑋整理自己的衣袍,冷冷地看了皇帝一眼,什麼玩意。
時瑋也被鬧得沒了脾氣,「丟了就趕緊去找,臣不陪著陛下了。」
趙鄲渾身無力,跌坐在地上,掩面而哭。
****
邊城風沙多,常年不下雨,晏涇帶著人開出兩口井後就離開了,離開前給晏如留了一筆銀子。
邊城百姓不多,偌大的城池中不足千餘人,加上守軍,也不過兩千人。遍地荒涼與戰亂讓百姓紛紛離開這裡,晏如作為外來人,也不適應這裡的生活。
到了秋日裡,莊稼收成的日子,趁機買了些米糧,熬一熬,日子就會適應。
晏涇走後一月寄來一封信,說是冬日就回來。晏如不信他,將信燒了,自己過起日子。
邊城早晚溫差大,到了中午又會特別熱,百姓穿的衣裳也與京城不一樣,晏如學著做了兩身衣裳,想著早些做襖子,冬日裡就不會那麼難過。
誰知剛做了一半,外間有人敲門。
她忙放下襖子,朝外走去,就聽到了鞭炮聲,「誰呀?」
門是從裡面栓上的,她只好先將門栓放下,門剛開了縫隙,就被推開了。
「晏姑娘,今日是個黃道吉日,適合婚嫁,成親嗎?」時笙穿著一身紅色的裙裳站在門口,手中捧著一束艷麗的牡丹花。
晏涇站在她的身後,朝著姐姐做了鬼臉。晏如恍然,下一刻,時笙將花塞到她的手裡,砰地一聲將門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