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子宓還想瞞著,倒是沈若筠見狀猜出幾分,這是她的嫁妝單子。娘親和齊婆婆最近總討論這個,現在又開庫房,想來是在替自己理嫁妝。

  等蘇子宓與齊婆婆議完事,沈若筠就靠到她身邊,直往她懷裡鑽。

  「都及笄了,還跟個孩子一般。」蘇子宓失笑,摟著女兒問,「這是怎麼了?今日不是與你姊姊一處,很開心麼?」

  沈若筠點點腦袋,又瓮聲瓮氣道:「娘,別這麼早忙這些。」

  蘇子宓見她已猜到了,也不再瞞她,「你的嫁妝自你出生,娘便備著了。因著你要嫁去琅琊王府,所以你祖母打算再添一倍。」

  沈若筠聽了母親所言,卻不覺開心,反而覺得心下沉甸甸的,搖頭道:「不必如此的。」

  「不算破費,而且很省事呢。」蘇子宓與女兒細細分說嫁妝事,「你祖母說,頭面首飾、四季衣裳,你吳姨母是不會虧待你的……置太多反而浪費,叫都折了鋪子與莊子。我想著你若回真定府,必走江南運河,便寫信請你舅舅在杭州替你置辦了。到時候,你來往也方便,還有……」

  沈若筠聽得眼眶泛酸,「娘,我……」

  「還早呢,你祖母說明年再過禮。」提到嫁女,蘇子宓也捨不得,忙擦了擦眼角的淚花,笑著問女兒,「世子今日與你提婚事了?」

  沈若筠搖搖頭,「是我猜的。」

  「我就曉得瞞不住你。」蘇子宓問女兒,「那阿筠是如何想的呢?」

  「娘……」沈若筠靠著娘,小聲將自己的疑問道出,「我又不是將軍,他為什麼會欽慕我?」

  蘇子宓一怔,沒忍住笑出聲來,「看來世子不怎麼會說這些。」

  「歷朝歷代,並非只有你姊姊一個女將軍,可卻只有一個聽瀾,世間也只有一個阿筠。」蘇子宓忍了笑,與女兒解釋,「人與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姐夫與你姐姐,你與世子之間都是不一樣的。你姐夫來此,是因為他知道你姐姐肩挑沈家與冀北軍事,十分辛苦,故而體諒她,替她分擔;世子來此,是因為他想做一個好夫婿,一來叫我們放心,二來是娘自己猜的,娘猜他如此行事,是想讓你的夫婿不比旁人差。」

  「可我覺得,他已經很好了……」

  蘇子宓聽著女兒的低聲細語,此時又不覺得遠嫁她難以接受了,輕輕拍著女兒的背,「那是因為我家阿筠,就得要世間最好的男兒才配得上。」

  「那……我要做什麼嗎?」

  「也不必刻意如何……因為你們還有很長的路,要攜手並肩走下去的。」蘇子宓與女兒道,「你只要與他站在一處,知道你們是彼此最親近的人就好。」

  與娘聊過後,沈若筠再見王世勛,也能明白他為何堅持留在真定府了。又覺得他孤身在此,必不如在夔州王府時事事遂心,難免會多留心他院裡事。

  蘇子宓教女兒理家事,對女兒的小心思只裝不知。

  入了冬,蘇子宓照舊要領沈若筠回杭州探親。沈若筠替王世勛備了些真定府的年貨土儀,讓王世勛回夔州過年。

  王世勛眼眸中儘是不舍,與她約定:「那我初五就回來,到時去杭州接你,咱們一道再回。」

  「不著急,我想要一隻夔州的花燈,」沈若筠笑著道,「你過了上元再來杭州接我吧。」

  沈鈺在一旁,見兩人有商有量,依依不捨,大呼上當,與佘氏抱怨,「若不叫世子來此,咱們便是多留阿筠幾年,他家也奈何不得。這下他來了,兩人日日這般處著……咱們再留阿筠,恐就結仇了。」

  「成了親也不是不回來了。」佘氏倒是樂見其成,她對小孫女的婚事已有規劃,「便是琅琊王不催嫁,咱們也不能太過拿喬,明年生辰後就納采,差不多一兩年工夫。」

  琅琊王府倒不是不急,而是不敢催,怕佘氏不滿意,又不許嫁了。故納采前,吳舒窈便親自前往真定府,除了給沈若筠送生辰禮,還帶來了王從騫寫的婚書,預備先將兩個孩子的婚事正式定下。

  兩家換了草帖與定帖後,佘氏覺得不必安排相看了,小孫女原來見王世勛,被長輩撞見還會不好意思,現在都不避她們了……吳王妃卻不同意,她可是連金簪都備了一匣子呢。

  王世勛雙手接過母妃給的匣子,因著沈若筠不喜太重的首飾,便從裡面選了只最輕的,將剩下的遞給王賡,叫他送去蘇夫人那裡。

  沈若筠聽說還得與王世勛相看,笑著問娘,「若是我相不中他怎麼辦?」

  蘇子宓哪還肯信她這話,捏了捏她的臉:「今日與他多說幾句話吧,相看後可就不得見了。」

  王世勛往日在真定府,都著青色、靛藍的衣衫,十分樸素。今日被吳王妃好一通打扮,著紫色緙絲袍,佩蹀躞帶,又戴金冠,立在院子裡等沈若筠。

  沈若筠雖與他極熟,但今日還是被他晃了眼,笑著打趣王世勛:「怪道還要相看呢,原是你在真定府太過簡樸,叫吳姨母看不下去了。」

  「主要是母妃備了好些金簪,若不相看,便無用武之地了。」

  王世勛拿出那簪子,上前替她插簪,「今日蘇姨母與你提親事,你可哭鼻子了?」

  「哪有哭鼻子。」沈若筠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他,「冀北邊境有我姐姐和姐夫,十分安定,我想著叫爹陪著娘四處遊山玩水去,他們也可以去夔州看我嘛……便是嫁了你,每年我也要回家來的,到時候先到杭州看外祖母,再回真定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