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還有黛玉在呢!

  她跟林家的關係密不可分,跟賈家的關係也是扯不開的,只要細心維護,日後未必借不上力。

  不敢相信這個結果的還有很多人,比如德妃。

  聽著別人的恭喜聲,她臉上的表情都是僵硬的,怎麼會是老四呢?

  應該是老十四才對!

  偏偏這是皇上金口玉言說出來的,還當著那麼多大臣、皇子們的面,讓她想要反駁都沒有地方著力。

  雖然她之前的對頭現在在她面前不敢再硬著來了,可以揚眉吐氣,德妃還是高興不起來。

  她擔心老十四,他這時候甚至還不知道這消息!

  德妃知道消息後立刻就讓人去給小兒子傳信了,還想要讓皇上傳召老十四回來,只可惜,她沒有單獨和皇上相處的機會,這話無從說起……

  雍親王府中,人人身上都帶著喜氣,雖然因為皇上的身體情況,他們要保持穩重,不動聲色,但身上的那股氣息控制不住的飄散出來,敏感的人仔細觀察是能發現的。

  大家也都能理解。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雍親王成了新皇,這雍親王府就成了潛邸了,之前用慣的人手就是新皇天然的心腹了。

  四福晉在聽到消息後就待在內室裡面獨自一人笑了許久,她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最後贏了的是他們!

  她笑著笑著,眼淚就下來了,在小佛堂里跪下,看著珍藏的兒子的衣裳,若是她的弘暉還在,就好了。

  三天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

  這三天的時間,很多人都過得很緊湊,最忙碌的就是禮部的人了,因為他們要負責登基大典的所有儀式,其他人也忙得團團轉。

  新皇要登基了,要做的事太多了。

  禮儀,是不能出錯的,眾人緊急翻找了以前朝代傳位的例子來做參考,在大清這是第 一回,沒有前例可循,而所有繁瑣的事,都要在三天之內敲定。

  因為皇上不敢保證三天之後還有氣息,所以禮部的人想要延長都沒有辦法。

  難道要跟閻王商量嗎?

  為了那步驟,還有穿戴,禮部甚至上演了全武行,有些人嗓子喊啞了,有些人鼻青臉腫,若不是有人鎮壓,還真不一定能吵出個結果來。

  若不是時間定死了,這些禮儀商議個半年都是正常的。

  而現在,一切都要濃縮在三天的時間裡。

  三天的時間,把登基大典的事敲定,趕製出了合身的龍袍,其餘的事,比如新皇的後宮冊封,老皇上的後宮如何安置等等問題,都先擱置了。

  這三天時間很順利,因為康熙的病情沒有繼續惡化,順利的在登基大典那一日簡單露了個面,讓登基大典圓滿進行。

  其他阿哥也沒有鬧,於是,雍正在萬眾矚目中坐上了皇位。

  年號已經定下來了,今年還是沿用康熙的年號,等到明年,就是雍正元年了。

  等從宮裡回來後,雲舒瑤和老太太、林如海、琛玉等人小小的擺了一桌宴席,也是填填肚子。

  在皇宮裡就別想著能吃好喝好了。

  林如海端起酒杯:「敬吾皇一杯。」

  酒杯中是低濃度的果酒,不醉人,女眷也能喝,所以大家都舉起了杯子,然後一飲而盡。

  四阿哥登基對於他們來說當然是好事。

  這代表著又是一代的安穩。

  不過再下一代……想到這裡,林如海給自己的杯子滿上,又是一杯酒下肚,愁上心頭。

  現在弘曆勢頭正盛,若是下一任儲君不是他,他就危險了,同樣,林家也危險了。

  不過,憑心而論,哪怕弘曆和他沒有關係,和三阿哥弘時比較,林如海還是會更看好弘曆。

  他的天資更出眾。

  若是說弘時可以勝任一個親王府的王爵之位,但一個王朝,就未必了。

  而且現在這段時期,對新皇來說也不容易,諸位皇子手中勢力不減,十四阿哥還有兵權在手上,即使目前這種情況他反叛的可能性不高,卻也需要注意。

  他們要是瘋了,合力掣肘新皇,不說舉步維艱,卻也相差無幾。

  太上皇應該也知道,但他現在的情況……

  雲舒瑤知道他的擔心,給他又倒了一杯酒:「新皇不是沒有手腕的人。」

  至於下一任皇上,雲舒瑤要說不心動,那絕對是假的。

  她當然也想自己外孫能更進一步。

  實際上,除非皇后能生出一個嫡子來壓他們一頭,不然日後儲君若不是弘曆,他肯定會被忌憚,下場不會好到哪裡去。

  這一點,弘曆不清楚嗎?就算是為了自救,他也會在他阿瑪那裡表現自己,而且,他現在是占了很大優勢的。

  他要做的,就是將這優勢保持下去。

  ——

  胤禛這時候坐在宮殿中,並沒有想像中的高興,雖然得償所願,可以施展報負,貫徹自己的理念,但是現在皇阿瑪還沒有脫離危險,那讓他猶如仰視高山的人現在躺在床上,臉上、手上都是露出來的老人斑,虛弱顯露無遺。

  看著皇阿瑪沉沉的昏睡著,胤禛出神了。

  他曾經預想過這一幕,但真的發生了,他只感覺肩上沉甸甸的,「你們候在這裡莫走開。」囑咐兩個兒子守在床前,胤禛就又回到了案前。

  皇阿瑪無法理事,所有的摺子都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就在一邊守在皇阿瑪身邊,一邊批改奏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