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用異能催生,再到田間地頭轉轉,做做筆記,指揮其他人做事,做出一副勤勞的樣子,就可以糊弄過去了。

  大部分時間,她都能自由支配,可以靜心修煉,閒暇時分,有心情了,也會去附近的廟宇或者是湖泊遊船,日子過得十分悠哉。

  在休沐日的時候,她的侄兒會過來這邊看她,看到她這樣子再看看自己,也不由得一聲嘆息。

  他為了在科考不得停歇,有朝一日真考中了做官,為了治下百姓也要盡心盡力,想要過上這樣的舒心日子,得要等他致仕才成了。

  雲舒瑤對他的羨慕笑而不語,她是定了主意要在這邊做出了一定成績之後才回京城的。

  其實也不遠。

  因為小麥和水稻的她是一起著手的,小麥先出成績,水稻慢一些,但之前就有方向了,現在不過在順著這個方向繼續延伸。

  幾年時間,足夠了。

  所以她在這裡一待,就待到了康熙五十九年,得到了讓她滿意的結果,看看年份,感覺也差不多了,也想兒子女兒了,可以回去了。

  她這一說要回去,黛玉:「……」

  她十分不舍。

  元哥兒就在書院上學,住在她家中,她很喜歡侄子。

  現在他這一回去,不知道多少年後才能見面了。

  元哥兒已經十二了,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郎,面如冠玉,文采斐然,陳漓數年悉心教導,不止一次說過若是自己有女兒、侄女,一定要和他結親的話來,讓元哥兒哭笑不得。

  他是擅長讀書沒錯,但從祖父、父親論,誰又不擅長?

  他並沒有姑姑、姑父說的那麼好。

  在這點上,元哥兒覺得要多虧了祖母的「打擊教育」,讓他知道了外面的天地有多廣,自己又有多渺小。

  他被誇贊,一個是親人,一個是家世,聽到他耳邊,自然好話更多。

  雲舒瑤這一回京,就先去面聖。

  她這幾年改良了水稻的種子,這種水稻它的產量提高的跟之前的小麥差不多,也能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增收三成至五成左右。

  而且還研究了另一種方向,它雖然產量增加的不多,但它有個極大的優點就是耐旱,在一些缺水的地區,也能種植水稻了。

  近距離的向皇上匯報的時候,雲舒瑤注意著康熙的狀態,然後發現這幾年的時間,康熙他……衰老了許多。

  聽到了這樣的好消息,只是讓人代替他親眼去看,面上看著激動,卻不大對勁。

  雲舒瑤的感知非常人可比,所以她注意到了康熙在袖子下半遮掩著的手不受控制的在輕輕顫抖,於是他把手完全蓋住了。

  雲舒瑤注意到了也當沒注意到,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嗎?

  康熙之前是中過風的,現在看來,更嚴重了。

  雲舒瑤這幾年做了什麼,康熙很清楚,一切都有人仔細報上來,所以並沒有耽誤太長時間,雲舒瑤就離開了皇宮。

  她一回到去,就進了書房,問起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她不知道的事。

  林如海沉默了一陣,嘆息:「有些事不能入他人耳,也不能留下文字。」

  所以他沒有告訴她。

  要說起來,並沒有鬧出多大的亂子。

  只是先太子在被圈禁中聽到了十四阿哥被冊封為撫遠大將軍的不知道因為什麼恩怨,集了他的一些未被清算的死忠,發起了逼宮。

  這場叛亂在剛開始就被消弭於無形了,然後太子直接自刎了,並沒有動搖到當今,但對於一個父親來說,一個親手養大的兒子這樣做,無疑傷到了他的心。

  在這方面,康熙是個比較心軟的。

  無論是哪個阿哥,他頂多就是圈禁,沒有殺子,那一鬧,二阿哥去世,身邊的人倒了血霉,血流成河。

  之後,皇上的身體就出了一些問題。

  近身的大臣多少都能察覺到一些,只是都諱莫如深,不曾在外面提起。

  雲舒瑤一聲嘆息:「原來如此。」

  「那現在京中,哪位呼聲最高?」

  林如海:「十四。」

  十四阿哥在西藏得了捷報,皇上大喜,立了碑文嘉獎,加上有德妃,有八爺黨在背後支持,他的呼聲是最高的。

  雲舒瑤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四阿哥呢?」

  林如海不說話了。

  不爭,即是爭。

  在他看來,四阿哥的可能性才是最高的。

  無他,四阿哥在政事上的理念於國是最有利的。

  而當今,聖名在外。

  即使晚年寬容了些,縱容了不少人,但他難道不知道弊端所在?只是為了名,也是老了雄心不再,但他心中肯定也有數。

  易地而處,若是自己處在聖上的位置,他只會選擇四阿哥。

  當然,揣摩聖意是大罪,哪怕是自己的枕邊人,林如海也不會說出口,任何秘密,只要說出口,就有暴露的風險。

  但這對雲舒瑤來說就足夠了。

  這說明林如海並不看好十四。

  前腳雲舒瑤的嘉獎下來了,後腳林如海直接在宮裡不出來了。

  不僅僅是林如海,所有重臣都在宮裡沒有出來,然後其他皇子阿哥也紛紛進宮,有進無出。

  琛玉臉色很凝重:「母親,我們閉門謝客。」

  因為剛得了嘉獎,他們家門外的巷子都被堵住了,現在情況很不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