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場戲做完,連個照顧少爺的奴婢都沒留下,白如安孤零零一個穿上衣服,在屋裡亂翻:牆壁上有把沒開刃的裝飾用短劍,枕頭底下翻到點吃的——想是傻子自己藏的。

  抽屜里還有兩包藥粉,白如安小心地嗅了嗅,眼神一暗。

  他知道這個劇本:樊陽城鐘鳴鼎食的大家族白家,掛掉的長房忠肅伯只有一兒一女是嫡出,嫡長子正是白悠(字如安),被後娘下藥害得身體虛弱、人也傻了,而嫡女白玥是遊戲女主角附身的那個……

  別誤會,這不是個嫡子復仇劇本,這是個……花木蘭征戰沙場劇本。

  天字第一號可攻略人物:衛慳,衛家的小將軍,正領命運送糧草去山河關,然後被延人伏兵打了個正著,受重傷逃回來被女主角順便救了。救了之後怎的呢?女主回來就發現嫡兄是被下藥弄傻的,就衝著後娘復仇,宅鬥鬥來斗去的,順便和小將軍談個戀愛。

  那麼哪兒花木蘭哪兒征戰沙場了呢?

  延人打下了山河關,來樊陽攻城了,女主就守城,守啊守的,和小將軍情深似海嘰嘰歪歪,援軍來了就從這世界畢業了,順便讓棄城逃跑的白家人包括後娘都按律伏誅了。

  「……」白如安在玩這個劇本的時候就想說了:你妹啊,好想操縱女主跟著衛小將軍去抵抗延人啊,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守在家裡鬥來鬥去,鬥雞眼啊你們!一個宅院裡頂天也就幾百號人,還是領軍打仗舒爽,像三國XX傳裡面千人同屏的國戰……

  咳……論男女思維的差異。

  這畢竟與遊戲中不同,白如安想,他要去主動尋找衛小將軍。

  ——既然知道衛慳那支運糧隊伍會中伏並全軍覆沒,豈有見死不救之理?

  白如安懷揣著房裡找到的所有值錢事物、短劍還有一枚玉佩,深夜偷偷摸摸溜出了房間,這麼大宅院躲個人還是可以的……中途看到個巡夜的小廝,白如安發揮了他那D級的渣渣近身格鬥術,將其捂著嘴放倒,繼續一路逃。

  他從馬廄里偷了匹馬,騎上就跑……因為實在沒有騎術這個技能,不得不放慢速度,在夜間的街道上小跑。

  樊陽城是邊關重地,然而西北邊是一百年紋絲不動的山河關,不虞有人進犯,規矩漸漸的也就寬鬆下來了。

  白如安一氣兒衝到閉鎖的城門下,順便製作了個粗糙的指南針,等到天明便混著人群出城門去。

  在這裡,除了樊陽城巍峨的城牆,還有那條寬達三十米的護城河——遊戲裡一筆帶過的數字,在現實中卻是一條天塹。

  白如安仔細地辨認方向,踏馬而過,直奔一條官道上。

  他在路上順便看了一眼這個身體的四維:體質233(長期「被」嗑藥),智慧69(嗑藥磕成了傻子),魅力233(傻子……),氣運13(哦)。

  白如安來後:體質233,智慧322(受到藥效影響),魅力322,氣運230。

  自古天險之地,當然是山嶺、河流的阻礙為佳,衛慳的運糧隊伍就是在樊陽外南山下的樹林旁中伏。

  白如安沿著官道縱馬小跑,腿上很快被顛得麻木了,仍是咬牙一番尋找,終於見到遠方蜿蜒而來的一支隊伍——說起來不過千人之數,但這個數字可不是遊戲或者話本里的東西,在現實里它已經足夠排列出數百米的長隊了。

  幾刻之後,白如安與隊伍前方的探馬相遇了,聽也不聽探馬說的什麼,只說道:「我要見衛將軍!我有來自山河關的重要軍情!」

  探馬中領頭的一個年輕人押著他去了。

  在運糧隊伍的最開頭,白如安就看見了騎著戰馬的衛慳衛小將軍:他身形挺拔如岳,星目劍眉這個形容對他來說恰如其分。就是難為了他頂了「衛慳」這個名字二十多年,他老子沒怎麼讀過書,看這個「慳」字的形狀還是心智堅定的意思,就這麼給兒子起了個「欠缺」的名兒……

  「我是樊陽城白家嫡子白悠!」不等衛慳開口,白如安開門見山道,「我來警示衛小將軍,前方有高能……不是,前方有伏兵!」

  衛慳擰起了眉頭,勒停了戰馬,緊緊盯著白如安道:「你有什麼證據證明你的身份,還有這個消息?」

  「信不信悉聽尊便!」白如安向前一拱手,行雲流水地一轉身,瀟灑無比地上馬走人。

  「且慢!」衛慳在身後叫道。

  白如安聽也不聽,一夾馬腹就狂奔出去,心中想道:裝完逼就跑,真刺激……啊啊啊啊顛死我了,死馬跑慢點——

  「將軍,是否需要將那人擒回?」探馬領頭的小將向衛慳問道。

  衛慳沉吟道:「此人極為古怪,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譚勇,讓前方探馬多注意些,多加派兩支隊伍。」

  「是!」

  不管衛慳信不信,白如安除了給他提個醒以外,沒有太多可以幫助他的地方。這位小將軍才是領軍用兵之人,白如安他根本沒那個技能。

  白如安不顧自己屁股,策馬狂奔,一路順著官道往前……是為了另一件事情。

  等天色大亮的時候,終於趕到回馬府——這座小城位於樊陽西南,是駐北軍專以存放糧草之處,其中有座軍械庫,今晚即將遭襲。

  延人裡應外合奪下山河關後,第一步先是掐斷秦國的補給,包括對運送糧草的衛小將軍設伏,還有派降將衛南過來將回馬府軍械庫騙到手;此後大軍圍困樊陽,也有一支兵馬是從回馬府繞路,總計三路大軍迂迴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圍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