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甜甜想到肥腸,咕咚咽口口水。「我最愛吃肥腸了,可一般人燒的跟我自己燒的也差不多。絲絲姐,下回何嬸兒再給你做,你叫我去品嘗一下好不?」
絲絲喝口水點頭。「行。何嬸兒說肥腸很好買,也不貴。你想吃哪天買到了我叫你。」
「嗯吶,妥了。」甜甜又吃了一塊兒棗泥花糕,絲絲笑她要胖。她摸摸自己微微發福的肚子,搖著頭感嘆:「胖了才好,胖了多有福。就跟你家隔壁劉嫂子似的,如今看著居然一臉福相。」
絲絲給她個大白眼:「那是平和好不好。日子過的舒心,人就會有一種從容淡定。」
甜甜點頭:「哦,原來我沒劉嫂子有福。我一天天的單位雞飛狗跳,回了家要麼做飯要麼管孩子,日子過的馬不停蹄。不如劉嫂子不上班省心,更不如青青姐自在。要有下輩子,我一定只生一個孩子。」
趙青青打趣道:「你家仨你捨得不要哪個?」
「哎呀,捨不得孩子咋辦?」
「哈哈……」
閨蜜在一起就是逗樂開玩笑,看了電影又轉去百貨大樓。仨人都是剛開工資,領了季度的各種票證,今兒敞開了看什麼都想買。
「馬上天暖和能穿裙子,咱們一人做一條的確良的裙子怎麼樣?」
新面料的確良,如今是大家的寵兒。甜甜一提議,趙青青立馬附和。回頭看絲絲不吭聲,倆人望著她很奇怪。
「何嬸兒給我做了一條。」
甜甜搖頭讚嘆:「這是什麼神仙嬸子,食物做那麼好就罷了,居然還會給你做衣服。哎,她做的手工怎麼樣,樣子好看嗎?」
絲絲點頭,何嬸兒在民國時期大家族長大,審美和手藝都沒的說。做的裙子既符合這個時代的保守,但又兼顧了審美。
「我回家要看,好看的話跟你的學。」
又要撞衫了嗎?絲絲無奈的笑。這時期人們的物資貧乏,有個好看的樣子都稀罕的很。
幾人扯了布,在食堂吃了羊雜湯,下午回去的時候已經四點。何嬸兒聽說甜甜也想學裙子樣式,笑笑說自己再給她畫一個。
「每人一個樣子,穿出去才好看呢。」
仨人仨樣兒,甜甜在吃了一頓何嬸兒做的飯後、對老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做飯、裁衣、繡花,針織女紅樣樣強。
這天絲絲再次收到遠在香港的來信,樓道里李甜甜拉住她進了自己娘家。
「姐,如今形勢雖說比之前開放的多。可你這明目張胆的跟海外通信,你不怕像之前似的?那你這可要吃虧的。」
好友一心為她,甜甜媽也附和閨女,覺得如今跟海外這麼聯繫不保險。
「到底是什麼關係,能斷則斷吧。忘了前些年因為這個吃虧的了?」
歷史的車輪會倒退嗎?絲絲沉默的坐著在思考這個問題。臨走謝過這母女倆,回家在書房寫了會兒東西出來吃飯。
何嬸兒大概也聽到什麼風聲,之前說還房子的事兒到如今也沒消息。她也接到了海外的信,有人甚至說這是釣魚行為。
「絲絲、我回信時就說讓姑娘別再往回寫信了,如果真有什麼事兒你就推我身上。」
「那怎麼行?」
不論這事情會不會吃虧,也不能將何嬸兒推出來做頂缸的。但這種事兒不僅是她自己,還涉及於解放,她不能魯莽。等晚上只有他倆了,她跟男人商量到底該如何。
「這不是胡猜嘛。上頭都讓逐步恢復與各方的關係,哪個無聊的在這兒瞎說八道。你放心,該咋地咋地,大膽的通信。也許很快就能入境。」
他這麼說,絲絲就放心了。甜甜老公膽小,她父母早已退休,對這些事情沒於解放知道的清楚。
翌日給生母照常回信,可這封信後好長時間都再沒接到對方來信。一倆月過去,絲絲猜測一定是何嬸兒寫信說了什麼。
她顧忌她們,怕她們因為她受連累。無論她們在不在一起,哪怕她沒養過女兒一天,確跟所有的母親一樣,只要看到哪怕一絲絲可能的危險,也會將它掐滅在萌芽。
何嬸兒轉告她,她生母已經搬家,讓她不用再通信。女人沒再說其他的話,絲絲卻能通過那雙慈愛的眼睛明白她們在保護她。
事實證明擔憂是多餘的,隨著時間推移變的更加開放,許多海外華人回國探親。何嬸兒接到來信,高興的來跟絲絲報喜。
「二月十五回來,說可能十七八能到。」
第六十三章
絲絲笑笑接過來信, 到底母親心有顧忌沒給她寫信,而是通過何嬸兒傳遞信息。
「準備一下做些她愛吃的。何嬸兒,您說是安排她住招待所還是在家裡合適?」
「您要願意, 肯定家裡更好。」
「那把石燕石竹的臥室收拾一下,換上新的床單被罩。她、她還喜歡什麼, 你看著布置。」
何嬸兒樂呵呵的應下,翌日買了新的床品回來。石燕石竹的臥室是上下鋪, 下面一米二寬,上頭一米。除了換了床品其他沒動,只在她可能快回來的時候每天在屋裡的書桌上放一束新鮮的花。
隨著時間推進,絲絲有一些些的緊張。畢竟是從未見過面的人, 雖然是生母, 可依舊陌生。
於解放幫她去調查過當年的趙家和佟家, 前者是當地突起的大商家, 後者乃是官宦之家, 滿清時期家族很多人為官。情況跟何嬸兒所言完全一樣。
絲絲喝口水點頭。「行。何嬸兒說肥腸很好買,也不貴。你想吃哪天買到了我叫你。」
「嗯吶,妥了。」甜甜又吃了一塊兒棗泥花糕,絲絲笑她要胖。她摸摸自己微微發福的肚子,搖著頭感嘆:「胖了才好,胖了多有福。就跟你家隔壁劉嫂子似的,如今看著居然一臉福相。」
絲絲給她個大白眼:「那是平和好不好。日子過的舒心,人就會有一種從容淡定。」
甜甜點頭:「哦,原來我沒劉嫂子有福。我一天天的單位雞飛狗跳,回了家要麼做飯要麼管孩子,日子過的馬不停蹄。不如劉嫂子不上班省心,更不如青青姐自在。要有下輩子,我一定只生一個孩子。」
趙青青打趣道:「你家仨你捨得不要哪個?」
「哎呀,捨不得孩子咋辦?」
「哈哈……」
閨蜜在一起就是逗樂開玩笑,看了電影又轉去百貨大樓。仨人都是剛開工資,領了季度的各種票證,今兒敞開了看什麼都想買。
「馬上天暖和能穿裙子,咱們一人做一條的確良的裙子怎麼樣?」
新面料的確良,如今是大家的寵兒。甜甜一提議,趙青青立馬附和。回頭看絲絲不吭聲,倆人望著她很奇怪。
「何嬸兒給我做了一條。」
甜甜搖頭讚嘆:「這是什麼神仙嬸子,食物做那麼好就罷了,居然還會給你做衣服。哎,她做的手工怎麼樣,樣子好看嗎?」
絲絲點頭,何嬸兒在民國時期大家族長大,審美和手藝都沒的說。做的裙子既符合這個時代的保守,但又兼顧了審美。
「我回家要看,好看的話跟你的學。」
又要撞衫了嗎?絲絲無奈的笑。這時期人們的物資貧乏,有個好看的樣子都稀罕的很。
幾人扯了布,在食堂吃了羊雜湯,下午回去的時候已經四點。何嬸兒聽說甜甜也想學裙子樣式,笑笑說自己再給她畫一個。
「每人一個樣子,穿出去才好看呢。」
仨人仨樣兒,甜甜在吃了一頓何嬸兒做的飯後、對老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做飯、裁衣、繡花,針織女紅樣樣強。
這天絲絲再次收到遠在香港的來信,樓道里李甜甜拉住她進了自己娘家。
「姐,如今形勢雖說比之前開放的多。可你這明目張胆的跟海外通信,你不怕像之前似的?那你這可要吃虧的。」
好友一心為她,甜甜媽也附和閨女,覺得如今跟海外這麼聯繫不保險。
「到底是什麼關係,能斷則斷吧。忘了前些年因為這個吃虧的了?」
歷史的車輪會倒退嗎?絲絲沉默的坐著在思考這個問題。臨走謝過這母女倆,回家在書房寫了會兒東西出來吃飯。
何嬸兒大概也聽到什麼風聲,之前說還房子的事兒到如今也沒消息。她也接到了海外的信,有人甚至說這是釣魚行為。
「絲絲、我回信時就說讓姑娘別再往回寫信了,如果真有什麼事兒你就推我身上。」
「那怎麼行?」
不論這事情會不會吃虧,也不能將何嬸兒推出來做頂缸的。但這種事兒不僅是她自己,還涉及於解放,她不能魯莽。等晚上只有他倆了,她跟男人商量到底該如何。
「這不是胡猜嘛。上頭都讓逐步恢復與各方的關係,哪個無聊的在這兒瞎說八道。你放心,該咋地咋地,大膽的通信。也許很快就能入境。」
他這麼說,絲絲就放心了。甜甜老公膽小,她父母早已退休,對這些事情沒於解放知道的清楚。
翌日給生母照常回信,可這封信後好長時間都再沒接到對方來信。一倆月過去,絲絲猜測一定是何嬸兒寫信說了什麼。
她顧忌她們,怕她們因為她受連累。無論她們在不在一起,哪怕她沒養過女兒一天,確跟所有的母親一樣,只要看到哪怕一絲絲可能的危險,也會將它掐滅在萌芽。
何嬸兒轉告她,她生母已經搬家,讓她不用再通信。女人沒再說其他的話,絲絲卻能通過那雙慈愛的眼睛明白她們在保護她。
事實證明擔憂是多餘的,隨著時間推移變的更加開放,許多海外華人回國探親。何嬸兒接到來信,高興的來跟絲絲報喜。
「二月十五回來,說可能十七八能到。」
第六十三章
絲絲笑笑接過來信, 到底母親心有顧忌沒給她寫信,而是通過何嬸兒傳遞信息。
「準備一下做些她愛吃的。何嬸兒,您說是安排她住招待所還是在家裡合適?」
「您要願意, 肯定家裡更好。」
「那把石燕石竹的臥室收拾一下,換上新的床單被罩。她、她還喜歡什麼, 你看著布置。」
何嬸兒樂呵呵的應下,翌日買了新的床品回來。石燕石竹的臥室是上下鋪, 下面一米二寬,上頭一米。除了換了床品其他沒動,只在她可能快回來的時候每天在屋裡的書桌上放一束新鮮的花。
隨著時間推進,絲絲有一些些的緊張。畢竟是從未見過面的人, 雖然是生母, 可依舊陌生。
於解放幫她去調查過當年的趙家和佟家, 前者是當地突起的大商家, 後者乃是官宦之家, 滿清時期家族很多人為官。情況跟何嬸兒所言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