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他這算什麼?是被摟草打兔子了嗎?

  如果說之前失去了和興旭合作的機會,喻閔連續被投資人追債,那麼現在,他是真的要被追殺了。

  正在他急得想跳樓的時候,顧江闊闖入了他的辦公室。

  顧總人高馬大,進進出出搞出的動靜都不小,以至於喻閔還以為是投資人要他以命抵債,嚇得腿都軟了,不過,等他看到顧江闊的尊容之後,腿更軟了。

  「你你怎麼來了?」喻閔哭喪著臉,說,「顧先生,我最近真沒心思去找姜總的麻煩,你相信我……」

  顧江闊卻沒搭理他,兩三步走到窗邊,看見一夥熟悉的身影,已經跟到樓下,才滿意地折返回去,說:「你最好沒有。」

  喻閔:「真的。顧先生,我還有別的事,就不……」

  然後,他就感到自己的衣領被拎住,喻閔下意識閉緊眼睛,卻沒等到拳頭,而是聽到顧江闊壓低聲音的詢問:「你想不想絕處逢生?」

  啥?

  原來這人薅他脖領子,是要講悄悄話?

  「可以給你個機會,我們合作。」顧江闊說。

  第155章

  喻閔戰戰兢兢地問:「怎麼合作?」

  語氣跟「好漢饒命」是一樣的。

  不過, 顧江闊對他的慫樣子很滿意,一直拎著喻閔下了樓,在顧老爺子派去盯梢的人面前晃了一圈, 再進地下停車場,坐進喻閔的車裡之後,顧江闊才說:「你不是跟幾家鋰礦企業都有協議嗎,定價權是吧。」

  「現在我要實驗級碳酸鋰, 有多少要多少,以合理的市場價賣給興旭。」顧江闊說。

  喻閔:「……顧先生, 您想搶劫的話, 其實不用走這個流程。」

  顧江闊笑起來:「開車, 去機場, 邊走邊說。」

  他給自己繫上安全帶, 這會兒倒人模人樣的, 不太像土匪了。

  .

  今天又爆出新消息:握著合約的收貨方, 要求啟用附加條款, 檢查貨物質量,不能達到其苛刻標準的部分,需要以一定比例換算成純度更高的實驗級碳酸鋰。

  消息一出,全金融界都開始為興旭默哀, 甚至已經蔓延到普通網友, 有人科普事件來龍去脈, 有人罵國外資本作套其心可誅,有人罵興旭自己貪心不足開那麼多空單,自作孽, 活該。

  而興旭內部也開始恐慌, 昨天他們還在慶祝, 齊呼姜總英明,未卜先知,運籌帷幄,囤了那麼多工業級碳酸鋰,這回公司肯定賺翻了,現在全傻眼了,多頭竟然還有這一招,竟然要高純度實驗級的,而且,明天就到交割期限,交不出足夠的高純度碳酸鋰,就只能虧掉天價保證金——把興旭賣了也湊不齊幾十億美金的保證金。

  現在看來,只能被迫平倉。

  「工業級的咱們有存貨,實在不行高價買一些補齊,也還是賺的,但現在……實驗級的高純度碳酸鋰,一天時間,咱們上哪兒買去?那玩意全球產量也沒多少!也就米國一家K開頭的公司,和鄰國一家P開頭的公司有這樣的技術,也許能夠救急。」

  「最新消息!你說的那兩家公司突然宣布暫時退出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交易,也不接訂單!」

  「這……明顯就是衝著咱們來的啊,完了完了,這回是真的被做套了,多頭背後究竟是哪位大佬,竟然有這麼大的能量?這不是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嗎!」

  「完了完了,明天是不是興旭就沒了,咱們都得失業了?」

  「哎,全靠工廠效益好,我才能養活一家老小,現在全完了。」

  「姜總能不能想想辦法啊?他不是特別有錢嗎?他不是還有姜氏集團兜底呢嗎?能渡過難關嗎?」

  「別想了,你們去看看,今天實驗級碳酸鋰都被拉高到什麼價位了?天價,比黃金都貴,這批訂單價格已經離譜到幾百億RMB了,光12%的保證金就夠填進十個姜氏,姜總都得跟著破產,他自身都難保!」

  .

  正如興旭上上下下討論的一樣,多頭還在不遺餘力地砸錢拉高價格,甚至K.Q.R.T自己都覺得有些過分,其總裁親自致電顧氏的經辦人陳之故,陳總也不耽擱,通過翻譯弄明白多頭K.Q.R.T的意思之後,就立即向顧老爺子請示:

  「K.Q.R.T認為沒必要再拉高價格,現在這個價位,已經足夠讓興旭,或者姜氏集團破產,屆時整個姜氏都將清算給我們,再往後都是無用功。」

  「怎麼是無用功?」顧老爺子胸有成竹地說,「阿闊不甘心,還想自掏腰包幫他……這件事既然做了,就把效果拉滿,讓小孩子明白,胳膊拗不過大.腿的道理。」

  陳之故:「原來是這樣,那麼我通知K.Q.R.T,繼續拉高價格。」

  顧老爺子:「去吧,讓他們不要擔心成本,顧氏全部報銷。」

  「是。」陳之故答應下來,卻沒有馬上離開,猶豫著說,「董事長,K.Q.R.T只是出面辦事的,實際上的合約全被咱們買回來了。……萬一姜糯真能按期交割出足量的高純度碳酸鋰,這損失,就得由咱們承擔了,咱們不像興旭或者小小的姜氏,賠不起能申請破產,咱們的體量,可是足夠兌付的,現在總價已經逼近400億,再繼續拉高的話……」

  「他們拿什麼兌付?」顧仲鴻輕蔑道,「興旭根本沒有生產高純度碳酸鋰的條件,何況只剩下一天時間,就算阿闊肯傾家蕩產幫他,華國也沒有那麼多現貨給他們買。你別忘了,國際上那兩家技術條件足夠生產高純度的企業,已經終止交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