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遠處,初升之日先是露出一個小小的腦袋,借著山尖的遮擋,慢慢攀升,似乎只是一眨眼,紅日便躍上山尖,活潑地坐在山尖上,玩耍片刻,便離開大地,離開山……
壺中一片天地,心無塵埃,碧空雲散,自然清明。
一行人賞完日出,神清氣爽地下山。
他們也沒乘馬車,就這麼腳踏實地地步行。
謝策拉著葉小郎君,蹦蹦跳跳走在前方,尹明毓含笑看著他們,忽然止步,“好像忘了什麼……”
謝欽隨她停下,“什麼?”
前方謝策也走回來,臉上極為明朗,毫無陰霾地問:“母親,您忘了什麼?”
金兒銀兒也是面面相覷,不知她忘了什麼。
尹明毓一時想不起,便不再想,無所謂道:“無妨,若是重要的事,早晚會想起來的。”
其他人一聽,也都不再理會,繼續腳步輕快地前行。
平王私宅里,羊面前沒有一口草,悽厲地叫:“咩——”
第125章
羊作為謝家重要的家庭成員,在昭帝派謝欽前往平王宅子查抄之後,由謝欽帶了回來。
尹明毓這才想起來,她忘記了什麼。
不過她家的羊雖然記仇,但準備些嫩草,一下子便能哄好。
倒是葉小郎君,有些受驚,晚間葉大儒趕到時,正低燒,精神萎靡地躺在床上。
謝策極擔心,也不說話打擾他休息,就趴在旁邊陪著他。
陛下削爵的旨意已經在京中昭告,葉大儒知道了他們發生的事情,並未責怪謝家人,只是瞧著謝策年紀更小卻未有半分驚症,若有所思。
他原本還在考慮去南越一事,此時察覺孫兒心性不如謝策堅韌,深覺謝家教養不同,或許多與謝策相伴,更有進益。
於是葉大儒便與尹明毓道:“謝少夫人,老夫想好了,待到謝刺史離京,我們祖孫隨行一道前往南越。”
謝策一聽,喜得跳起來,撲到床上,對葉小郎君道:“葉哥哥,我們能一起玩兒了!”
葉小郎君略顯蒼白的臉上也露出笑容,“嗯。”
兩個孩子歡喜,尹明毓心裡也高興,對葉大儒道:“您願意去,只管收拾行囊,旁的皆不必管,南越那裡,我替您安排了。”
葉大儒也不與她客氣,直接道:“此番回去,我便與書院山長辭去教學一職。”
晚間的時候,尹明毓便與謝欽說了請葉大儒祖孫一同去南越一事。
南越最缺良師,謝欽原也想從京城重金聘請幾位,而他與尹明毓根本未曾就此事交流,未曾想忙碌歸來便有這般驚喜。
謝欽也不禁握著尹明毓的手感慨:“二娘與我,著實心有靈犀。”
他似乎誤會了。
尹明毓誠實道:“我是想著葉小郎君和咱家小郎君作伴,我能更空閒。”
“無妨,殊途同歸。”
殊途同歸,不謀而合,本就是極浪漫的一件事。
昭帝的目的算是達成,到此,大鄴的皇權更替幾乎已經是塵埃落定,昭帝便不再留在行宮養病,啟程回京。
尹明毓他們一併返程。
京城裡,謝夫人三人已經知曉了尹明毓他們遇險一事,就算見到全須全尾的尹明毓和謝策仍然心有餘悸,倒是同樣參與了行宮一夜的謝欽,又被她們甩在了關心之外。
謝欽習以為常,與同樣被忽視的父親一同離開,不再次打擾她們說話。
謝夫人一手握著孫子的手,一手搭在尹明毓的肩上,看著她脖子上的繃帶心疼道:“也不知多驚險,怎麼那些外頭的事兒,淨牽扯婦孺……”
姑太太也憤憤道:“誰不說是,好事兒半分輪不到,倒是壞事兒,婦孺跟著遭殃。”
若是擱在從前,尹明毓肯定是想盡辦法躲著的,但她如今想得更清楚,她其實也是得天獨厚的一個,既然如此,經受一些因為得天獨厚而來的波折,無需抱怨,坦然面對便是。
因此,尹明毓豁達地笑道:“說明我還是有些運氣在的,總能逢凶化吉。”
謝夫人瞧她毫無怨言,還笑得如此明朗,欣慰道:“一個家族,盛衰起伏,乃是常有的事情,你這心性,合該你否極泰來。”
姑太太瞧著她們婆媳親近,拉過一旁感動的女兒,叮囑道:“聽見你舅母的話了嗎?你舅母是頂厲害的人物,你舅母這般說,肯定有道理,多與你表嫂學學。”
白知許聞言,認真地點頭。
而謝夫人和尹明毓說話說的專心,謝策也被忘在一邊,聽到姑祖母的話,也認真地點點頭。
姑太太瞧見,逗他:“你這小人兒都快青出於藍了,還有何要學的?”
謝策一本正經道:“先生說,學無止境。”
他這話一出,眾人紛紛笑起來。
謝策鼓臉,不滿道:“為何笑策兒,不對嗎?”
謝夫人摸摸他的頭,笑道:“對。”
尹明毓和謝欽留在京城的最後一件事,便是白知許的婚禮。
白知許姓白,可謝家並未因為她是外姓女便讓她在別處出嫁,婚禮直接就辦在謝府,就連嫁妝,謝家也添了厚厚的一筆。
壺中一片天地,心無塵埃,碧空雲散,自然清明。
一行人賞完日出,神清氣爽地下山。
他們也沒乘馬車,就這麼腳踏實地地步行。
謝策拉著葉小郎君,蹦蹦跳跳走在前方,尹明毓含笑看著他們,忽然止步,“好像忘了什麼……”
謝欽隨她停下,“什麼?”
前方謝策也走回來,臉上極為明朗,毫無陰霾地問:“母親,您忘了什麼?”
金兒銀兒也是面面相覷,不知她忘了什麼。
尹明毓一時想不起,便不再想,無所謂道:“無妨,若是重要的事,早晚會想起來的。”
其他人一聽,也都不再理會,繼續腳步輕快地前行。
平王私宅里,羊面前沒有一口草,悽厲地叫:“咩——”
第125章
羊作為謝家重要的家庭成員,在昭帝派謝欽前往平王宅子查抄之後,由謝欽帶了回來。
尹明毓這才想起來,她忘記了什麼。
不過她家的羊雖然記仇,但準備些嫩草,一下子便能哄好。
倒是葉小郎君,有些受驚,晚間葉大儒趕到時,正低燒,精神萎靡地躺在床上。
謝策極擔心,也不說話打擾他休息,就趴在旁邊陪著他。
陛下削爵的旨意已經在京中昭告,葉大儒知道了他們發生的事情,並未責怪謝家人,只是瞧著謝策年紀更小卻未有半分驚症,若有所思。
他原本還在考慮去南越一事,此時察覺孫兒心性不如謝策堅韌,深覺謝家教養不同,或許多與謝策相伴,更有進益。
於是葉大儒便與尹明毓道:“謝少夫人,老夫想好了,待到謝刺史離京,我們祖孫隨行一道前往南越。”
謝策一聽,喜得跳起來,撲到床上,對葉小郎君道:“葉哥哥,我們能一起玩兒了!”
葉小郎君略顯蒼白的臉上也露出笑容,“嗯。”
兩個孩子歡喜,尹明毓心裡也高興,對葉大儒道:“您願意去,只管收拾行囊,旁的皆不必管,南越那裡,我替您安排了。”
葉大儒也不與她客氣,直接道:“此番回去,我便與書院山長辭去教學一職。”
晚間的時候,尹明毓便與謝欽說了請葉大儒祖孫一同去南越一事。
南越最缺良師,謝欽原也想從京城重金聘請幾位,而他與尹明毓根本未曾就此事交流,未曾想忙碌歸來便有這般驚喜。
謝欽也不禁握著尹明毓的手感慨:“二娘與我,著實心有靈犀。”
他似乎誤會了。
尹明毓誠實道:“我是想著葉小郎君和咱家小郎君作伴,我能更空閒。”
“無妨,殊途同歸。”
殊途同歸,不謀而合,本就是極浪漫的一件事。
昭帝的目的算是達成,到此,大鄴的皇權更替幾乎已經是塵埃落定,昭帝便不再留在行宮養病,啟程回京。
尹明毓他們一併返程。
京城裡,謝夫人三人已經知曉了尹明毓他們遇險一事,就算見到全須全尾的尹明毓和謝策仍然心有餘悸,倒是同樣參與了行宮一夜的謝欽,又被她們甩在了關心之外。
謝欽習以為常,與同樣被忽視的父親一同離開,不再次打擾她們說話。
謝夫人一手握著孫子的手,一手搭在尹明毓的肩上,看著她脖子上的繃帶心疼道:“也不知多驚險,怎麼那些外頭的事兒,淨牽扯婦孺……”
姑太太也憤憤道:“誰不說是,好事兒半分輪不到,倒是壞事兒,婦孺跟著遭殃。”
若是擱在從前,尹明毓肯定是想盡辦法躲著的,但她如今想得更清楚,她其實也是得天獨厚的一個,既然如此,經受一些因為得天獨厚而來的波折,無需抱怨,坦然面對便是。
因此,尹明毓豁達地笑道:“說明我還是有些運氣在的,總能逢凶化吉。”
謝夫人瞧她毫無怨言,還笑得如此明朗,欣慰道:“一個家族,盛衰起伏,乃是常有的事情,你這心性,合該你否極泰來。”
姑太太瞧著她們婆媳親近,拉過一旁感動的女兒,叮囑道:“聽見你舅母的話了嗎?你舅母是頂厲害的人物,你舅母這般說,肯定有道理,多與你表嫂學學。”
白知許聞言,認真地點頭。
而謝夫人和尹明毓說話說的專心,謝策也被忘在一邊,聽到姑祖母的話,也認真地點點頭。
姑太太瞧見,逗他:“你這小人兒都快青出於藍了,還有何要學的?”
謝策一本正經道:“先生說,學無止境。”
他這話一出,眾人紛紛笑起來。
謝策鼓臉,不滿道:“為何笑策兒,不對嗎?”
謝夫人摸摸他的頭,笑道:“對。”
尹明毓和謝欽留在京城的最後一件事,便是白知許的婚禮。
白知許姓白,可謝家並未因為她是外姓女便讓她在別處出嫁,婚禮直接就辦在謝府,就連嫁妝,謝家也添了厚厚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