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她沒忘了商議好的事,出了城門,來到偏僻的小路上,她喊停了馬車,讓芷寧把早就準備好的無憂酒拿出來,給宋有光和十多個護送的士兵都倒上了一碗酒。

  她一個一個親自遞到手中,「這一路就辛苦諸位了,我敬大家一碗。」

  眾人面面相覷,最後都看向了宋有光。

  沈亦槿見此,生怕宋有光起疑,端起一碗酒走到他面前,「宋將軍,我敬你,你也知道我可能回不來了,就當是告別吧。」

  說完,她先喝盡了碗中的酒。

  因沈亦槿曾對他說過想要留下,宋有光原本懷疑這酒有問題,可沈亦槿此時喝的酒,和他碗中的酒,是從一個酒罈倒出來的,沈亦槿是個重情義的,要離開家鄉,難免不舍,臨走前做個告別再合適不過。

  他不再遲疑,喝下了碗中的酒。

  其他護衛一看,也喝了下去。

  宋有光道:「姑娘別這樣說,保護姑娘離開,在下……」

  話還沒說完,就見沈亦槿站立不穩,芷寧忙上前攙扶。

  「姑娘,你……」

  此時宋有光已經明白了過來,沈亦槿不惜也喝下放了迷藥的酒,就是要騙他喝下。

  「宋公子,抱歉……」

  下一刻沈亦槿昏在了芷寧懷裡。

  宋有光掙扎著往前走了兩步,卻再也無法對抗藥力,昏倒在地。

  其他的護衛也紛紛倒在地上。

  芷寧扶著沈亦槿只等了片刻,陳言時便駕著一輛馬車如約而至。

  第八十二章

  沈亦槿醒來的時候, 已經身在陳言時置辦的上京郊外宅院中。

  她很擔心父兄知道了會派出大批人馬尋找她的蹤跡,於是寫了一封信讓陳言時偷偷送進將軍府。

  陳言時很早就出了門,到了天色昏暗才回到宅院, 沈亦槿剛要張口問,他就把信放在了桌子上,「將軍府和往常一樣, 我怎麼看都不像是已經知道了你逃跑的消息。」

  沈亦槿疑惑道:「難道是宋有光沒去稟告?」思索片刻又道:「或許是他不想讓父兄擔心,恐怕現下正到處找我。」

  沈亦槿猜的沒錯,宋有光此次挑選護送的一隊人馬, 都是只忠心於他父親的, 他清醒後先命令跟隨的士兵不可對任何人說起此事, 讓他們找個地方躲起來, 暫時別出現在上京,就當是還在護送沈亦槿的路上。

  他也沒有把沈亦槿逃走的事告知沈家父子,而是給六皇子府傳信, 請李彥逐三日後在無憂齋相見。

  其實,中元節那夜的第二日,李彥逐便先同宋有光見過面了。

  李彥逐讓宋有光去打探沈譽要把女兒送去何處, 誰知宋有光說, 護送的人就是他。李彥逐當下決定,讓他護送沈亦槿到目的地後, 留下來保護沈亦槿的安全, 等上京之事落定,是將沈亦槿送得遠遠地還是送回來, 等他傳信。

  宋家效命的從來都不是沈家, 而是李彥逐, 所以, 沈亦槿逃跑之事,宋有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告知李彥逐,但在這之前,他也作了一番思量,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沈亦槿的所在。

  沈亦槿喝下放了迷藥的酒,不能自如行動,沒有人接應是不行的,而她在上京沒什麼朋友,除了他,也就只有陳言時和林惜,很顯然林惜不可能,況且這幾日除了六皇子,她就只接觸過陳言時。

  所以,第二日一早他便守在宣平侯府外,一天都悄悄跟在陳言時身後,看到陳言時整日在將軍府外逗留,可就是不進去,終於待到傍晚,陳言時去了酒樓,出來後手裡提了一個大食盒。

  他一路跟隨,來到了郊外的一處宅院,陳言時走了進去,他則守在了院外。

  待陳言時離開,他又守到了夜深,才翻牆而入,確定了沈亦槿就在此處。

  所以,他給李彥逐稟告此事時,也一併說了沈亦槿的所在。

  李彥逐用讚賞的目光看著宋有光,「虎父無犬子,但我認為你比你爹的心思要細膩多了。」

  宋有光道:「殿下謬讚,如今該如何辦?」

  李彥逐道:「不要去驚動他們,陳言時能去雪山找沈姑娘,就一定會好好照顧她,你只需過一段時日給沈家父子傳信,安他們的心。還有,調一隊可靠的人馬保護沈姑娘的安全,別讓太子的人知道她的藏身之處即可。」

  自此,沈亦槿便在郊外的宅院中平靜地度過了一段時日。

  只是心裡越來越不安穩,按理來說,宋有光找不到她,難道不應該去給父兄稟告嗎?怎麼不見將軍府有動靜?

  終於有一天,她將自己的疑惑告知了陳言時,可陳言時卻告訴她,將軍府不但沒有任何動靜,就連宋有光和護送她的那一隊士兵也好像不翼而飛了。

  沈亦槿懵了,她只是把他們都迷暈了,又不是用法術把他們變沒了,再說,她也不會什麼法術呀。

  她實在想不通,半夜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嘴裡不停嘀咕著,就在她再次翻身之時,突然看見窗外有一道身影閃過。

  沈亦槿即刻從床上支棱了起來,躡手躡腳走到了門邊,這處地方十分偏遠,宅院也不大,從外面看起來破破舊舊的,院門的鎖都上了鏽,院中也是雜草叢生,一看就是沒有人住的樣子。

  且她住在後院一間犄角旮旯的廂房中,芷寧就更是睡在旁邊簡陋的小房間裡,房外沒有修繕,只有內里收拾了一下,按理來說,是不會輕易被人發現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