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說他有些捨不得沈常松,但自小陪伴的感情和他想成就的帝王大業相比,還是輕微了一些。

  想法早已萌生,不過在面對沈家父子之時,被他很好地掩蓋了,有些人是墊腳石,卻也是擋路石,該用時自然要用好,該除去時也不應該心軟,這才是他所認為的帝王之道。

  回府的路上,沈亦槿坐在馬車裡悲傷起來,父兄為人正直,德高品端,怎麼會著了太子的道,或許正因為太過端正,才會如此吧。

  向來都是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今日她才知,不管是誰登上皇位,父兄的命恐怕都留不住了,太子這樣陰險的人,在未成事之前,對父兄定然是萬般尊重千般關懷,可一旦事成,極有可能就是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父兄手握重兵,若太子登上皇位一直君賢臣忠倒也罷了,但凡對父兄起了疑心,就成了帝王心中的一根刺,欲除之而後快。

  由此,她只能將期望寄予李彥逐。

  想起馬姑娘,沈亦槿在心中默默道歉,就容她卑鄙這一次,等保下父兄的性命,她一定去雲林寺為他們祈福,祝福他二人百年好合。

  她就做個話本中的壞女子吧。

  下了馬車,就見父兄在府門口等她,兩人皆是一臉喜色。

  駕車的是東宮的護衛,認得父兄,停下馬車,那人恭敬對著父兄作揖,「沈將軍,少將軍,太子特意囑咐我將沈姑娘送回來,還讓我帶話說,郡主很喜歡沈姑娘,請沈姑娘今後多去東宮走動。」

  虛偽!沈亦槿心中暗暗罵道。

  沈譽道:「請轉告殿下,郡主喜歡我兒,沈譽不甚榮幸。」

  護衛道:「一定轉告。」

  沈亦槿心中不悅,很不客氣的跳下馬車,從三人中間穿過去,徑直進了府門。

  沈譽忙道:「護衛見諒,小女被我寵壞了,不懂規矩。」

  護衛作揖道:「無妨,將軍,在下告辭。」

  看著馬車走遠,沈譽和沈常松才進了府,二人一同來到了沈亦槿的院落。

  沈常松站在房門前喊道:「小妹,你這是怎麼了?出來給我和爹說清楚。」

  能說清楚就好了!

  沈譽道:「小槿,可是發生什麼事了?是受了姜慧倩的委屈嗎?姜慧倩如今是太子妃了,你凡事都需讓著她點。」

  她是受了委屈,卻不是因為姜慧倩,心裡實在難受,腦袋一熱,沖了出去,來到沈譽面前一臉憤慨道:「父親,太子他……」

  話一出口,才發現不知從何說起,半月前從東宮回來,她就對父兄說了自己的遭遇,可父兄卻對她說,太子並不是真的要治罪,是在試探李彥逐。

  平穩了情緒,她打算仍舊從上次的事說起,「父兄難道就沒想過太子為何要試探李彥逐對我的感情?」

  沈譽摸摸沈亦槿的頭,說道:「自是知道,事後太子也對為父說了,如果李彥逐對你也有心,便會成全你們,殿下還問我舍不捨得你離開,跟著六皇子去遙遠的封地。」

  沈亦槿震驚之餘,對太子這一番說辭頗感惱怒,這簡直就是睜眼說瞎話的典範,比她還能演。

  沈常松繼續道:「我和父親一直以為太子會在登基後除去六皇子和五皇子,畢竟太子對他們未曾流露過兄弟之誼,想來是因為六皇子回朝一載未有過爭奪之舉,太子這才念及了兄弟之情,如此看來,太子心地仁厚,會是仁君。」

  仁君?沈亦槿都快氣笑了,父兄難道就沒發覺,既然未曾流露出兄弟情意,怎麼就突然改變了心思?太子對李彥逐轉變態度如此迅速,這麼虛偽的表現,明顯是在籌謀什麼事,為何在父兄心裡就成了任君?

  她不禁問出了長久以來的疑問,「父親,女兒一直想知道,您和哥哥對太子為何這般忠心?這般相信他?」

  沈譽道:「此事說來話長,我們進屋吧。」

  三人入內,屏退下人,沈譽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太子五歲時,陛下為太子選拔伴讀,在眾多入選的人中,太子一眼就選中了你兄長,或許從那時開始,我們沈家就沒了退路。彼時為父還只是個小小的飛騎營校尉,在先皇后一路扶持之下,才有了今日的沈家,先皇后薨逝之時,將太子託付給為父,先皇后的知遇之恩為父不能忘。」

  他嘆了一口氣,又繼續道:「十多年前,我們沈家被皇后的人彈劾,那時太子只有十多歲,立在大殿之上維護沈家,這份情意為父也不敢忘。」

  沈常松接過話茬道:「小妹,為兄自小同太子一起長大,知道太子一心想要做個明君,想要讓興國百姓安居樂業,讓邊疆再無戰亂,我作為他的伴讀,從那時起就下了扶持的決心,不但如此,太子十五歲時,為兄隨太子圍獵,一頭大黑熊突然竄出來,要不是緊要關頭太子一箭射中黑熊的眼睛,恐怕現在我不能站在你面前。救命之恩,為兄不能,也不敢忘。」

  沈亦槿看著父兄眼中真切的情意,忽得就理解了。這些往事成為了他們心中莫名的枷鎖,先皇后和少時的太子給予沈家的,他們必將銘記一生。

  她相信五歲的太子,十歲的太子和十五歲的太子對沈家是真心以待,卻不相信現在的太子,實在太過虛偽。

  今日他能毫不顧忌君臣之情籌謀殺她,來日就能殺父兄。

  或許在爭奪皇位的這麼多年裡,他的這份真心早已改變,只是父兄的這份情誼沒有變,還一直認為自己扶持守護的是當初的那個心中有治國大志的少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