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光,你在和誰說話?」

  小茅屋的門一開,走出來一個婦人,兩鬢斑白氣色灰白,身上的麻布短衫有大大小小的補丁。

  方有光立刻上前攙扶,「娘,我們吵醒你了?」他看了沈亦槿一眼,對老婦人說道,「是沈姑娘來了,在路上偶然遇見的。」

  老婦人突然激動了起來,忙抓緊方有光的手,「有光,是那個護國將軍府的沈姑娘嗎?」

  說著伸出手來不斷摸索,渾濁泛灰的眼珠漫無目的看著。

  沈亦槿心頭一驚,遲疑了片刻,正要抬手去握老婦人的手。

  卻見方有光先行握住了老婦人的手,對沈亦槿道:「父親去世後母親哭瞎了雙眼,還請沈姑娘見諒。」

  她心裡有點難受,方有光明顯會錯了她的意,她並非嫌棄老人家不去握手,而是她這輩子第一次見睜眼瞎,灰白色的眼珠真的嚇到她了。

  方母神情有些不自然,也可能是意識到彼此身份的差異,手往後縮了縮。

  沈亦槿見此,往前一步,輕輕拉住了老人枯柴一般的雙手。

  女子略顯冰涼柔軟的手,明顯區別與自己兒子粗糙溫熱的手掌。

  方母先是一頓,很快蒼老的臉龐上浮現出笑意,拉著沈亦槿的手就要往裡走,「別在外面站著,你看手多涼,我們進屋說。」

  作者有話說:

  悄悄告訴寶子們,方有光其實不是姓方哦,真實身份要二三十章之後才能揭曉,且前期戲份較少,寶子們不要著急呀,愛你們~

  第二十五章

  屋內一方簡單的木桌,兩把凳子,炕頭上的被褥破舊,牆上掛著的灶王爺畫像發黃。

  「有光,快給沈姑娘倒茶。」

  方母將沈亦槿拉到炕頭坐下,手遲遲不肯鬆開,一下又一下拍著她的手背,臉上始終洋溢著笑意。

  「一直聽有光提起你,只可惜,我現在看不見你的模樣。」

  沈亦槿納悶,方有光為何會一直提起她?他們並沒什麼交情。

  方有光馬上輕喊一聲:「娘。」

  顯然是不想讓老人家再繼續說。

  方母會意,轉移了話題,說著她如何拖累了兒子,又說著方有光多麼不容易,多麼孝順,言語之間都是歉疚。

  方有光將熱茶遞給沈亦槿。

  用口型說道:「見諒。」

  沈亦槿很理解老人家的心情。許是這三月以來,沒什麼人陪她說話,而這些堵塞的心事也無人可說。

  且在方家落敗之後,所有人都遠離他們之時,她的到來,給了老人一些安慰,能在此時還願意靠近他們,在老人家心裡,她就是大大的好人。

  方母說著說著,眼中又泛起了淚花,越說越激動,「沈姑娘,能不能求你幫幫我老婆子,我家老頭肯定是冤枉的,我也沒幾天可活了,只想在死後見了他,能親口告訴他沉冤昭雪之事。」

  方有光預料的沒錯,老人家果然說了這件事。

  對誰來說,這件事都是心頭的刺,她的到來就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的。

  可她悠閒慣了,不與官場上的人打交道,況且這件事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內情,要幫忙至少得去找兄長,兄長一定會問她為何要幫。

  她同方有光確實沒什麼交情,如今也不過是因為憐憫之心坐在了這裡,讓兄長為了陌生人大動干戈去得罪京兆府尹,實在沒有必要。

  方有光走到炕邊攔住老婦人的肩膀,「娘,郎中說你不過是傷心過度才會頭痛的,你還要長命百歲呢,別說喪氣話了。」

  他看著沈亦槿,話卻是說給老婦人聽的,「我們別為難沈姑娘了。」

  方母也意識到自己話說得不妥,擦了一把眼淚,忙道:「老婆子我就是太著急了,沈姑娘別忘心裡去,你今日能來看我,已經感激不盡了。」

  沈亦槿又握住了方母的手,輕拍她的手背,「伯母,您別擔心,我會找上京最好的郎中給你治病的,還有這座茅屋不利於養病,我在城中找一處宅院,您和方公子搬進去住吧。」

  查冤情她幫不了,但讓他們生活得好一些,還是能做到的。

  方有光看著沈亦槿認真說道:「多虧了沈姑娘,母親今日才會這麼開心。沈姑娘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但過兩天,等母親頭疼好一些了,我們就離開上京,不麻煩沈姑娘了。」

  他看了眼窗外,無不留戀地說道:「在上京我很難賺到銀子,遠離上京,只要我肯花力氣,就不愁賺不到母親的藥錢和我們的吃穿。」

  方有光說的是大實話,沈亦槿都明白。

  面對著一個家境敗落,失去父親,母親生病,又四處碰壁,三餐不飽,四季破衣,卻依然沒有喪失對生活信心的人,很難不讓人心生敬重。

  「你要離開,我攔不住,宅院可以不找,但伯母身體本就不好,一路上風餐露宿,顛沛流離會拖垮伯母的,況且上京的郎中是最好的,你何必捨近求遠?先給伯母治病吧,等伯母的病治好了再離開也不遲。」

  沈亦槿說得句句在理。

  方有光看著自己的母親沉默了。

  方母道:「我這病不治也罷,治好了也是拖累。」她拉住方有光,「兒啊,你若想離開,母親便跟你離開。」

  沈亦槿瞧著方母,明白她心裡擔心什麼,「請郎中的銀子不必擔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