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不管底下吵得如何沸沸揚揚,新帝卻依舊氣定神閒,不動聲色,也不叫派兵,也不派特使。

  闌珊聽說後也有些擔心,畢竟滇南地方勢力盤根錯節,非同小可,所以當初才是她親自往湄山一行的。

  私下裡,她悄悄問起趙世禛為何按兵不動,趙世禛才跟她說道:「早在之前你湄山之行、而後北狄事發的時候,朕便考慮過滇地動兵的可能,之前早就在地方做了布置,如今滇地的守軍兵力足夠,只看地方如何調度應對就是了,朕料想,頂多月余就該有消息了。」

  闌珊這才安心,又想到他原來早就做了長遠打算,倒是越發心服。

  可是事情發展卻出乎趙世禛的意料,不過才只半個月功夫,滇南又送了密奏回來。

  但是這急奏卻不是壞消息,而是捷報!

  原本對趙世禛而言,捷報不算什麼稀奇的,可這麼快就結束了戰役,卻實在出人意料。

  忙打開看時,才算明白。

  原來,湄山新寨之中聽說南蠻作亂後,自發緊急調派了一千的精壯男子,配合官兵出征狙擊。

  這些寨民們悍勇而不怕死,又慣常山地夜行,用的武器又多是見血封喉的,可謂一人當百,令敵軍聞風喪膽。

  有了他們的相助,地方朝廷勢力竟如虎添翼,經過才十多天的交鋒,便成功地剿滅了內亂,那試圖入侵的南蠻部族也潰不成軍地倒退逃走。

  但新寨因此也損失了至少五六百的青壯年。

  趙世禛看著這份密報,又是驚喜,又有些莫名感喟。

  湄山眾人之所以如此奮不顧身,自然是因為之前闌珊對他們有「再育之德」,因此他們才以死相報朝廷。

  之前自打闌珊湄山一行離開之後,半年時間不到,喬遷的新寨就喜訊頻傳。

  次年,陸陸續續地就有了幾十名新生兒降生,一時之間,寨民們歡天喜地,所以在聽說南蠻作亂後,村寨才義無反顧地自發出擊,就是為了報答當初闌珊救了他們全族之德罷了。

  這日趙世禛回宮之後,把詳細告訴了闌珊。

  闌珊聽說戰事平息,自然高興,聽湄山眾人拔刀相助,如此義氣,令人敬服而高興,可又聽趙世禛說死了不少人,才斂了笑容,驚愕之餘,潸然淚下。

  趙世禛抱著她安撫了半晌,便道:「不要難過了,還有一件好事。」

  闌珊想到之前在湄山村寨的種種,淚無法停下,勉強問道:「什麼?」

  趙世禛道:「你先前不也還擔心楊時毅嗎?他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

  「啊?」闌珊著實意外起來:「楊大人已經找到了?怎麼之前一點兒消息也沒有?他可安然無恙嗎?」

  趙世禛似笑非笑道:「楊時毅是千年的老狐狸了,怎麼會有礙呢?所以朕笑你之前也是白擔心了。」

  闌珊聽他這個比喻奇突,似有損楊大人素來的官體風儀,不由苦笑道:「你、你怎麼這麼說楊大人。」

  趙世禛嘖道:「有錯嗎?他那一招假死以暗度陳倉,連朕都幾乎給他瞞過去了呢,若不是知道他的為人,早就慌了。」

  先前得到錦衣衛報信,趙世禛起初一驚之後細細尋思,覺著事情並沒這麼簡單。

  於是只下密旨讓康躍一切按照計劃行事,果然不出幾天就有柳暗花明之態。

  原來楊時毅早料到有人會對他不利,所以假死以脫身。

  這樣一來,康躍在明,他在暗,地方上那些難纏的地頭蛇還以為已經幹掉了楊時毅,不免放鬆警惕,卻給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

  表面上康躍去了冠城,境州自然無欽差,殊不知楊時毅殺了個回馬槍,他暗中折回了境州,之前安排的暗衛跟內應們得到消息,各行其是,先控制了守備兵營。

  那一夜,境州城中一夜馬蹄聲響。

  次日早上,包括知府王湳在內,衙門上下官員以及跟官員勾結的惡霸們盡數一網打盡,有些膽敢反抗的格殺勿論。

  幾乎與此同時康躍在冠城也鬧了個底朝天,他們在來之前都已經查明了,剩下的只是趁其不備動手拿下。

  楊時毅坐鎮境州,安排調換境州全境可用的官吏人手等,這會兒便看出了內閣首輔的通天之能,通常要用半月才能完成的人員調度,他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安排的妥妥噹噹,有效地把對地方的影響降到最低。

  康躍在旁也看的甚是佩服,畢竟康躍身為北鎮撫司的人,若說追緝囚犯等自然是好手,可處理後事卻跟他們不相干,尤其是這些繁瑣詳細的官職升遷調任等,此刻也才明白趙世禛為何要讓楊時毅過來。

  可是康躍見楊時毅有條不紊地調度地方官員,心裡卻又不禁有些猜忌:如此一來豈不是這兩地的人都成了楊時毅的?首輔大人在朝廷中的勢力越發的就……

  兩人離開境州回京覆命的路上,康躍不禁問起來:「楊大人處置境州冠城等地方官員,任用誰,罷黜誰,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果然不愧是本朝首輔大人,下官甚是佩服。」

  楊時毅瞥他一眼,淡淡道:「康指揮使過譽了。罷黜誰或者砍誰的腦袋,不僅我清楚,指揮使自然也心知肚明,那般般件件的罪責,鎮撫司的薄子上不是記得很清楚麼。」

  康躍笑了笑:「這也是下官們該盡的職責。」

  「聽人說了,鎮撫司的簿子上有百官的品行,官績,甚至內宅家人之時,」楊時毅道:「那不知關於楊某人,都記了些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