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爸媽去世之後,我感覺我每一步都走在鐵索上。生怕哪一步沒走好,就沒了後路,現在,我該是好好為自己活一活了。」
謝灼一頓:「嗯?」
謝霏淡淡開口解釋:「你的能力我看見了,我也履行當時的約定,不再插手你的事。家裡的公司,你想要,我就給你。你不想要,那我可就得給我未來的小孩了。」
謝霏能心平氣和地說出這話,代表她已經慢慢走出來了,謝灼心裡的石頭落了地,忽然開口笑了一聲:「給我吧,我再當嫁妝還給你。」
嫁妝,謝霏一愣,忽然抬起手打了一下他的胳膊,也笑了出來:「謝灼,我發現你可真成了個生意人,真會省。」
「承讓。」謝灼也笑起來。
病房的窗戶半敞著,窗外是燈火通明的城市。
江城的夜景格外繁華,霓虹閃爍的光暈跟著天際那一抹皎白的月光相持,模糊了晝與夜的界限。
謝霏臉上從未露出過如此自然的笑容,在他們談話的某一個瞬間,謝灼有一種回到過去的錯覺。
那個夢想著成為公主的姑娘當了這麼多年家裡的頂樑柱,終於在人生過半的時候,可以將背上的擔子放下來,好好歇一歇。
他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一句話,此時此刻忽然鑽進了腦海:只要沒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一切都不算晚。
作者有話說:
對於謝霏謝灼兄妹之間的關係,我在此補充一些解釋。
一、為什麼謝灼會在謝霏的訂婚典禮上告訴她父母去世的真相?
原因如下:
1.訂婚典禮是兄妹倆見面的最好契機。
讓兄妹倆和解的計劃是秦元洲提出的(本文第74章 有解釋)
他的計劃是,在訂婚典禮那天,邀請謝灼和宋蕎參加,並通過宋蕎設計的那條裙子,實現謝霏對宋蕎態度的轉變,通過宋蕎,來推動姐弟倆的和解。
而在謝灼心裡,和解對他最大的影響是:謝霏對於他跟宋蕎關係的肯定,和對他人生目標的肯定。這一點跟秦元洲的目的是重合的(讓謝霏因為典禮裙子對宋蕎產生改觀)
所以,訂婚典禮本就是一個計劃好的和解地點。
但秦元洲並不知道謝父謝母離世的真相,所以他沒能預料事情的走向,導致了訂婚典禮的失敗。
而謝灼也沒有料到謝霏在知道這個消息的反應時會直接暈倒(對事情結果的預判錯誤導致了不可逆的結果,所以在這一章里,他看到謝霏暈倒,心中又多了幾分自責)
2.父母去世的真相是姐弟倆和解的先決條件。
父母意外去世這件事情,對謝霏的影響比謝灼大太多了。
她要忽然扛起一個家,肩上不僅壓著對父母去世的自責和愧疚,更是壓著那麼大一個產業,她強迫自己快速長大,成為一個頂樑柱角色。
而她肩膀的責任讓她無暇顧及其他,她沒時間管謝灼,沒空跟他談心,並且因為害怕謝灼也跟父母一樣離開她,所以她想為他好,對他進行了偏執的管教。
只有謝霏知道了這件事,她心裡對父母對謝灼的愧疚的擔子卸下來,才能解決姐弟倆之間的矛盾。
3.訂婚典禮對謝霏來說,並不重要。
計劃好的訂婚典禮上,來參加的沒有真心祝賀她的朋友,只有來跟她進行利益交換的各種名流,這樣的訂婚典禮本就是一場巨大的應酬(這也是為什麼她告訴謝灼不再辦訂婚典禮的原因,因為她放下了自責,已經不用逼著自己拼命往前跑了。)
4.謝灼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特別是在家庭關係的處理上,他是沒辦法保持冷靜的。
他沒辦法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周全,他也是剛從那樣一個讓人沒辦法接受的真相中走出來的,沒辦法把一切都考慮進去。
當他消化完了爸媽去世的真相之後,因為恨了謝霏這麼多年,他覺得自己錯了,所以他心中留有對謝霏的愧疚,產生了想要和解的念頭。
這個念頭的動機和目的是(因為愧疚想要和解)
但是在爸媽去世的這麼多年裡,他和謝霏的相處模式一直是一個敵對的相處狀態。
他作為一個好面子的男人,首先跨不出心理的這個坎去主動服軟,他拉不下臉去找她,也做不到態度的大轉變。(人設引導人物的行為)
因為邁不出心裡的那道坎,所以他在計劃好的契機,見到自己的姐姐時,要麼沉默,要麼就說出真相。
二、劇情為什麼不能是謝霏早就知道了父母去世的真相之後瞞著謝灼。
接問題一的第二個回答,父母意外去世對謝霏的影響本身就比謝灼要大。
父母離世直接導致改變了謝霏的人生,間接導致謝灼對謝霏的恨。
她是直接被影響的人,如果她一早就知道了,那麼她沒有理由去瞞著謝灼。
父母是自殺等於她不必為此愧疚,那麼她只要熬過父母離世的悲傷就可以,她不用因為心裡的愧疚而逼迫自己成為一個頂樑柱,將家裡的產業做的那麼大。
沒有了愧疚,她就不再害怕謝灼也跟父母一樣離開她,也就不會對謝灼產生類似於偏執的感情。
因為姐弟倆在父母去世之前的關係很好,如果她提前知道了真相,那麼她壓在心裡石頭落了地,她一定會選擇將這件事告訴親弟弟,實現和解,也就不會出現之後發生的一切了(她逼謝灼出國學音樂,不要謝灼創業)
謝灼一頓:「嗯?」
謝霏淡淡開口解釋:「你的能力我看見了,我也履行當時的約定,不再插手你的事。家裡的公司,你想要,我就給你。你不想要,那我可就得給我未來的小孩了。」
謝霏能心平氣和地說出這話,代表她已經慢慢走出來了,謝灼心裡的石頭落了地,忽然開口笑了一聲:「給我吧,我再當嫁妝還給你。」
嫁妝,謝霏一愣,忽然抬起手打了一下他的胳膊,也笑了出來:「謝灼,我發現你可真成了個生意人,真會省。」
「承讓。」謝灼也笑起來。
病房的窗戶半敞著,窗外是燈火通明的城市。
江城的夜景格外繁華,霓虹閃爍的光暈跟著天際那一抹皎白的月光相持,模糊了晝與夜的界限。
謝霏臉上從未露出過如此自然的笑容,在他們談話的某一個瞬間,謝灼有一種回到過去的錯覺。
那個夢想著成為公主的姑娘當了這麼多年家裡的頂樑柱,終於在人生過半的時候,可以將背上的擔子放下來,好好歇一歇。
他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一句話,此時此刻忽然鑽進了腦海:只要沒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一切都不算晚。
作者有話說:
對於謝霏謝灼兄妹之間的關係,我在此補充一些解釋。
一、為什麼謝灼會在謝霏的訂婚典禮上告訴她父母去世的真相?
原因如下:
1.訂婚典禮是兄妹倆見面的最好契機。
讓兄妹倆和解的計劃是秦元洲提出的(本文第74章 有解釋)
他的計劃是,在訂婚典禮那天,邀請謝灼和宋蕎參加,並通過宋蕎設計的那條裙子,實現謝霏對宋蕎態度的轉變,通過宋蕎,來推動姐弟倆的和解。
而在謝灼心裡,和解對他最大的影響是:謝霏對於他跟宋蕎關係的肯定,和對他人生目標的肯定。這一點跟秦元洲的目的是重合的(讓謝霏因為典禮裙子對宋蕎產生改觀)
所以,訂婚典禮本就是一個計劃好的和解地點。
但秦元洲並不知道謝父謝母離世的真相,所以他沒能預料事情的走向,導致了訂婚典禮的失敗。
而謝灼也沒有料到謝霏在知道這個消息的反應時會直接暈倒(對事情結果的預判錯誤導致了不可逆的結果,所以在這一章里,他看到謝霏暈倒,心中又多了幾分自責)
2.父母去世的真相是姐弟倆和解的先決條件。
父母意外去世這件事情,對謝霏的影響比謝灼大太多了。
她要忽然扛起一個家,肩上不僅壓著對父母去世的自責和愧疚,更是壓著那麼大一個產業,她強迫自己快速長大,成為一個頂樑柱角色。
而她肩膀的責任讓她無暇顧及其他,她沒時間管謝灼,沒空跟他談心,並且因為害怕謝灼也跟父母一樣離開她,所以她想為他好,對他進行了偏執的管教。
只有謝霏知道了這件事,她心裡對父母對謝灼的愧疚的擔子卸下來,才能解決姐弟倆之間的矛盾。
3.訂婚典禮對謝霏來說,並不重要。
計劃好的訂婚典禮上,來參加的沒有真心祝賀她的朋友,只有來跟她進行利益交換的各種名流,這樣的訂婚典禮本就是一場巨大的應酬(這也是為什麼她告訴謝灼不再辦訂婚典禮的原因,因為她放下了自責,已經不用逼著自己拼命往前跑了。)
4.謝灼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特別是在家庭關係的處理上,他是沒辦法保持冷靜的。
他沒辦法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周全,他也是剛從那樣一個讓人沒辦法接受的真相中走出來的,沒辦法把一切都考慮進去。
當他消化完了爸媽去世的真相之後,因為恨了謝霏這麼多年,他覺得自己錯了,所以他心中留有對謝霏的愧疚,產生了想要和解的念頭。
這個念頭的動機和目的是(因為愧疚想要和解)
但是在爸媽去世的這麼多年裡,他和謝霏的相處模式一直是一個敵對的相處狀態。
他作為一個好面子的男人,首先跨不出心理的這個坎去主動服軟,他拉不下臉去找她,也做不到態度的大轉變。(人設引導人物的行為)
因為邁不出心裡的那道坎,所以他在計劃好的契機,見到自己的姐姐時,要麼沉默,要麼就說出真相。
二、劇情為什麼不能是謝霏早就知道了父母去世的真相之後瞞著謝灼。
接問題一的第二個回答,父母意外去世對謝霏的影響本身就比謝灼要大。
父母離世直接導致改變了謝霏的人生,間接導致謝灼對謝霏的恨。
她是直接被影響的人,如果她一早就知道了,那麼她沒有理由去瞞著謝灼。
父母是自殺等於她不必為此愧疚,那麼她只要熬過父母離世的悲傷就可以,她不用因為心裡的愧疚而逼迫自己成為一個頂樑柱,將家裡的產業做的那麼大。
沒有了愧疚,她就不再害怕謝灼也跟父母一樣離開她,也就不會對謝灼產生類似於偏執的感情。
因為姐弟倆在父母去世之前的關係很好,如果她提前知道了真相,那麼她壓在心裡石頭落了地,她一定會選擇將這件事告訴親弟弟,實現和解,也就不會出現之後發生的一切了(她逼謝灼出國學音樂,不要謝灼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