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好迅速雙手結印,玄黃氣絲縷垂落在方常頭頂,污濁邪異的黑霧被驅逐出去,又被玄黃氣鎮壓乾淨。

  “你別說了。”於好輕叱一聲,“也不要再想那些記憶了。”

  “不,我要想!”方常聲音嘶啞,身體剛安穩了會兒,他又接著跟隨本心說道,“我是兩千年前的天界界主信使,我發現了關於界主的一個秘密,它出手將我的記憶鎮封,讓我帶著幽冥燈來地府任職秦廣王,在地府我衝破了封印,又被府主二次鎮封,我當時堪透了兩主的真身。”

  “他們是……啊——”方常悽厲哀嚎一聲,於好的玄黃氣四射開來,數不清的濃黑霧靄包圍著方常。

  於好阻止不了,跟著淒婉的道,“原來,我們都是死的!”

  第19章 長安飄血

  是年大雪紛飛,柴煙碳霧繚繞長安城。

  徐太師破天荒的上了朝,他也算三朝元老,朝野上下都敬他三分,皇帝也對徐明啟和顏悅色,畢竟他當時登基也有徐明啟一份鼎力支持的力。

  但徐明啟年歲的確大了些,他的兒子徐一衡雖然沒有像他一樣曾成為一時權臣,但也算的上是大臣里的中流砥柱,徐明啟也從未倚功給兒子開過什麼後門,人也算堂堂正正,有一身文人風骨,自從金陵回京後幾乎就沒在朝堂上露過面。

  “徐太師今日怎的上朝了?”李元濟坐在龍椅上詫異的問,“近來嚴寒,太師身子弱,應該在家好好休養才是。”

  “來人,給太師賜座吧。”李元濟關心道。

  “陛下無需如此,老夫還沒那麼孱弱。”徐明啟拒絕了皇帝給的特殊尊崇,他今日上朝站在了往日裡卞之白文相的位置,在文臣的首位站立。

  “陛下,老臣今日來是有一事相求。”徐明啟看了眼身後站立散漫,眉宇輕佻的卞之白,沉聲道,“我為陛下舉薦一個人才。”

  “哦?”李元濟一楞,本來他想著徐明啟是想替他兒子徐一衡抬抬位置,心裡已經打了腹稿,準備看著他面子應承下來,怎料是舉薦別的人才?

  “是徐太師的得意門生嗎?”李元濟隨口問道。

  “是我在金陵的學生,陛下應該還記得,就是寫了《平天述》的那個。”

  “哦,是那個號稱金陵第一才子的顧什麼人吧。”李元濟眉頭一皺,“當年朕親口讓他上京,是想好好用他來著,他不是心比天高,不願意來嗎?”

  “心比天高?”徐明啟掃視了身後一圈人,拱著手道,“顧長石性格溫和,一直以來謙和待人,不卑不亢,當年沒有隨老夫來京也是因為他自覺學識不夠,還想再打磨打磨,怎麼京城傳出這樣污衊之言。”

  “莫不是文相怕他來了搶了位置,出言造謠。”徐明啟拂袖嚴聲道。

  卞之白淡然一笑道,“太師莫要指桑罵魁了,我卞某還不屑做這等小人之事,再說,他要真有本事,我倒樂意他來替我坐這文相之位。”

  眾臣都默不作聲,當今朝堂也就只有寥寥幾人敢跟卞之白說反話,平日只有楊道宗會時不時懟卞之白兩句,基本朝堂政事已經是卞之白的一言堂,皇帝也未有不同意他意見的時候。

  但不得不說的是,縱然朝野卞之白一人拿捏天下諸事,但他的決議從未有錯,每每意見都入木三分,事後眾臣在心裡與自己的想法暗自對比,皆知不如。

  對於今日徐太師嗆聲卞之白的原因,大抵也是文人相輕,徐太師年輕時也是朝堂里一枝獨秀,心智無雙,如今老了,見了新人比他更加輕狂,內心不爽也是有的。

  李元濟輕咳了一聲,看著下面針鋒相對的一老一少,苦笑一聲,道,“行了,朕也不是記仇的人,先不管他叫顧長石的以前是故意為之還是確實謙遜,若有才華,我大唐自然欣允,他的《平天述》上很多針對當下的政策也已適用下去,至少現在看來效果不錯,那就免了他的科考,直接進翰林院吧。”

  “陛下英明。”徐明啟老臉脹紅,容光煥發,欣喜溢於言表。

  “陛下英明。”眾臣一齊老套的稱讚,卞之白不正式的微微拱手附和了句,看一眼武臣首位空出來的位置,楊道宗又請病假了,卞之白微微挑起嘴角,心道,“比我還懶。”

  *

  “翰林院?是何職位?”回到家中的徐一衡問自家老子。

  “哈哈,是翰林學士。”徐明啟摸著鬍鬚笑道,“不過科考進翰林院,這也是天子門生了。”

  顧長石點點頭,對徐明啟恭敬道,“謝老師舉薦,此恩學生必將終身不忘。”

  “不必如此,我待你不僅僅是學生,也把你視作老夫半個兒子了,你早年就父母雙亡,靠自己賣書畫為生,就是不遇老夫,也自有一番成就。”徐明啟笑著道。

  “切,半個兒子比親兒子還親,也沒見你幫幫我爹在皇上哪說說話。”徐半昂在下頭手抓著糕點小聲嘀咕。

  “一衡,帶著這臭小子背四書去!”徐明啟聽到了吹鬍子道。

  “我不去,我今天都坐書屋一整天了!”徐半昂嚷嚷還不忘了把手裡剩下的糕點塞嘴裡,張牙舞爪以示抗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