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成綺走過去,按照謝明月說的拉開格子。

  沒有謝明月所說的硯台。

  因為李成綺沒有那麼多硯台。

  只放了幾樣尋常東西,李成綺失笑,知道謝明月在逗他,關上格子。

  他走了幾步,隨便拉開一格。

  裡面是幾沓擺得整整齊齊的奏摺文書,且都出於謝明月之手。

  李成綺搖搖頭,剛要關上格子,忽然又想起了什麼,拿起一本。

  這一本奏摺說的是一年上元燈節的事情,無甚大事,李成綺批文回得也輕鬆,還同謝明月開玩笑說若有閒暇,不若君臣同游。

  李成綺一愣,放下這本,轉而拿起了另一本,事關西南,因有大片荒地,謝明月將幾種解決措施都提了,末了不忘一句請陛下保重身體,李成綺亦回復了。

  那句保重身體,在當時李成綺的眼中,就像奏疏第一行臣謝明月啟一般稀鬆平常,連回答的意義都沒有。

  其中數百本奏摺,皆是謝明月上奏,他照例回復。

  李成綺緊靠著這一格子旁的一格,裡面亦擺放的奏摺,還有書信。

  一連數個格子,都是如此。

  君臣數十載,竟全在其中。

  是李成綺或許臨時起意,或許漫不經心,或許公事公辦的寥寥數語。

  亦是,謝明月的半生。

  其中亦有斥責言詞。

  李成綺不知道,謝明月到底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將這些放在一處的。

  謝明月將筆拿出來,拿手帕擦去匣子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塵,見李成綺愣愣地站在架子前,「陛下?」

  李成綺轉過來,原本想問一句你為何不早說?

  可早說了,又能如何?

  李成綺搖搖頭,走到謝明月面前,兩人一起跪坐在案前。

  他打開謝明月拿來的匣子,裡面擺放著毛筆,亦按材質擺放,其中大部分,李成綺毫無印象。

  其中很多顏色已很陳舊,卻有一支很新。

  李成綺將其拿出,摸到了上面的牙印。

  他咬壞的那支。

  然後就被謝明月正大光明地拿走,那時候他還不解,謝明月拿自己的筆做什麼。

  李成綺隨手將毛筆拋入整整齊齊的筆中。

  謝明月還未開口,卻驟然沒了開口的欲望。

  帝王從正面抱住他,將頭埋在他頸窩裡,悶聲問道:「你還藏了孤的什麼?」

  他興師問罪似的,「硯台、毛筆、奏疏、還有什麼?」

  謝明月目光落到李成綺烏黑的長髮上,慢慢回答:「還有今天那條綢帶。」

  「還有呢?」

  「那身紅衣。」

  「還有。」李成綺篤定。

  謝明月沉默很久,「臣忘了。」

  因為太多,所以,如謝明月這樣幾乎過目不忘的記性,也記不得了。

  皇帝抱著他,愈發收緊了,「從什麼時候開始?」

  謝明月苦笑了一下,在李成綺面前,他很少流露出這樣的神情,「臣,也忘了,大約,是陛下登基後。」

  宮變那日,謝明月第一個跪拜叩首,叫李成綺陛下。

  君臣二人之間,他第一個切斷了從前種種,以君臣之禮劃開了他們間的關係。

  謝明月太清醒了,他知道倘若自己沉溺於從前不忘,李成綺不會停下來等他,他必須,必須要適應著李成綺從儲君變成一個真正的帝王,必須適應二人的關係再不復從前,不然,他就會被拋下。

  李成綺從不需要無用的人。

  既然清楚,何妨做第一個劃定界限的人?

  可這樣做完了謝明月又覺得自己可笑,明明是他下定決心,而後又留戀從前。

  於是徒勞地留下這些。

  試圖給自己一個幻夢。

  謝明月感受得到李成綺抱住他的手在收緊。

  在李成綺死後,這種習慣達到了頂峰。

  他決不允許任何人更改內宮陳設,將當年留在書房存備的奏摺盡數找到,拿回了謝府。

  一字一句,從頭看到尾。

  李成綺回應輕鬆閒適時他便也忍不住展露笑意,李成綺有斥責之語時他便細細回憶當時,然後思量著,該怎樣回答才更好。

  可沒有重來的機會。

  七百個日日夜夜,每一日,都過得難捱。

  卻因為琯朗的話,留有一線期望。

  這一線期望只是微光,足夠讓謝明月煎熬著不隨帝王而去,卻無法再給他其他慰藉。

  在最痛苦時謝明月也覺得這線期望殘忍渺茫,宛如鈍刀割肉,非要一刀一刀,生生將人磨斷氣。

  他在無望中,守著那點可憐的期望。

  李成綺的呼吸近在咫尺。

  謝明月顫抖般地閉上眼,「陛下。」他低聲道。

  陛下。

  無數個如景陽鐘敲響那一日的雪天,謝明月便在書房中看著李成綺用過的一切,枯坐整日整夜。

  倘若旁人這般,李成綺只會覺得可笑可憐,然而面對謝明月,卻唯有疼惜二字。

  「待戰事了,」李成綺道,是最鄭重其事的一個承諾,「孤就昭告天下。」

  昭告天下,與卿成婚。

  作者有話說:

  之後會有生子劇情,之前看評論區有寶說到了要我提醒一下,作話說了哈。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