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陳錦墨阻攔的功夫,宋嫻便拉著宋宜之到一邊小聲問:「這日子可沒幾天了,你怎麼還把陛下帶進宋家?」
這意思,儼然宋家有什麼不好的事瞞著自己。陳錦墨不動聲色地繼續豎起耳朵偷聽,那邊宋宜之看了她一眼,到底沒順著話題細說,只道:
「無妨,就今日,之後便不見了。」
什麼叫之後不見?
陳錦墨驚疑著轉過身,想問什麼,宋宜之已經過來,要送她回宮。
……
她還以為兩人和好了。
不願在宋宅與長輩面前鬧事,陳錦墨暫且忍下,選擇先回宮。畢竟宋宜之再想逃,總歸司禮監和早朝是要去的,但凡入了宮,就別想再離開。
主意一定,陳錦墨沒想到,宋宜之會直接告假三日。
捏緊手中的筆,深吸幾口氣,陳錦墨終是沒忍住,對著面前的內監道:「你們掌印不在,一個個就不知道怎麼做事了?」
內監也不知做錯了什麼事,只有跪下認罪的份。
陳錦墨這才道:「將宋宜之喚來。」
內監鬆了口氣,不久後再回來,卻說:「掌印他身體不適,不便入宮將病氣過給陛下。」
這分明就是搪塞之言。
前日還好好的人,突然就身體不適了?
陳錦墨不信,卻不想在這時候撕破臉。沒再為難內監,放人離去後,便召了祁通過來吩咐:
「你率禁軍潛伏在宋府外,不必驚動他們,若宋宜之想離京,立刻將人綁回宮!」
或許是職業習慣,祁通對此事有種莫名的興奮,當即跟打了雞血似的,領命出去。
等午後,卓素華帶了東西也來告假,陳錦墨便更覺有異:「你又是什麼事?還送禮?」
卓素華有些莫名其妙的:「不是你們成親,要宴請賓客?」
見陳錦墨愣住,卓素華才知自己應是壞了事。怪不得都去找宋宜之告假……
她就圖省事,覺得跟誰告假都一樣,並沒想到這兩人都要而立之年了,還玩這些名堂。
只能放下東西,鎮定道:「這是郫縣百姓送的賀禮,我就放這了,陛下近日注意休息,定要養足精神。我就先走了。」
說完,也不等她反應,便立即退了出去。
而此刻內心千迴百轉的陳錦墨,並沒分出心神理她。驚喜之餘,也是鬆了口氣,暗自慶幸兩人感情並沒破裂的陳錦墨,突然想起了什麼。
連忙起身往外跑,對著外面親衛道:「快去攔住祁通!」
然而為時已晚,祁通此刻已經到了宋府外,並且並未做到不驚動宋家。
看著宋府外面掛著的紅綢雙喜,還有被他動靜驚出來的宋宜之。
祁通大腦難得轉的飛快,先是問:「姐夫這是與何人成親?」
未待宋宜之回答,曹溫茂與宋子晉已經帶著軍營的幾個弟兄前來道賀。道賀的對象自然是宋宜之與……陳錦墨。
祁通尷尬地笑了起來,對於宋子晉的不坦誠他不好發飆,只能尷尬地讓禁軍收了兵器,跟著一起道賀。
宋宜之自然懂了,無聲嘆了口氣,精心籌備許久,就是想給她個驚喜。最後竟差點被捆進宮,成了驚嚇。
這事兒他暫時也不計較,依舊按部就班的籌備著。兩日後至婚期,一了夙願,八抬大轎將陳錦墨迎進門。
洞房花燭夜時,掀了她的蓋頭。
才真到了與她好好「計較」一番的時候。
第120章 【番外3】
屋裡紅燭帳暖, 屋外宴席仍未散。
文武各占一地,祁通飲了些酒,同翟布的小兒子比武。余新知則剛送完胡大人回來, 不得不說,他自認算是囉嗦的, 都被這姓胡的老薑念的頭疼。
其實今日這陣仗, 朝中已經議論了兩三個月了。
宋宜之自然是想補給陳錦墨一個名正言順的昏禮,可以什麼身份補, 又要怎麼補,卻引來了不小的爭議。
他們這一對,真心實意接納的畢竟還是少數。
陳錦墨以天子之尊下嫁宦官, 自然是禮法不容的。可若以天子納妃之禮,將宋宜之收入後宮。那些因為宋家翻案,又重回京中任職的宋廉門生更會不服。
事情折騰了許久,宋宜之乾脆在京中另建一處府邸,留作與陳錦墨成婚時用。
這總算全了兩方的顏面了,卻又有人跳出來, 責他勞民傷財。其中尤以這胡大人最甚,今日嘴邊重複的就一句話。
「鋪張!浪費!這抵百姓多少口糧?」
這老人家平日活的清苦,當真就把自己活成了勞模標杆, 一向是嚴於律己也嚴於待人。
也因為如此,眾人也都是真的敬他。余新知也同他是政見相和的,獨這一次,不太認同。
「民間女子出嫁, 尚要講究個體面排場。晚輩若未來得一女, 出閣之日, 自然也是希望夫家珍而重之。陛下是天子, 宋掌印再鋪張,不過也就這一日。」
三年裡,這是余新知第一次為宋宜之說話。不為人情權勢,只道出自己所想。
胡大人回頭望了他一眼,倒也不再說別的,孤身上了回府的轎子。
當年陳錦墨臨時起意,想給他尋個老伴,最後並沒能如願。只因這胡大人一般人看不上,可他看得上的,又都嫌他摳門。
臨了半截身子都進棺材裡了,他還是鰥寡孤獨的一人。望著老人家離去的背影,余新知嘆了口氣,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以後。
這意思,儼然宋家有什麼不好的事瞞著自己。陳錦墨不動聲色地繼續豎起耳朵偷聽,那邊宋宜之看了她一眼,到底沒順著話題細說,只道:
「無妨,就今日,之後便不見了。」
什麼叫之後不見?
陳錦墨驚疑著轉過身,想問什麼,宋宜之已經過來,要送她回宮。
……
她還以為兩人和好了。
不願在宋宅與長輩面前鬧事,陳錦墨暫且忍下,選擇先回宮。畢竟宋宜之再想逃,總歸司禮監和早朝是要去的,但凡入了宮,就別想再離開。
主意一定,陳錦墨沒想到,宋宜之會直接告假三日。
捏緊手中的筆,深吸幾口氣,陳錦墨終是沒忍住,對著面前的內監道:「你們掌印不在,一個個就不知道怎麼做事了?」
內監也不知做錯了什麼事,只有跪下認罪的份。
陳錦墨這才道:「將宋宜之喚來。」
內監鬆了口氣,不久後再回來,卻說:「掌印他身體不適,不便入宮將病氣過給陛下。」
這分明就是搪塞之言。
前日還好好的人,突然就身體不適了?
陳錦墨不信,卻不想在這時候撕破臉。沒再為難內監,放人離去後,便召了祁通過來吩咐:
「你率禁軍潛伏在宋府外,不必驚動他們,若宋宜之想離京,立刻將人綁回宮!」
或許是職業習慣,祁通對此事有種莫名的興奮,當即跟打了雞血似的,領命出去。
等午後,卓素華帶了東西也來告假,陳錦墨便更覺有異:「你又是什麼事?還送禮?」
卓素華有些莫名其妙的:「不是你們成親,要宴請賓客?」
見陳錦墨愣住,卓素華才知自己應是壞了事。怪不得都去找宋宜之告假……
她就圖省事,覺得跟誰告假都一樣,並沒想到這兩人都要而立之年了,還玩這些名堂。
只能放下東西,鎮定道:「這是郫縣百姓送的賀禮,我就放這了,陛下近日注意休息,定要養足精神。我就先走了。」
說完,也不等她反應,便立即退了出去。
而此刻內心千迴百轉的陳錦墨,並沒分出心神理她。驚喜之餘,也是鬆了口氣,暗自慶幸兩人感情並沒破裂的陳錦墨,突然想起了什麼。
連忙起身往外跑,對著外面親衛道:「快去攔住祁通!」
然而為時已晚,祁通此刻已經到了宋府外,並且並未做到不驚動宋家。
看著宋府外面掛著的紅綢雙喜,還有被他動靜驚出來的宋宜之。
祁通大腦難得轉的飛快,先是問:「姐夫這是與何人成親?」
未待宋宜之回答,曹溫茂與宋子晉已經帶著軍營的幾個弟兄前來道賀。道賀的對象自然是宋宜之與……陳錦墨。
祁通尷尬地笑了起來,對於宋子晉的不坦誠他不好發飆,只能尷尬地讓禁軍收了兵器,跟著一起道賀。
宋宜之自然懂了,無聲嘆了口氣,精心籌備許久,就是想給她個驚喜。最後竟差點被捆進宮,成了驚嚇。
這事兒他暫時也不計較,依舊按部就班的籌備著。兩日後至婚期,一了夙願,八抬大轎將陳錦墨迎進門。
洞房花燭夜時,掀了她的蓋頭。
才真到了與她好好「計較」一番的時候。
第120章 【番外3】
屋裡紅燭帳暖, 屋外宴席仍未散。
文武各占一地,祁通飲了些酒,同翟布的小兒子比武。余新知則剛送完胡大人回來, 不得不說,他自認算是囉嗦的, 都被這姓胡的老薑念的頭疼。
其實今日這陣仗, 朝中已經議論了兩三個月了。
宋宜之自然是想補給陳錦墨一個名正言順的昏禮,可以什麼身份補, 又要怎麼補,卻引來了不小的爭議。
他們這一對,真心實意接納的畢竟還是少數。
陳錦墨以天子之尊下嫁宦官, 自然是禮法不容的。可若以天子納妃之禮,將宋宜之收入後宮。那些因為宋家翻案,又重回京中任職的宋廉門生更會不服。
事情折騰了許久,宋宜之乾脆在京中另建一處府邸,留作與陳錦墨成婚時用。
這總算全了兩方的顏面了,卻又有人跳出來, 責他勞民傷財。其中尤以這胡大人最甚,今日嘴邊重複的就一句話。
「鋪張!浪費!這抵百姓多少口糧?」
這老人家平日活的清苦,當真就把自己活成了勞模標杆, 一向是嚴於律己也嚴於待人。
也因為如此,眾人也都是真的敬他。余新知也同他是政見相和的,獨這一次,不太認同。
「民間女子出嫁, 尚要講究個體面排場。晚輩若未來得一女, 出閣之日, 自然也是希望夫家珍而重之。陛下是天子, 宋掌印再鋪張,不過也就這一日。」
三年裡,這是余新知第一次為宋宜之說話。不為人情權勢,只道出自己所想。
胡大人回頭望了他一眼,倒也不再說別的,孤身上了回府的轎子。
當年陳錦墨臨時起意,想給他尋個老伴,最後並沒能如願。只因這胡大人一般人看不上,可他看得上的,又都嫌他摳門。
臨了半截身子都進棺材裡了,他還是鰥寡孤獨的一人。望著老人家離去的背影,余新知嘆了口氣,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