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罪, 那位夫人說了,此生緣盡, 再見亦是徒增煩憂。居士照顧好幼弟便是盡孝,不必再來。」

  推拒的話,與月前來時一樣。

  半月前陳錦墨隨宋宜之南下祭祖時, 已經來過此處,不為別的,只是想看看貴妃過得如何。就是如此也不得見,連送的東西貴妃也不收。

  或者說,只要和皇室扯上半點關係的,貴妃都不會再見, 除了淮南郡公。

  抬頭看著天上將要圓滿的月亮,陳錦墨無聲嘆了口氣。

  「娘娘是連我也恨上了。」

  明明從前年年中秋,她都是與奶奶兩人過的, 那時都沒覺得多冷清,怎麼到了如今,倒越發有種破鏡難圓的孤寂?

  難圓的家並不止這一處,宋嫻與夫君重逢後, 即便知道宋家已經翻了案, 當年被沒收的田地也回到自己名下, 還是不願回京。只與夫君一家三口待在老宅, 而宋娥因為曹溫茂的關係,自願留在京城。

  相伴多年的兩姐妹就這麼分開,散了的宋家也再難團聚。

  正惆悵間,手被宋宜之握住。亦如宋廉墳前,她握著他的那般。

  「陛下不必擔心,貴妃有專人照顧,後半生無憂。」

  溫潤低沉的嗓音在耳邊響起,輕易便破了陳錦墨心裡籠著的哪一點冰層。

  還好,總歸宋宜之是在她身邊的。

  車隊還在山下等著,中秋之前要趕回京中,不再耽擱,兩人牽著手往下行去。

  離陳泰去世已過二十七日,宮中不似民間,仍要服喪,即便是中秋也不設宴不奏樂,半點沒有將過節的氣氛。

  回宮前,路過集市,陳錦墨還是買了些小孩子的玩意兒帶回去,打算給東宮添一些生機。

  就這一會兒的功夫不在宋宜之身邊,已經有小姑娘嬌羞著上去搭訕,慣常的流程就是先問:「敢問公子是……」

  耳目極靈敏的陳錦墨老遠便察覺這邊異樣,忙奔了過來,抱著宋宜之的胳膊,強硬道:「抱歉了姑娘,他是我的!」

  小姑娘一愣,看著突然冒出來的人,又看向宋宜之,覺得這事還是問本人比較靠譜。於是鼓足勇氣再問:「公子,這位……」

  宋宜之答得果斷:「我妻子。」

  氣氛凝滯了一瞬,那小姑娘臉皮大約是太薄,本想強顏歡笑,最終只能尷尬地落荒而逃。

  陳錦墨手不松,還是忍不住嘀咕:「臉皮這麼薄,還當街搭訕。現如今這些姑娘怎麼了,古……這時候不都是待字閨中嗎?怎麼都敢光天化日,搭訕男子了?」

  初荷抱著東西走過來,回道:「您那隻要不違背道德倫常,喜歡就追的觀念,如今頗受年輕女子推崇。」

  如今街頭巷尾都在傳著陳錦墨與宋宜之的故事,雖然有些傳的太過離奇,不過大多女子還是艷羨的。自然有人推崇艷羨,就有旁人詆毀。很大一部分還都是男子。

  多少是受陳錦墨的影響,女子不再只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會在個人的事情上爭一爭,有好些男權至上不懂哄姑娘開心的男子,因此討不到媳婦兒。

  久而久之,這筆帳就算到了陳錦墨頭上,甚至民間有人諷刺她癖好特殊,正常男子不喜歡,終日與宦官廝混。

  如此這般的言論,回京的路上陳錦墨就聽到過一些。大多數時候是不理的,若真碰上心裡不舒服,也不過懟上一句。

  「女帝癖好再特殊,就算眼瞎了,也瞧不上你們。」

  這事情本不奇怪,如果男權社會遇到女人掌權,男女地位的詫異肯定會起爭議。陳錦墨也打算任其發展,大勢所趨之下,時代總會讓少數的那一方妥協。

  她不做妄想,覺得自己治下,女子地位就會被抬高。但就像是她所生活的那個世界一樣,早晚都會有那一日的。

  -------

  胡國經歷了為期一年的內鬥後,終於還是分裂出南北兩國。北胡以烏丹為首領,在月前與羌國請求議和結盟。陳錦墨也應下,此次回京就是為這事與朝臣商議。

  不過議和中,有一事她倒是挺犯難。烏丹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以聯姻為由向她求親,還言明自己可以入羌國。甚至沒什麼下限的,表示可以與宋宜之平起平坐。

  雖然這人長相英俊……

  看了看下手的宋宜之,陳錦墨心虛的咳了一聲,忙擺明立場,道:「絕無這種可能,烏丹痴心妄想!」

  余新知不怕死的出列,勸道:「聯姻確實有助於鞏固兩國關係,陛下還請三思。」

  「不必,若是盟約尚不能約束雙方,羌國嫁多少女子過去,都是無用的。」

  更何況自登基之時,陳錦墨便暗下決心,只要她在位一日,羌國便不和親。疆土之事,她不會退讓,自然不會用女人去維護。

  余新知等人再次勸說,言不用陳錦墨去,胡國既然提了,為全對方顏面,還是送一個女子去和親的好。

  最後陳錦墨鬆口,若羌國有姑娘看上他們,自願嫁過去,她不會阻攔。

  散朝後,陳錦墨明顯能感覺到,因為自己的那一絲猶豫,宋宜之生氣了。

  也不等她,就獨自回了司禮監。

  陳錦墨也沒有辦法,只能哄了。

  宋宜之如今身份特殊,是陳錦墨明面上的夫君,識時務的大臣便在陳錦墨的明示下提議,他不能再著從前掌印的服侍。只是掌印、駙馬與皇夫,這三者結合國朝並無先例,只能絞盡腦汁弄出一件,命尚功局在他生辰前趕製好,方便大朝會時穿著。

章節目錄